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
属于::南宋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 。南宋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他出使金国时,见其大举运粮造船,便在回朝后请朝廷加强防御。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指挥三军大破金帝完颜亮。次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元年(1165年),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乾道三年(1167年),出任四川宣抚使、知枢密院事。乾道五年(1169年)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等。乾道八年(1172年),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旋即再镇四川,封雍国公,世称“虞雍公”。淳熙元年(1174年),虞允文去世,年六十五。淳熙四年(1177年),累赠太师,谥号“忠肃”。
虞允文姿貌雄伟,慷慨磊落。早年以文章致身台阁,后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有《虞雍公奏议》等,今多已亡佚。《宋诗纪要》及《宋代蜀文辑存》辑录其作品。其书法“词语详雅,气象雍容”,传世墨迹有《适造帖》、《钧堂帖》等。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十一月二日(12月14日),虞允文生于隆州仁寿县。其先祖为唐初名臣虞世南。虞世南的七世孙虞殷,任仁寿郡守(即隆州),虞氏遂定居于此。
虞允文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后来凭借父亲为官的缘故,进入仕途。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悲伤。他考虑到父亲孑然一身,且身患有疾病,故七年未曾调官。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获授通判彭州。后改授权知黎州、渠州。当时,宰相秦桧当权,虞允文等蜀地文士皆不获重用。秦桧死后,高宗想要收用被废弃的蜀士,中书舍人赵逵首荐虞允文,使他被除授为秘书丞,累官至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采石大捷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
十月,完颜亮自涡口渡淮河,淮东、淮西宋军后撤,“中外震恐”。高宗令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督江、淮军事,虞允文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负责协助叶义问抗敌。
十一月,完颜亮领大军逼近采石。淮西主帅王权获罪免职,由大将李显忠接任,虞允文则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犒师。虞允文到采石后,见宋军萎靡不振,形势危急,于是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士兵演说:“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国家?”这番演说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他并随即把散处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
随后,完颜亮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今江苏镇江)阻截。完颜亮见渡江失败,逃往扬州。进攻其他地区的金军也被宋军打退,完颜亮不禁大怒,在进退无路的条件下,孤注一掷。下令金军三天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这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十一月下旬,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军退屯三十里,遣使议和。采石之战后,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入相出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高宗抵达建康府,旋即商议回銮行在(临安府),下诏授御营宿卫使杨存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虞允文为副使。因朝臣反对杨存中的任命,虞允文也不能成行,改任川陕宣谕使。陛辞之际,虞允文向高宗分析局势,认为此时正是“恢复”之机,应该坚持用兵。虞允文抵达四川后,与大将吴璘商议收复中原的大业,再次北伐中原,吴璘攻克凤翔,收复巩州。金国整治兵马,想要争夺陕西被宋军收复的州郡,蜀中方面想要放弃这些地方,虞允文则认为不可。宋孝宗即位后,因保守派史浩、汤思退的进言,认为偏安一隅较为适合当时的南宋,因此要求前线宋军退兵。
乾道元年(1165年),虞允文被召回临安,拜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后因事被谏官攻击,于是罢相出任宫观使。
刷新蜀政
乾道三年(1167年)二月,虞允文再次入朝,授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五月,吴璘去世,四川制置使汪应辰暂掌宣抚使司事务。但孝宗担心汪应辰“不习军事”,特命虞允文出任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旋即诏命他仍兼知枢密院事。颁诏前,孝宗特地告诫虞允文:“凡事不宜效张浚迂阔,军前事,卿一一亲临之。” 抵达四川一个月后,虞允文被召回临安,不到数月,又回到四川。此行,太上皇赵构御书《圣主得贤臣颂》赐给虞允文,孝宗亲自题跋;陛辞时,孝宗又将自己穿过的两只鞋子和一套甲胄赐给他。
虞允文在途径郢州(今湖北钟祥)时,奏请在此地筑黄鹰山城;途径襄阳时,又奏请修缮襄阳府城。八月,虞允文抵达汉中,又前往沔阳。九月,到益昌。在四川宣抚使任上,虞允文积极整顿正规军和民兵,减缩军费开支。
乾道五年(1169年)八月,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虞允文在相位时,大力提拔贤良之士,如洪适、汪应辰、杨万里、胡铨、周必大、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等人。他平时但凡见闻某人可取言行,便将其记下。最后将人才分为三等,辑成《翘材馆录》一书,以收用贤才。
积劳病逝
乾道八年(1172年),孝宗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二月,虞允文被授为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但他随即请求镇抚四川,以图光复大业。同年秋,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孝宗命其再度赴四川总理军政事务。他在到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以图光复中原。
淳熙元年(1174年)六月十八日(7月18日),虞允文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孝宗闻讣讯,为之辍朝,追赠少师。
淳熙四年(1177年),孝宗下诏,改赠虞允文为太傅,赐谥号“忠肃”。庆元元年(1195年),宋宁宗重新追赠虞允文为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