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

同义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属于::清朝

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爱新觉罗氏,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英语名“亨利”(Henry);汗号“哈瓦图猷斯汗”(蒙古语:Хэвт ёс хаан),西藏方面尊为“文殊皇帝”,年号“宣统”,后世通称“宣统皇帝”。

timg (4).jpg

溥仪正式登基宣统皇帝时年仅3岁

溥仪正式登基宣统皇帝时年仅3岁,其实权由父亲摄政王载沣掌握。 辛亥革命以后,溥仪被袁世凯强逼退位,故亦有“清逊帝”或“清废帝”之称。 1917年,溥仪被张勋,陈宝琛,王士珍,陈光远,康有为,刘廷琛,沈曾植和劳乃宣各人的支持和帮助下,以谋求短暂复辟但最终失败。1934年,溥仪在日本支持和帮助下登基成为满洲国皇帝,年号“康德”,故又得名“康德皇帝 ”。

溥仪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大清帝国第十二任和最后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公认的“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267f9e2f07082838d98eb912bb99a9014c08f131.jpg

溥仪的祖父是道光皇帝旻宁七子咸丰皇帝奕詝之弟奕譞,外祖父是荣禄,父亲是载沣为光绪皇帝载湉之弟,后继承醇亲王爵位,母亲是幼兰。光绪三十四年冬季(1908年),光绪皇帝载湉患重病,慈禧太后则命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光绪皇帝载湉病逝,慈禧太后命令溥仪继承登基成为皇帝,过继于同治帝,同时兼承光绪皇帝载湉之宗祧,兼祧同治皇帝载淳与光绪皇帝载湉。

image.png

在慈禧太后去世后,1908年12月2日,溥仪正式登基成为大清帝国第十二任宣统皇帝,年仅三岁,其父亲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登基大清帝国宣统皇帝仪式典礼在太和殿举行,溥仪由父亲载沣抱着坐上皇帝椅上的时候,年幼的溥仪看见壮观的万人庆祝场面和震耳欲聋的击鼓吹奏音乐乐器声音,被吓得嚎啕大哭起来。载沣便低声向溥仪作出安抚说:“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后人因此认为载沣这句说话出言不逊,并不吉祥,从而导致大清帝国快速灭亡(大清帝国快完了)。[5]但溥仪在自己出版发行的个人自传书籍《我的前半生》提到,父亲载沣并没有说过这句不吉祥的说话。 [6]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大清帝国各行省各自宣布独立,脱离大清帝国政府管辖和控制,但大清帝国政府依然管辖和控制北京市附近省份,并派遣袁世凯使用北洋陆军攻打革命党人。最后孙中山与袁世凯秘密见面,若袁世凯能成功逼使溥仪退位和结束大清政权,便让袁世凯任职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是为南北议和。袁世凯便一面好言相劝,一面威逼利诱使溥仪退位。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大清帝国太后名义宣布《退位诏书》,溥仪正式退位和结束大清帝国政权,亦结束大清帝国自顺治皇帝福临入主中原开始268年的大清帝国统治。

爱新觉罗·溥仪的野史解密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