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攻占河东,进图两京
就在郭子仪谋划进取河东的同时,李光弼在太原同优势的叛军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守卫战。至德元年(756)十二月,重新控制了河北地区的叛将史思明,计 划先攻取太原,再下朔方,摧毁肃宗新朝的复兴根据地。叛军分四路进兵,史思明自博陵西入井陉,蔡希德自上党(山西长治)下太行,高秀岩自大同军(山西朔 县)向南,牛廷玢自范阳继后,共计10万兵力,入寇太原。至德二年(757)正月,叛军十万围攻太原。这时,李光弼部下唐军只有一万人左右,而且大多是军 事素质不高的团练兵,形势十分严峻。太原的将领们大为恐慌,建议整修城池以为凭借。李光弼大智大勇,军令严整,先后使用了飞石、开掘地道通到叛军营中、出 击烧毁叛军运来的攻城器具、亲率敢死队突击等灵活多变的战术,打退叛军一次又一次的凌厉攻势。史思明围攻太原,打了一个多月未能得手,而洛阳方面又发生了 宫廷政变。叛军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安庆绪杀父自立后,传令史思明归守范阳,巩固后方。史思明遵命撤退,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围攻太原。李光弼侦知叛军内部 分裂,人心不稳,于是果断决定在二月中旬开城发起反攻,最后大破叛军。蔡希德带着残兵狼狈逃走,沿途又被各县的武装民众拦截攻击,损失惨重。在这一次的太 原保卫战中,李光弼率领的唐军共歼敌七万余人,不仅粉碎了史思明的战略计划,而且对郭子仪胜利实施进取河东的作战方案,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保障。
至德二年(757)正月底,郭子仪派宗族子弟郭怀文招募豪杰勇士,得郭俊、荀文俊等人,作为密使潜入河东,与陷入叛军中的唐朝官员接头联络,相约等待唐 军进攻时作为内应。河东郡司户韩曼、河东县司士徐炅、永乐县(山西芮城西南)县尉赵复和皇室子弟李锋等人,早已密谋反正归唐。驻守河东的叛军将领,就是半 年前在潼关打败哥舒翰的崔乾祐。此人骁勇善战,但骄奢淫逸,治军不严。其部下兵士,残忍好杀,多行不法。河东百姓痛恨叛军残暴,翘首盼望官军前来解救。二 月上旬,郭子仪率朔方军从洛交南下,向河东进发,并于途中分兵攻取了冯翊(陕西大荔)。十一日夜晚,河东司户韩曼等翻城接应官军,接应郭子仪、徐炅、李 锋、赵复和郭俊等人,郭子仪在韩曼等引导下,率军摸黑前进,来到城下,举火为号,里应外合,郭俊等自城内杀出,官军自城外杀入,共歼守城叛军近千人,迅速 攻占了河东城。随后,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崔乾祜深夜闻变,慌忙用绳索溜下城墙,逃到北面的废城处。这里还驻有一支叛军。崔乾祐分出3000兵马反攻郡 城,自己带领步、骑兵五千人埋伏在蒲津关城中。郭子仪派次子郭旰和猛将仆固怀恩等人在前迎敌,自引大军继后。叛军急忙纵火焚桥。唐军将士奋勇争先,一边冲 锋杀敌,一边灭火保桥。叛军抵挡不住,溃败而退。崔乾祐带残兵连夜逃奔安邑(山西运城东北),叫开城门。安邑百姓打开城门,叛军将士又饥又累,争先涌入城 内,不料队伍还只进去得一半,门闸突然落下,早已埋伏在城内的军民从各个角落冲杀出来,将入城的叛军全部杀死。原来,安邑的官员和守军已经反正归唐。崔乾 祐在城外,见状吓得掉转马头就跑。进入城内的叛军全部被杀死。崔乾祐幸亏在后,未及入城,急忙掉转马头,向西南方向狂奔,从自径岭(山西运城解州镇东)逃 命而去。郭子仪大军杀敌四千人,生俘五千人,郭子仪顺利地攻占了河东城,收复了河东郡。
二月二十二日,叛将安守忠在永丰仓(陕西华阴 东北)筑垒固守,郭子仪又命郭旰和兵马使李韶光、大将王柞等南渡黄河,进攻潼关。潼关防守薄弱,很快就被郭旰等攻破,唐军杀死守军五百余人。安庆绪闻报河 东、潼关相继失守,急派援兵前来争夺,两军遂于潼关展开激战。结果,唐军失利,李韶光和王柞奋勇力战,先后阵亡,士卒损失一万余人。仆固怀恩退至渭河边, 无舟楫可渡,抱着马头浮水而过,奔还河东。郭子仪派郭旰等将率军前去攻打,唐军歼敌一万余人,但是郭旰英勇阵亡。唐军收复永丰仓,打开了潼关东西两侧的通 路。三月下旬,安守忠乘胜率兵两万,渡河进攻河东,被郭子仪击退,歼敌一万余人,稳定了河东的局势。
在这样有利的形势下,郭子仪趁势 击退叛军反攻,稳定阵脚,为进图两京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由于河东郡(山西永济)南阻黄河,与潼关、陕县相望;北连汾晋(山西临汾)通往太原;向西渡河可 达同(陕西大荔)、华(陕西华县),与关中互为表里,是控制关河山川的冲要之地。自古天下有事争雄于关中者,莫不以河东为咽喉。在河东郡所对黄河西岸,有 蒲津关。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于蒲津关两岸开东、西门,各置铁牛四尊,维系浮桥。安禄山起兵之初,唐军据陕县、潼关阻遏叛军,即以河东郡为犄角。 经过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这两次战斗,扭转了唐军失败的局面,并且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唐军将士更是满怀信心,唐肃宗看到局势扭转也信心倍 增。郭子仪攻取河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收复两京,恢复唐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上一篇:第十七章 进取卫州,邺城新败
下一篇:第十六章 重振旗鼓,收复两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