第二讲 不拘一格 兼容并包
哲人说,世上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东西都是唯一的。所有的叶子之所以叫叶子,是因为它们有共性,而所有的叶子又各具其特点,是因为 各具个性。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处理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置方法,跟在别人后面邯郸学步,吃别人的 残羹冷炙,是没有出息的,也是可怜的,有如东施效颦。
《道德经》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了这个意思。第一,不要把标准当做教条,强调 标准一成不变,这样就会僵化,就会窒息事物的发展,也会禁锢自己。第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强调要想事物和谐发展,就必须创设事物自然发展的 和谐空间,让事物自由生长。这一章是对第一章的具体补充,是全书的绪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 里的"恶"很多研究者认为读"e",当"丑陋"讲,但我认为应该读"wu",当"厌恶"讲。因为既然是美,怎么会变成"丑陋"呢?大家都认为是美,都按照 这种美的标准去做,只能说是"东施效颦",使人厌恶,用今天的话说是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我认为理解为"厌恶"比较好一点。
天下人都 以某种美为美,那么这种美就令人厌恶,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善就是不善了。这第一句话不仅仅是讨论"美"和"善"的标准问题,它只是借"美"和"善"来说 明天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任何事物都不能人为设置标准,只有没有标准,没有固定模式,事物才会有永 远向前发展的空间。一旦有了固定的标准,固定的模式,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事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循规蹈矩。长此以往,其结局就是"物壮则老"。要想 事物不断地发展,增强竞争力,就得有勇气打破条条框框,不断创新,创设事物发展的和谐空间。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清楚地 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今天谈起科举制度,总是对之咬牙切齿,因为大家只认为科举制度摧残、扼杀人才,读了《范进中举》更是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范进中举》 是明朝人写的,明朝人对科举制深恶痛绝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全面了解科举制度后就会有新的结论。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它的产生是有进 步意义的,其进步意义就是表现在对腐朽、落后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在隋朝以前,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 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举荐官员,这是我国科举制度 的诞生。科举制度的诞生为门第不高的读书人能凭才学做官,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一次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优越性。
唐朝科举制 度逐渐发展、完善,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促进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干部队伍是通过乡试、会试、 殿试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也促进了士人为官的责任心。其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的盛行,封建社会农 耕文化的兴起、盛行,就是证明。其三,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唐诗的繁荣也得益于科举制度。
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造成死记硬背的读书风气,考试形式为"八股文",严重扼杀了读书人的才气,应试教育出现了。由此,科举制度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到了清朝无可救药,于1906年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从隋朝科举制度的产生到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科举制度无标无本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极具生命力,对社会产生过积极进步意义,到了明朝将其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固定下来,科举制就走进了死胡同。
看看温州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就会更加深信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温州民营经济它是一种市场中成长起来的自发经济体,每一个经济体都具有各自 的特色,它们既不忌讳姓"资",也不羡慕姓"牡",他们是没有模式的模式,不受传统体制限制,不断创新,极具生命力,极具竞争力。
一 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就更能说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至善之道。一百多年前的第一辆汽车只是今天的人力车装上四个轮子然后配上机械动力,与今天的汽车相比不可同 日而语。今天的汽车与上海世博会展示的概念车也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概念车现在尽管还只是处于研发阶段,但可以断言,几十年后的汽车肯定不是今天这 个样子,这个研发、生产的过程就是无标无本的发展过程。如果当年将汽车的标准固定下来,肯定没有今天百花齐放的汽车产业。
无标无本地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为什么这样说呢?西方有句谚语,天天穿新衣服的人,没有新衣服过年。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地僵化地对待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是没有前途的。
如何创设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呢?在老子看来主要是两点。一是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二是依据规律创设事物生存、发展的和谐环境。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它揭示了事物生发、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提 出了对事物好坏,优劣的评价标准,告诫我们对万事万物要有包容胸怀,提醒我们事物产生、发展有因有果,事物形成有先有后,是对"无"与"有"认识论的具体 解释,而且怕引起我们误解,老子在后面几章不厌其烦地对此分别作了详细阐述。
"有无相生","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产生",它的意 义是揭示事物产生、形成之"道",读读《道德经》十一章就会明白这一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 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对"有无相生"的具体解释。"有"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与根据, "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空间。事物的变化是"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转换。蛋是有,鸡是无。蛋接受适当的温度就会孵出鸡,蛋变成鸡后,便从有变成了无,鸡 成了有。鸡腹腔有一个空间生殖蛋,当这个空间的蛋下完后,这个空间的有便变成了无。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这样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得相互转化。
上一篇:第五讲 顺势而为 事半功倍
下一篇:第四讲 众志成城 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