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的故事
郭子仪的故事:郭子仪(唐代政治家、军事家)(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
-
第四章 弱冠之年,勇夺武魁
郭子仪跟随薛讷回到并州长史府之后,就开始作为薛讷的牙兵,也就是专门负责保护薛讷安全的兵。后来,吐蕃和突厥经常发兵,侵扰内地。于是,朝廷下令薛 讷前去退敌,接到战报后,薛讷...[阅读]
-
郭子仪简介:善抓战机敌疲我打,借兵回纥灭敌主力
郭子仪(697~781),唐中期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
父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历任...[阅读] -
第十章 临危受命,东进试锋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由于唐军毫无防备,所以,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唐军节节败退。安禄山起兵之后,长驱南下,月余时间便攻占洛阳,控制了河北、河南大 片土地。唐朝京城方面,守备空虚,...[阅读]
-
第十一章 奸人作祟,初胜即败
大唐王朝遭受了有史以来的一次大劫难,然而,在忠臣良将的奋力抵抗中,唐军节节败退的局势开始有所扭转。当时由于安禄山的叛军来势汹汹,快速的起兵南 下,直到攻陷洛阳一个多月,...[阅读]
-
第十二章 马嵬兵变,自食其果
由于晚年的唐玄宗一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面对这样的一个大劫难,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风,而是一味地选择逃避。在错杀了封常清、高仙芝二将之后,虽然他有悔过之意,然而,很快就...[阅读]
-
第十三章 肃宗即位,率兵勤王
安史之乱爆发后,战事迅速扩展到全国,安禄山的叛军来势凶猛,而唐军毫无准备,在开始的时候,唐军屡遭惨败,毫无还手之力,而此时的唐玄宗也逃往蜀地 避难。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内部又...[阅读]
-
第十四章 河北失陷,永王谋反
唐肃宗即位的时候,国内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虽然他积极的调兵遣将,力图消灭叛贼,恢复唐室江山,但是此时的唐军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到了至德元年年底的时候,唐军节节败退,安...[阅读]
-
郭子仪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郭子仪一生的故事
郭子仪
郭子仪,今陕西华县人。他出身于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唐玄宗天宝八年(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年,为天德军(合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阅读] -
第十六章 重振旗鼓,收复两京
在唐军和叛军的对抗中,战争形势可谓是反反复复。往往唐军刚收复一些地方,转眼间又被叛军占领。在这样的一场拉锯战中,双方的消耗都非常大。正当形势 有所好转的时候,唐肃宗...[阅读]
-
第九章 养虎为患,渔阳鼙鼓
唐玄宗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百般宠爱安禄山竟然会成为他最大的祸患。他完全被安禄山的假象所迷惑,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唐玄 宗不知道,安禄山自小就受女巫母亲熏...[阅读] -
第七章 立志戍边,尽显其才
郭子仪武举及第后担任的左卫长上职务,从军政指挥系统上,属于宰相管辖的府兵十二卫系统。十二卫系统也称"南衙兵"。左、右两卫的任务,主要是担任宫 内各殿及宫外四周警卫。...[阅读]
-
《戎马一生建奇功·郭子仪》序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是神勇的武将,在国家和百姓遭受外族入侵和蹂躏,或者是国内发生叛乱的时候,他们总是敢于挺身而出,不 计个人荣辱得失,不畏流血牺牲,...[阅读]
-
第一章 老蚌生珠,郑县望族
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由于战乱,郭子仪的祖辈便迁至华州郑县,并且在这里安家生息,逐渐成为郑县的一 大望族。而郭子仪就是出生在这样的...[阅读]
-
第二章 拜师习武,终有所成
时间过得很快,郭子仪也很快长大成人了。成年后的郭子仪不仅高大魁梧,身长六尺有余(1.80米以上),而且容貌秀伟,非常像他的父亲。其实,在郭氏先祖中,也不缺少孔武有力的将军。郭子...[阅读]
-
第三章 告别父母,只身远游
郭子仪在少林寺高僧的指点下,武艺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而此时的郭子仪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远行投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师傅走后,郭 子仪的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阅读]
-
第五章 英雄救美,喜得良缘
郭子仪在中了武举之后,就被选为王府的宿卫长,最后成为皇宫的宿卫。然而,满怀一腔报国热情和立志建功立业的郭子仪并不甘心就这样了此一生。在他出仕 后不久,偶然的一次机会...[阅读]
-
第八章 玄宗昏聩,危机四伏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励精图治,整饬朝纲,休养生息,使得唐朝进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国家强盛富庶,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到了唐 玄宗晚期,他便开始贪图安逸,在得...[阅读]
-
第六章 疆域辽阔,边防混乱
唐朝自唐太宗李世民以来,疆域不断扩大,到了盛唐时期,幅员纵横皆逾万里。唐朝之强盛繁荣,与周边地区诸蕃内附,疆域扩展,民族融合,紧密相关。在唐朝的历史上,被称为盛世时期的有开...[阅读]
-
唐朝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收复两京(唐朝)——长安、洛阳的收复,李唐王朝将自己的江山多延续了一百多年
战争概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元帅,会合诸道节度使,并借兵回...[阅读] -
第十五章 攻占河东,进图两京
唐肃宗的两次错误的决策使得唐军再次陷入危险境地,此时唯一可以依靠的军队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军队了。和谋臣李泌的看法一样,郭子仪也认为先行占据 河东,才能更有利于收...[阅读]
-
第十七章 进取卫州,邺城新败
郭子仪等诸将收复两京以后,唐肃宗大喜过望。至德二年(757)十二月中旬,唐肃宗迎太上皇李隆基返回长安,此时,唐军取得空前胜利,唐室得以恢复, 国家复兴,唐肃宗宣布大赦天下,并对参加...[阅读]
-
第十八章 兵败遭谗,挥泪还京
国内战事不断,而在朝廷中则是宦官弄权,奸佞当道,这些奸佞之臣害怕郭子仪因战功而获得爵位,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屡进谗言,诋毁郭子仪,使得他屡 失兵权,并且有功之臣也失去了兵...[阅读]
-
郭子仪的故事三则:收复长安,开门止诬
大将风度
郭子仪的父亲做过不小的官。生长在官宦人家的孩子,有不少人贪图享乐,不求上进。郭子仪却不一样,他从小爱读书,尤其喜 欢读兵书。书读累了,他就到院子里练习武...[阅读] -
郭子仪生平大事年表
公元697年 郭子仪出生华州郑县。
公元749年 郭子仪中武举。
公元753年 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
...[阅读] -
郭子仪是一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故事与评价
郭子仪 前后百战出生入死 郭子仪(697-782),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绥、渭、桂、寿、泗五州剌史。郭子仪体 貌俊伟,以武举成绩优异,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阅读]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
- 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缺少亿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一封信。在古代 ,卓文君是少有的聪明女子 ,她读完信后 ,泪流满面。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白起之死 原因至今震撼心灵!
- 白起是一个极度自信又极度自负的军事天才,真正永无败绩的战神。正因为追求职业生涯的完美,白起拒绝向秦昭王妥协,导致了最后自刎的悲
- 电视中古代"诛九族"是诛的哪九族?
- 一般认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