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欲速则不达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袁崇焕
  •   辽东实际上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山海关及关外宁远锦州一线正面战场,明军与后金的对峙攻防;另一个是鸭绿江入海口的皮岛和辽东半岛金州的游击战场,毛文率部在后金后方夹击牵制。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文化程度较低,擅长骑射箭。年轻时没有正当职业,摆地摊测字看相谋生。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被兵部主事沈光祚看中,推荐到 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任千总,后来考中武举人,名列第六。天启元年(1621),在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下任标下游击(无品级和名额定编,协调驻防地的防守接应 援助事宜)。同年三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率军攻下辽阳时,毛文龙奉王化贞之命从海上联络抗后金力量,于七月乘虚攻下位于定辽右卫(凤凰城)东南面、靠近鸭 绿江入海口的镇江堡(即九连城),并收编辽东地区的汉族难民十余万人,建立了一支7万余人的部队。明朝上下为之欢呼。毛文龙被王化贞升为副总兵。没过多 久,镇江堡又被后金夺回。毛文龙被迫率军撤退到近海的鸭绿江入海口的皮岛上,此后升任总兵。

      毛文龙之所以投军,主要原因是他有个舅舅 在兵部做官。毛文龙喜欢下围棋,常通宵下棋,爱说:"杀得北斗归南。"捧他场的人,说他的棋友中有一个道人,从围棋中传授了他兵法。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毛 文龙的棋力一定相当低,因为他的兵法实在是令人汗颜。又有一个传说:他上京去投靠舅舅的前夕,睡在于庙(于谦的庙,在杭州与岳庙并称)里祈梦,梦到于谦写 了十六个字给他:"欲效淮阴,老了一半。好个田横,无人做伴。"这十六个字后来果然"应验"了:韩信27岁为大将,毛文龙为大将时52岁;田横在岛上自杀 时,有五百士自刎而殉,毛文龙在岛上被杀,只有他一人死了。这当然是好事之徒事后捏造出来的。于谦见识何等超卓,又怎会将他这个无聊同乡去和韩信、田横相 比?

      毛文龙到达北京之后,因得到了舅舅的推荐,才得以到辽东去投效总兵李成梁,后来在袁应泰、王化贞两人手下,升到了大约相当于团长 的职位。他的功绩主要是造火药超额完成任务和练兵,可见毛文龙是一个能干的后勤人员。辽东失陷后,他带了一批部队,在沿海各岛和辽东、朝鲜边境地区混来混 去,打打游击。他招纳辽东溃散下来的中国败兵和难民,势力渐渐扩充,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带领了98人,袭击镇江城,俘虏了清军守将。这是明军打败清兵的 罕有事件,王化贞大为高兴,极力推荐,升他的官,驻在镇江城。但不久清兵大军反攻,镇江城就失去了。毛文龙将根据地迁到皮岛,自己仍在辽东、朝鲜边境地区 打游击。

      逃到皮岛上的汉人为数不少。毛文龙作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明朝特别为他设立一个镇,叫作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

       那时袁崇焕刚出山海关,还未建功。明朝唯一能与后金兵交战的只有毛文龙的军队,所以当时他的名气相当大。当时董其昌曾上奏说:国家只要有两个毛文龙,努 尔哈赤便可以擒拿,辽东便可以收复。由此也可见到一般朝臣对毛文龙的好感。毛文龙不断升官,升到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天启皇帝提到他时称为"毛 帅",不叫名字。

      天启四年五月,毛文龙遣将沿鸭绿江、越长白山,攻入后金的东部,最后被守将击败,全军覆没;五年六月及六年五月,他 又曾两次派兵袭击后金城寨,也都丧师败归。毛文龙打仗是不行的,可是连年袭击后金腹地,不失为有牵制作用。那时候明军一见后金兵就望风而遁,毛文龙胆敢主 动出击,应当说他确实勇气可嘉。

      他在中朝边区打游击时,虽然屡战屡败,却也能屡败屡战。上了皮岛之后,有了大海的阻隔,后金没有水师,安全感大增,加之又上了年纪,很快就腐化起来。

       他在皮岛上开始做起生意来,并且越做越大。不但征收商船通行税,他还派人去辽东和朝鲜挖人参。一方面向朝廷要粮要饷,另一方面又向朝鲜要粮食,理由是帮 朝鲜抵抗后金,要收保护费。朝鲜没有办法,只好运粮给他。他升官发财之后,对打仗更加没有兴趣了。当时皮岛驻军有28000,战马3000余匹,皮岛之东 的身弥岛驻兵千余,作为皮岛的外围,宁锦大战之时,毛文龙手拥重兵在旁,竟不发一兵一卒去支援,也不攻击后金兵后方作牵制。袁崇焕当然极不满意,但因自己 的权力管不到他的头上去,所以,也没有办法,天启年间,毛文龙不断以大量贿赂送给魏忠贤和其他太监、大臣,对朝中当权派的公共关系做得极好。天启五年,御 史麦之令弹劾毛文龙,认为他无用,辽东军务不能依靠他。魏忠贤极力袒毛,说麦之令是廷弼的同党,将他杀了。这样一来,所有反对魏忠贤的东林党清流派都恨 上了毛文龙。

      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毛文龙开始变得飞扬跋扈,不听节制,虚报军饷,俨然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袁崇焕对此早就有所耳闻。 身任钦差大臣,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后,袁崇焕成了毛文龙的顶头上司。如何避免熊廷弼与王化贞经、抚不和互相掣肘最终导致大败悲剧的重演,集中 辽东各方兵力早日实现"五年平辽"的目标,实现精简兵员节省军费,都使袁崇焕不得不对毛文龙东江部队的出路进行慎重思考。

      崇祯接位后,毛文龙的作风依旧不改。朝廷觉得皮岛耗费粮饷太多,要派人去核数查账。毛文龙多方推托。

      袁崇焕的新任命,理论上是有权管到毛文龙所在的皮岛东江镇的。于是,朝中便有人建议皮岛的粮饷经由宁远转运,意思就是说皮岛的粮饷由袁崇焕控制。甚至有人主张撤退皮岛守军,全部调去宁远。这些主张,都遭到毛文龙的抗拒,而兵部又对毛相当支持。

      在关内外防线基本巩固后,袁崇焕先是奏请崇祯皇帝撤销了辽东巡抚和登莱巡抚两个建制;之后,就着手应对东江部门的节制与精简事宜。

       其实,早在离开北京赴任前,袁崇焕就确定了这样一个基本态度:如果毛文龙服从指挥,就继续重用,否则就设法除掉。到任之初,袁崇焕立即给毛文龙发出了一 个强烈的试探信号——他下令登州所有船只严禁出海,所有运往东江的物资装备,一律先运抵宁远附近的觉华岛(今菊花岛),经过旅顺口,再运到皮岛;原来由天 津发送给东江镇部队的粮饷,也一律经过觉华岛,加挂督师衙门的旗号后才允许出海。这样做,既控制了毛文龙的粮饷装备供给渠道,也切断了皮岛原来的海上贸易 命脉,从经济上显示了节制权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