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故事:2.大柔非柔,以屈求伸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7 属于:曾国藩
  •   书法有藏锋之说,藏锋收尾才能笔落惊鸿,写出上乘的作品。做人亦如此,不必锋芒太露,这或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想。

      有时曾国藩的 锋芒太露,因此处处遭人忌妒,受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廷给了他三个月的假,令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 战。曾国藩伸手要权被拒绝,随即上疏试探咸丰帝说自己回到家乡后日夜惶恐不安。"自问本非有为之才,所处又非得为之地。欲守制,则无以报九重之鸿恩;欲夺 情,则无以谢万节之清议。"咸丰皇帝十分明了曾国藩此一试探性的口吻,咸丰帝见江西军务已有好转,曾国藩此时只是一只"乞",效命可以,授予实权万万不 可。于是,咸丰皇帝朱批道:"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变肃清,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假戏真做,曾国藩真是哭笑不得。同时,曾国藩又要承受来自各 方面的舆论压力。此次曾国藩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诽议,再 次成为舆论的中心。对于朋友的规劝、指责曾国藩还可以接受,如吴敏树致书曾国藩谈到"曾公本以母丧在籍,被朝命与办湖南防堵,遂与募勇起事。曾公之事,暴 于天下,人皆知其有为而为,非从其利者。今贼未平,军未少息,犹望终制,盖其心态有不能安者。曾公诚不可无是心,其有是心而非讹言之者,人又知之……奏折 中常以不填官衔致被旨责,其心事明白,实非寻常所见。"吴敢把一层窗纸戳破,说曾国藩本应在家守孝,却出山,是"有为而为",上给朝廷的奏折有时不写自己 的官衔,这是存心"要权"。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忧心忡忡,遂导致失眠。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以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及至复出,为人处事不再锋芒毕露,日益变得圆融、通达。

      直线虽最近,但也最短。急于求成的人最难以克服的弱点就是不管时间、地点、场合的表现自我、自高自大,不懂得屈伸之道。

      曾国藩的处世,深谙龙蛇屈伸之道,他说:"处此大乱未平之际,惟当藏身匿迹,不可稍露圭角于外,至要至要。"

       他说,大家在一起交往,如果一个人老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处处争强逞能,不给别人以一现和施展的机会,那么别人很快就会对他产生反感,将来一起合 作共事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他经常探讨《周易》,他对其中的"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深有同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思想修养好的人,语言简洁,不乱发议 论;而性情浮躁的人,滔滔不绝,却言之无物。

      曾国藩以自身的体验来检点表现太强的毛病,他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话不多;与亲人相处的时候,话也很少。但与朋友在一起时,话就很多,如果恰好异性朋友也在一起时,话就更多了,真可谓标新立异,妙语连珠,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到得意处,更是手舞足蹈。

      这一切都是因为人有一种表现欲,或者表现一种气质,或者表现一种才情,或者表现一种风度,或者表现一种智慧,总之是想表现一种优越感,掩饰一种自卑感;想表现自己某一方面长处的人,一定有某一方面的短处。

      夸夸其谈的人,本来是想表现自己的长处,可是他在表现自己的长处时却暴露了自己的短处;他只知道谈论的乐趣,却不知道沉默的乐趣;只知道表演的乐趣,却不知道观赏的乐趣。

      因此,曾国藩不仅自己常常检点自己的言行是否是表现欲太强,而且对其僚属有这一倾向的人也及时教诲。

      曾国藩语录精粹:

       弟军今年饷项之省,为历年所无,余岂忍更有挑剔?况近来外侮纷至迭乘,余日夜战兢恐惧,若有大祸即临眉睫者。即兄弟同心御侮,尚恐众推墙倒。岂具檄生芥 蒂,又岂肯因弟词气稍忍,藏诸胸臆?又岂肯受他人千言万怄,遂不容胞弟片语乎?老弟千万放心,千万保养。此时之兄弟,实患难风波之兄弟。惟有互劝互助,互 恭维而已。

      ——同治三年四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