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度

属于::北宋

     丁度(990—1053)的先祖是恩州清河人。后被契丹攻陷,徙居开封。父逢吉,从医为生,喜好藏书,与有学问的人交往。丁度好读《尚书》,曾写《书命》十余篇。大中祥符中(1012前后),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州通判,直集贤院。

  丁度曾-言六事:主要有增讲读官;增谏官;选河北、河东役兵补禁军等。章献太后认为很对。

  丁度又献《王凤论》于章献太后,用以告戒外戚。又任京西转运使、知制诰,迁翰林学士,纠察在京刑狱。

  刘平石元孙战败,皇上派使臣询问丁度御边之策。丁度奏说:“今士气沮丧,若再追杀到敌人腹地,还要运送粮草到千里之外,用士兵的性命去追求一时的痛快,并非良策。天宝年间(742~756),唐朝都城长安距边境不到五百里,由于采取了驻扎重兵,控制烽火台的方法,虽然时有敌军入侵之事发生,但没有造成大的后果。宋太祖时,任用良将,赏赐丰厚,放权让他们赏罚下属,边境也安宁了近二十年。如今的良策,不如加强边境一线堡垒的设防,让侦查兵尽可能去远的地方侦查,控制住要害之地,这才是御敌的良策。”接着又呈上十条计策,名曰《备边要览》。

  当时西面边疆不太平,二府三司等职能机构,到了该旬休的时候也不休息。丁度对此言道;“苻坚以百万雄师进犯晋国谢安请求圣上出游以安人心。所以请让二府三司像往常那样放假,不要使敌人窥探到朝廷的虚实。”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叶清臣主张铸大钱,以一当十。丁度奏说:“汉代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通宝及国朝钱法,轻重大小,已经挺合适了。历代都有过更改铸法的法律,法虽精密,坚持不了一年,就又改回原铸,同时盗铸风行。昔汉变钱币,盗铸的人有数十万。臣曾经在湖州为官,民间就有抵抗查禁的人,只要给他一千块钱就可以代人受鞭刑。在京西,有强盗杀人,只为谋取其衣裳,价值不过数百钱。而盗铸钱币之利,要超过那些人数倍。何况还有荒僻之地,土匪们聚集一起,造炉冶炼,日胜一日。无人打扰时则铸钱,围剿逼急则为强盗。民间铜铅之器甚多,都能铸造大钱,怎么禁止?”

  丁度又言道:“祥符、天圣年间(1008~1032),牧十余万,后来有人认为天下无事,没必要养那么多马,马逐渐流失了。如今河北、河东、京东西、淮南等地都抽壮丁为兵,请下令民间如养一匹战马,可免去两人当兵,军马会逐渐增多。”

  皇帝曾经设问:用人凭资历还是凭才能?丁度回答说:“天下太平时用人凭资历,战事未了时宜用才。”此时丁度在翰林学士院已经七年,而朝廷刚刚用兵,所以丁度这么回答。朝中有人议论:“丁度这样说完全是为了让皇上重用自己。”仁宗皇帝听说此事,便对大臣们说:“丁度在帝周围十五年,多次评论天下事,从来也没有顾及到自己,怎么能得出那样的推论呢?”

  不久,丁度又任工部侍郎、枢密副使。说:“契丹曾不遵守盟约,不可不防。”于是献上《庆历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过了二年,卫士中有叛变之事,枢密使夏竦与丁度为如何审理此事在皇帝面前争论不休。仁宗采用了夏竦的办法,丁度于是请求辞官,被任命为观文殿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再改任尚书左丞,亡故。赠吏部尚书,谥文简。

  丁度性情淳朴,为人讲求诚信。在一间简陋的屋里住了十余年,身边没有姬妾服侍。喜欢议论国事,皇帝每次都用“学士”二字称呼他,从来也不直呼其名。

  著有《迩英圣览》十卷、《龟鉴精义》三卷、《编年总录》八卷,奉诏领诸文人辑《武经总要》四十卷,修定《集韵》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