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
属于::唐朝诗人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三十五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人物经历
大历七年(772年),父亲李晤时任乌程县县令,生李绅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
李绅是中书令李敬玄之曾孙。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今常州)等地县令。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
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锜幕府。因不满李锜谋叛而下狱。李锜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元和四年(809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819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820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
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
自宝历元年(825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833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
开成三年(838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
开成五年(840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
会昌六年(846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赠太尉,谥文肃。
个人作品
李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李绅的诗词
-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
- 回望馆娃故宫
-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
- 姑苏台杂句
- 开元寺
-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
-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
-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
- 宿扬州
-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
-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
-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
- 早渡扬子江
- 忆万岁楼望金山
- 忆过润州
- 忆登栖霞寺峰
-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
- 却到浙西
- 宿越州天王寺
- 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
- 新楼诗二十首·东武亭
- 新楼诗二十首·禹庙
- 新楼诗二十首·晏安寺
- 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
- 新楼诗二十首·龟山
- 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
- 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 新楼诗二十首·琪树
- 新楼诗二十首·南庭竹
- 新楼诗二十首·海棠
- 新楼诗二十首·水寺
- 新楼诗二十首·灵汜桥
- 若耶溪
-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
-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
- 建元寺
- 入扬州郭
- 宿扬州水馆
- 宿瓜州
- 却入泗口
-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
- 重入洛阳东门
- 庆云见
- 拜三川守
- 灵蛇见少林寺
- 拜宣武军节度使
- 江南暮春寄家
- 到宣武三十韵
- 新楼诗二十首·北楼樱桃花
- 望鹤林寺
- 毗陵东山
- 别双温树
-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渡西陵十六韵
- 过吴门二十四韵
-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及赴会
- 新楼诗二十首·新楼
- 新楼诗二十首·海榴亭
- 新楼诗二十首·望海亭
- 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
- 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 皋桥
- 却望无锡芙蓉湖
- 真娘墓
- 重到惠山
- 鉴玄影堂
- 别石泉
- 重别西湖
- 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
李绅的野史解密
更多 >>- 年轻时写过"锄禾日当午"为官后变脸急速,一餐竟然费鸡三百只?
年轻时写过"锄禾日当午"为官后变脸急速,一餐竟然费鸡三百只?下面第6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承载有教化功能的。文以载道,这是古人都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