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简介:神机妙算的千古人豪
受邀出山,施展抱负
刘基出生在浙江处州府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一个诗书世家里。他虚心好学,才智出众,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年轻时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徵、诸葛孔明之才。公元1333年,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在家闲居三年后,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比感激元朝皇帝赐给自己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才华和忠诚去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县丞虽然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却并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
元朝末年,官府衙门受贿成风。刘基清正廉洁反受同僚们的嫉恨和排挤。尤其是刘基得罪了蒙古族官员,使他们对其更不能容,群起攻击,造谣毁谤。刘基秉性耿直,决不随波逐流。他看到在这种环境中自己很难有所作为了,于是毅然投劾辞职,回归青田老家,闭门读书。
刘基的第一次入仕在地方上已经有了一些作为,所以声名在外。他辞官回家不到3年,江浙行省以儒学副提举起用他,授行省考试官。但这次当官与前次一样,并未长久。到任后不久,他见不平事激愤直言的脾气又犯了,上书揭发了监察御史失职的事。上司斥责他多管闲事,所言不实。他一气之下,又辞职而去,在心灰意懒中移居杭州,寄情山水;在西子湖畔、武林山麓饮酒赋诗,遣兴自娱。
刘基本是个满腹经纶、才气横溢的名士,原想进士及第后能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但入仕后,却几经沉浮,终不能得志。追昔抚今,他感慨万千,于是在归隐青田老家后发愤著述,写下了一部重要的传世著作《郁离子》。
正当刘基在家埋头著述之时,浙东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也彻底改变了他在乡间默默著述的隐居生活,使他终于有机会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抱负、发挥才智,成为功冠一代、名传千古的明代开国文臣。朱元璋的出现正是这一契机的开始。
公元1352年,淮西红巾军朱元璋在濠州起兵。后来他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兵向南进发,一路上下滁州、取太平、占金陵,建立了根据地;随后又进军安徽,直逼浙江,连下婺州、衢州、处州等地。在不到6年工夫里,他就从一个小小的九夫长变为一方之雄。他不但自己英勇骁战,善于组织指挥,而且重视网罗知识分子来为自己服务;尤其在听纳名儒范常、陶安、朱升、唐仲实等"禁屠杀、安人心、占金陵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策略和建议后,势力和声望有很大提高,便更尊重有识之士。他每到一地总是先拜访当地名士,召请他们出来。朱元璋占据处州以后,听说浙东名士刘基正隐居青田老家,便派人携带重金聘请刘基。作为元朝的臣子投奔义军,对于名儒刘基来说是一种背叛失节的行为,使他难下决心跟从朱元璋。于是他便以身体有疾、风烛残年的老母需要尽孝、两个儿子尚未成年需要教养为由婉言拒绝了。
朱元璋只得再次派江南名士、处州路总管孙炎前往青田邀请。看到元王朝的不可救药,体会到朱元璋的诚意及群雄中只有朱元璋成得了气候的事实,刘基终于决定应聘出山、辅佐朱元璋建立大业。于是他打点行装,由青田赶往金陵。
刘基一到金陵,朱元璋马上亲自接见,接着以谦恭的态度向刘基请教灭元兴邦、统一宇内的策略。刘基当即呈上早已构思拟就的时务十八策,详细分析形势,列叙各项谋略方策。朱元璋听毕大喜过望,直恨相见太晚,立即命令有司建造礼贤馆,以上宾之礼奉待刘基,并将他安排在身边,参与机密要事的谋议。朱元璋的信任使刘基深为感动,庆幸自己遇到了明主,也大大触发了他为国为民效力的夙愿。于是他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征东平西,逐鹿中原,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高瞻远瞩,为朱元璋制定战略方针
刘基初到金陵时,朱元璋在军事政治上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金陵站稳脚跟后,朱元璋占据了浙江部分地区,使其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但东边张士诚和西边陈友谅也都不弱,而且他们有联合夹攻朱元璋的意图,对朱元璋形成很大威胁。其次,朱元璋虽早有效法沛公刘邦的志愿,但一直未立起自己的旗号,而尊奉刘福通控制下的小明王韩林儿为主,受他的封爵,用龙凤年号。因此,打破军事上张陈的夹击、政治上受制于人的局面,是朱元璋继续发展势力、争雄取胜的关键一步。
公元1360年5月,陈友谅攻下了南京外围的重镇太平,杀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逊及守将花云。他还在太平立国,自称皇帝,并且调集舟师,从江州向东直指应天,声称此役有张士诚配合,攻陷应天指日可待。在陈友谅的嚣张气焰面前,朱元璋的部将感到局势紧张。朱元璋采纳刘基的计策,巧出奇兵打败了陈友谅的进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鼓作气收复了太平,巩固了金陵这块根据地。此役仅在刘基投奔后的两个月,就充分显示了刘基卓越的军事才能。
陈友谅虽退守江西、湖北一带,但他和张士诚仍然是朱元璋的主要劲敌。为了扫平群雄,北定中原,最后推翻元朝政权,朱元璋军中对东张西陈两个战略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将领主张先易后难,即先打张士诚。这一战略思想对朱元璋也产生了影响。
刘基的主张则相反,他认为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这种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据长江上游,其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可是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所以应当先除陈。陈氏一灭,张氏自孤,这样就容易攻伐了。这两人要是被平定了,就可北上,席卷中原。大业便可告成了。刘基的分析高瞻远瞩,应该说是朱元璋扫平四海、建立大业的唯一正确战略方案。朱元璋采纳刘基之策,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上一篇:刘基:告老还乡是个明智的选择
下一篇:李善长“提前退休”和出任中都宫殿建造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