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因势利导,功成之日尤清醒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7 属于:曾国藩
  •   曾氏名满天下,名门望族,时人称:天下第一世家。

      在河南少林寺有一块奇异的石碑,上有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三人的合体像,一为佛 祖,一为儒圣,一为道尊,上刻有碑铭赞语:"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说是江河百流,终归大海,教理不同,方法各异,却都能达致最高境 界。曾国藩就如这样一块石碑,身上刻有中国不同传统文化流派的印迹,他世事洞明却又纠缠其中,入世与出世相统一,成为中国文化一个独特的景观。

       曾国藩喜欢读《庄子》,因为它的豁达对人的胸襟有多方裨益。《庄子》上讲:"淡然无极","淡而无为",诸葛亮也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之说,就 是说人要清静、超脱。然而曾国藩很多年来就"清静不得,超脱不了"总是焦虑多多,一是他名利心太切,二是他俗见太重。平定天京,曾国藩可说大功已就,他给 弟弟曾国荃写信说明了他想"功成身退"的意思:

      开缺辞爵之件,本拟三请四请,不允不休。昨奉十四严旨诘责,愈无所庸其徘徊。大约一连数疏,辞婉而意坚,得请乃已,获祸亦所不顾。

       然而他并没有及时抽身,而是听从清政府的安排督办"剿捻"事务。勇猛如僧格林沁者"剿捻"四年,却全军覆没,以身殉职,换了曾国藩,自然也好不多少,很 快便遭败绩,捻军攻破了曾布置的防线。这一次,曾国藩"屡败屡战"的精神没有得到朝廷的安抚,却遭严厉申饬,为此,他心灰意懒,准备了种种理由奏请开缺:

       臣病势日重,惮于见客,即见亦不能多言,岂复能殷勤教诲?……是臣昔日之长者今已尽失其长,昔之短者,今则愈形其短。臣不欺饰于大廷,亦不忍负疚于隐 微,唯有吁恳天恩,准开协办大学士江总督实缺,并另简钦差大臣接办军务。臣以散员留营,不主调度赏罚之权,但以维系将士之心,庶于军国大事毫无所损,而 臣之寸心无怍。

      一句"以散员留营"道出了曾国藩的真实想法。因为一旦所奏开缺准请,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回籍休养,一是驻 京赋闲,这都不是他之所愿意的,这意味着他将从众人瞩目的位置上消逝,"大凡才大之人,每不甘于岑寂,如孔翠洒屏,好自耀文彩。近待徐松龛中丞与地方官不 合,复行出山。其有过人之才,故不愿久居林下。"曾国藩既怕回乡遭地方官排挤,又怕留在京城成为政治斗争的中心,此时的他百思不得良策,大有看破红尘之 感,"只恐清名天下满,九州无处匿韩康"。

      同治五年(1866),朝廷令曾国藩回两江总督任,"剿捻"事务交由李鸿章专办。曾国藩失去了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老子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就是告诫人们过分自满,不如适 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只有功成名就,激流勇退,抛弃一切名利,才合乎自然法则,才能永 久。人须知足,方能长乐。

      在名与利上,最能体现"全生保真"精神的历史人物当数范蠡了。他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便以大名之下难以 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以处安,激流勇退,放弃上将军之名和"分国而有之"的大利,携西施隐居于齐,改名换姓,耕于海畔。范蠡的退隐,就是害怕功名 利禄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他的忧虑很快便得到证实,与他共助勾践的文种,因不肯退隐,在国中享用尊荣贵利,结果被勾践找个理由处决了。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现在也许有消极的影响,会让年轻人不思进取,浑噩度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然而,从其有理的一面想一想,对我们也不是不无启示, 云南的烟草大王褚时健,带领红塔集团从一个小企业成为全国烟草行业的头老大,各种名誉纷至沓来,不能不说是功成名就。但他不愿让出手中权力,在临退之前 的一两年,利用种种手段,为己谋取私利,终至身败名裂。若按国际上惯例,褚时健即使退休之后,他应得的报酬也远远大于他违法攫取的,然而国有国法,纵是立 下大功,犯了罪也难免处罚。如果他能够做到功成身退,怎不会安享晚年,却要到狱中度完余生呢?

      "荒冢一堆草没了",人生的结局是一样的,何必非要站在成功上面,人生的乐趣尚有许多,决非仅成功所能完全体味到的。

       曾国藩于咸丰四年(1854)在湖南老家招募兵勇,创立舟师,训练湘军,自与太平军开战后,运筹帷幄,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有方,屡建奇功,多次受 到清廷的恩赏和嘉奖。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两宫皇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节制提督巡抚以下各官,可谓权绾四省。同 治元年(1862)正月,又加授"协办大学士",从而成为清朝自开国以来权势、地位最高的汉臣。而曾国藩的弟弟们也兵权在握,四弟曾国荃统兵近二万,由于 屡立战功,仅同治元年就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七次表彰;五弟曾国葆也统兵五千之众。曾家兄弟权倾朝野,曾氏家族堪称"天下第一家"。正如曾国藩自己所 云:"余家目下鼎盛之际……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家门的极盛,并没有使曾国藩得意忘形,却使他感到忧心忡忡,且小心翼翼。他深明"日中则昃,月盈则 亏"之理,他说:家道的长久,不是凭借一时的官爵,也不是凭借一两个人的发迹来维持的。当家道鼎盛的时候,要做家道衰败时的考虑。上天既能使我们处于今天 丰厚顺达的境地,就能使我们处于明天艰难困苦的境地。这样的经验教训,历史上举不胜举——

      霍光,字子孟。汉朝人,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 异母弟。由于霍去病的关系,霍光十几岁便入朝做官。武帝朝为奉车都尉,后擢为大司、大将军受武帝遗诏,辅佐幼主,位居五辅臣之首,执掌朝政二十年,勤政 纳谏,轻徭薄赋,百姓充实,四方少数民族归顺,连辅二代皇帝,鞠躬尽瘁,恪守臣道,未尝有过。然不晓"人满天概"之理,致使族党满朝,权倾朝野。霍光死 后,汉宣帝亲政,夺了霍氏家族的兵权。之后又以谋反罪,铲除了霍氏家族。霍光在世时,宣帝对之十分惧怕,"光从骖乘,帝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然而, 在他去世后,族人却遭到了残酷的杀戮。所以人们说:"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诸葛谨的儿子。嘉禾三年 (234)任吴国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孙权死后,与孙峻同受遗诏辅政。建兴初进封阳都侯,加荆州牧。督中外诸军事,而权倾朝野。后发兵围攻新城而不克,劳 民伤财,士卒疲乏,民怨极大。孙峻借故与吴主孙亮密谋,设"鸿门宴"而杀之。

      俗语云:老年疾病,都是壮年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 得。因此,曾国藩在信中告诫弟弟们要以霍光和诸葛恪为鉴: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上天惩罚一个人是无形的,常常借助于人之手。霍氏的势力太强大 了,上天就借魏相和汉宣帝来削平、限制他的势力;诸葛恪权势过重,上天就借孙峻之手来铲除他。像霍氏和诸葛恪那样,等到别人来限制,为时已经太晚了。咱们 家族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我们兄弟要自律自戒,不等上天来惩罚限制,也不等别人来惩罚限制,我们自己应该主动想办法限制自己。曾国藩针对弟弟们买地建房上 的挥霍,银钱取与上的不谨慎,言谈举止的傲慢等,提出了自我限制的方法:"廉、谦、劳。""俭而不奢,居官清廉。"他希望弟弟们"俭以养廉",每用一钱, 均须三思。不妄取分毫,不寄银钱回家,对亲族不随便馈赠;在为人处事上,要做到内心谦虚,外表恭让,且忌颐指气使,气焰嚣张;在为朝廷办差上,要竭诚效 劳,恪尽职守。只有在"廉、谦、劳"三方面潜心修炼,"正己为先",才能够持盈保泰,家道长久。

      人们总喜欢以家世、金钱、地位等这些 单纯的客观现象或外在条件去衡量一个人的荣辱毁誉,把它们看成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却忽视了主观的、内在的、可变的因素,从而犯下了许多错误,造成了诸多悲 剧。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得失无常,兴衰浮沉有一种透彻的理解。这种独具慧眼的思想和认识,对现今那些居官自傲,贪赃枉法,稍 有一点地位和荣誉,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的人,不失为一剂良药。

      曾国藩认为,功高名显,必然会带来对自己的嫉妒和仇视,所以与人分享 利益和名誉是曾国藩的一贯做法。每次打仗,他都不以首功自居,而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例如,在担任两江总督时,为了搞好关系,曾国藩就特别注 意将满人都督官文的功名摆在自己之前。后来,曾国藩费尽心思将长江水师改经制水师,这样一件很大的事,曾国藩又将官文的名字推到自己前面。这是为什么呢? 曾国藩分析了官文的为人。官文既仇视湘军,又沾了湘军的光。不是湘军的胜利,哪有他的一等伯爵?贪名贪利,毫无定识,更无风骨,对于这样的贪官,为了促成 水师制,不让他反对,给他点好处,他就会站在你这边。因此在给太后、皇上的折子里,如果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让官文做,大家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 意。这样既可以减轻官文对湘军的嫉恨,又可拉拢他一起做事,借此消除满人对湘军的仇恨和排挤。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曾国藩推出一个满人担任领头的做法,获得了 极大成功。

      自古名利太过都是祸害,与人分享才能与人共处。在曾国藩做官后期,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自谦,与人为善的原则,才使他晚节得保,并在韬光养晦之中达到最高峰。

       与人分享,是与人共创大业的做法。其实自古以来就有不贪图功名利禄,与人分享的故事。西晋初年,唐彬与王浚共同征伐东吴。唐彬的军队据守要塞,他的部队 为晋军的先头部队。所以抓到了很多敌军俘虏,缴获了许多军用物资。唐彬心里明白敌人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东吴的统帅孙皓很快就要投降,所以在距离东吴的政治 中心建业(今南京)二百里以外的地方,假称自己有病,使部队停止前进,原地待命。以此向同僚诸将表示自己无意争功夺利。结果晋军其他部队先到的争抢财物, 后到的争表战功。当时一些有识之士一致称赞唐彬的不争功,不争利高尚品质。东吴被平定以后,唐彬被派往幽州统领所有军务。他一到任,就教导部下士卒要重视 农业,夸耀武力,威震周边。同时向边境百姓宣传国家的有关法规法令,并注意扶困济贫,以诚待人。很快以往的国土又重新得到开拓,一直恢复到秦长城。边界自 温城起到碣石。唐彬还命军队在山谷间绵延不断屯驻分守,瞭望台、烽火台座座相望。由于唐彬采取的措施,边境从此获得安宁。从汉至魏所有征战镇守的人都无法 与唐彬的功绩相比。但唐彬从不把功劳占为己有,认为功劳应该属于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和人民,功劳应当大家分享。

      南宋初年,北方金国的 军队入侵黄堡(今陕西凤县东北),宋军守将李彦坚告急求援。制置使王刚中骑马飞驰二百余里,来到吴璘的军营之中,把正在睡觉的吴璘从帐中叫起并斥责他 说:"作为国家大将,应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现在敌人已兵犯国土,你怎么能在此高忱无忧地睡大觉呢?吴璘听后大为吃惊,立刻调兵分几路而 进,并将自己的军事计划告知各路将士。各路大军奉命支援黄牛堡,大败金国军队。接着宋军又乘胜追击,直至收复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西南)、陇州(今陕西陇 县)、洮州(今甘肃临潭县)三个州的国土。"事后王刚中对自己属下李焘谈到此事说:"那次胜利完全是靠着宋军全体将士的努力,而我有什么功劳呢?"李焘感 慨地说:"王刚中亲自参战而不居功自傲,他的修养真是超出常人好多啊!"

      在人们的一生中,处处都有风波险阻,遭遇功名利禄,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谦让才是处事的妙方。做到恭谦让人,争斗就会停止,忿恨才会平息,结怨才会化解,天下再大的祸患都会冰消雪化于"让"字之中。平常的人如果能够把握住它,则可以免除灾祸而获得幸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