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 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公元1811年,曾国潘在一个晚清地主家庭出生了,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其父家有薄产,却不事生产,反而一心一意的醉心科举,奈何17次不中,最终放 弃。曾国潘自幼便跟随自己的父亲读书,史记其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27岁殿试 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后因母亡而丁忧在 家。后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组建湘军。
在曾国藩创立湘军的过程中,就有人劝说他学习赵匡胤,黄袍加身,自立为王。共有四次,王闿运两次、左宗堂一次、水师统领一次,曾国潘一次都没有答应。在太平天国被平定之 后,曾国潘的势力达到巅峰。曾国荃做到总督,曾国潘自己是大学士兼两江总督,门下弟子无数,天下半数督抚出于他门下。这也就算了,但他手中还握有最重要的倚仗,乱世中最 重要的权利,那就是兵权,直辖兵力十几万。对于清朝那不堪一击的八旗子弟,曾国潘手中的精兵,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在打败太平天国后,被俘的李秀成曾说,如果曾国藩这个时 候选择赵匡胤式"黄袍加身",勾联李秀成,以湘军为骨干,辅以太平军试问谁能抵挡?由此可见,曾国潘的个人影响力。
那么问题来了,重权在握的曾国潘为什么不造反呢?
客观原因分析,假如曾国藩真的造反了,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的。
曾氏客观上不具备争夺帝位的实力,虽然他看似风光无限,但其嫡系在打下南京后便彻底腐败,不可再用。另一支嫡系水师,陆地上基本不堪大用。
另一方面,左宗棠保西北 张之洞保沿海 曾国藩保中原。晚清三辅臣,互相牵制互相理解。曾国潘一动,而牵全身。
即使重用曾国潘,清廷实际对他也是有防范之心的。当年攻占岳州、武昌。咸丰帝大喜之下,想要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大学士祁隽藻进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 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帝收回成命,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头衔。清王朝最得力的部队--蒙古亲王增格林沁在打下南京后由北方迅速南下,他的 目标就是盯住南京城。
曾国潘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对于这样的状况,他当然不会选择造反。另外,晚清四大名臣他们其实都有共识,在名族危难之际个人得失无关紧要。如果他造反,刚压下去的战乱,绝 对会又起,到时候战火纷飞,列强绝对会趁虚而入,最后的结果不用多说。
曾国潘日课十二条
1。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5。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6。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
7。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
8。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9。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0。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食欲。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