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故事:4.狂热进取,敬德修业
曾国藩从"湘军首领"到"中兴之臣",可以讲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大业。在曾国藩身上,特别体现了一种自我修身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说:
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敬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作主。
同时他还讲道:
遇逆境,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遇逆境,正可困心横意,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固愤废学。
由此看来,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的"敬德修业",把"敬德修业"看作是每日有所进步的必要基础,他希望"德业并增",这是他人生之所以进取的重要原因。
曾国藩还认为,要实现"敬德修业"的远大抱负,要达到这样一个人生目的,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因为困难大,个人付出的东西就越多。曾国藩主张:"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他在日记中,更以其具体透彻的例子加以说明:
与子序言圣人之道,亦由学问、阅历渐推渐广,渐习渐熟,以至以四达不悖。因戏称曰:乡人有终年赌博而破家者,语人曰:"吾赌则输矣,而赌之道精矣。"从 古圣贤未有不由勉强以几自然,由阅历悔悟以几成熟者也。程子解《孟子》"苦劳饿乏,指乱动忍"等语曰"若安熟也,须从这里过"。亦与赌输而道精之义为近。 子序笑应这。
曾国藩说得很明白,要成为成功者,要达其"敬德修业"的目的,没有百折不挠、坚忍的精神是不行的。人生的进取,是从"学问"两字开始的,做到了这一点,阅历渐推渐广,渐习渐熟,就可以获得成功。
正因为曾国藩具有以上这样一种奋发进取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平生都以全力为实现这个"敬德修业"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目的而锐意奋斗。
曾国藩出身于正在上升中的中小地主阶级家庭,来自统治阶级下层,故其救世人生哲学观是非常突出的,这就是他所谓"苟能立志,何事不可为"的思想。可以看 出,曾国藩一生紧紧守住"敬德修业"四个字,去思考、去做事,求取人生的日益进步。当然,这四个字尤其体现了曾国藩一生的学问根本。
曾国藩语录精粹: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平生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咸丰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