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昭
属于::湖北朱孔昭(1556~1645),字晦之,晚年号默石子,明,潜江(今竹根滩镇泗河村)人,享年八十九岁。他一生虽没考取功名,但通古博今,深谙兵法,对道术、易学亦有研究,是古时潜江最著名的隐逸之士。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卷十七是人物志,本卷主要是为潜江历史上杰出的“忠节、孝友、隐逸、义行”者立传。“隐逸传”只写了三位人物,第一位就是“默石子”(朱孔昭);第二位是“东岸居人”(王启远);第三位是“塞翁”(刘泌如)。
先祖不凡
朱孔昭第八世祖名叫朱亮祖,是安徽六安人,因其勇悍善战,先是元朝授“义兵元帅”,后降于明洪武帝朱元璋并与其一同打天下,他是创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永嘉侯,是明朝开国少有的外族人被封侯者之一,但晚景不佳。据《明史?列传第二十》记载,朱祖亮后来督理屯田,巡海道和镇守广东,倚仗自己功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并骄横霸道,滥杀无辜,在洪武十三年(1380)与其任府军指挥使的长子朱暹一同被鞭死。朱元璋念其开国之功,亲自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并仍赐以侯葬。洪武二十三年(1390),又追论朱亮祖与“谋反”的胡惟庸是同党,其次子朱昱又株连而死。这期间,朱亮祖的后人四处逃散而躲过了劫难。这样就有了《县志》对朱孔昭的传记开头做出如下记载:“默石子,明永嘉侯八世孙,名孔昭,字晦之。其先自钟(祥)陵(明显陵)徙潜”。
朱亮祖的第几代孙先定居明显陵所在地的钟祥,其又恋及潜江舟楫便利,鱼米两熟,民风淳朴而迁移到潜江没法考证。但今“搜狗百科”对朱亮祖的“后裔名人”,就只列入“朱孔昭,明代潜江人”等相关内容。这除了说明朱孔昭先祖不凡之外,也说明朱孔昭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文字可考证的名人之一。
言忤弃举
朱孔昭的先辈落籍潜江江汉边的泗河(今竹根滩镇泗河村)之滨,沾先祖的名气,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将其家庭经营得十分殷实。《县志》(卷八?风土志)记载了朱孔昭躬耕处的“紫庄园”,对此园是这样写的:“濒河筑室,流水绕舍,嘉树千章,庭植紫薇,一本八杆,干俱二十丈许,中可置几,七八人环坐呤啸。花时蔚蔚若紫霞,故以庄名……”依此记载,说明其先祖入籍潜江已过百年,家景十分好,否则庭院内不可能长这么高大奇异的紫薇,也不可能有此优雅的庭院。
有这样好的家庭背景,其父辈自然忘不了先祖“不知学”而鲁莽行事的血教训,希望朱孔昭发奋学习博取功名而入仕途。朱孔昭牢记祖训,嗜学如命,加之其聪慧过人,“童子科”(入县儒学的考试,考取者为秀才)成绩优秀,但幸运之神并非青睐于他。他年少即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支撑着这个家庭。
血液中流淌着先祖豪放基因的朱孔昭,加之他早慧好学,对时世认知早熟,因而在县儒学读书时有时提的一些问题让老师也无言以对,成为非循规蹈矩之生。一日,学官巡视学堂,闻之朱孔昭言行后,厉声训斥他不守师道尊严,骄傲自负,成不了大气。他感到十分委屈和不满,即与学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言语多有忤逆学官。
古时的学官是不能冒犯的,事至如此,一气之下朱孔昭放弃了考举人、奔进士的梦想,回到家中耕读养母,研读经史、兵法去了。《县志》载:朱孔昭“少孤嗜学,初应童子科获后劲,以言忤有司(有司,泛指学官),遂弃制举业,湛思经史……”
朱孔昭在耕读养母时,除了研读经史外,天文、地理、服饰、饮食等书籍均读,尤其是对《孙子兵法》之类的兵书细嚼慢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县志》载:“天官、舆地及服食、导引之书,罔不搜讨论列,而于孙吴(兵法)尤精焉”。这为他后来到东林书院讲学及以兵法建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兵法建功
朱孔昭躬读侍母并将其送终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近四十岁时即开始云游四方,遍访高仕名人,先结识了吏部分选司郎中、明末著名的思想家顾泾阳(即顾宪成。以按察史入吏部,终不得志。后革职归里,成为东林党领袖,号称“东林先生”);与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后来官至太仆卿、刑部右侍郎,东林党次首的高攀龙(号景逸,东林党领袖之一,后谪官外放并遭宦官魏忠贤诬陷投河而亡,崇祯年初平反昭雪,赠兵部尚书)成为“学友”,其才学得到了一批达官贵人和名人雅士的赏识。
万历二十四年(1596),四川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宣慰使司第二十九代世袭土司杨应龙正式率兵起义-明王朝。万历帝经常不理朝政,朝廷高官为权利之争尔虞我诈,官兵将士气不振,杨应龙率领的以苗族人为主的将士,个个英勇善战,一年多的时间,先后占领了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部广大地区,并已侵扰湖广部分地区,朝廷震怒,先后派多路兵马进行围剿,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很多-为此而被革职或杀头。这时,万历帝钦命兵部右侍郎(当时兵部尚书空缺)魏养蒙率部出师讨伐,出征前他得知朱孔昭深谙兵法,礼贤下士聘请他作为军事幕僚随行。朱孔昭在其幕府为魏养蒙出谋献策,累累让官军出奇制胜。
上述《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既终养,遨游四方,与顾吏部泾阳、高总宪(按察左都御使的别称)景逸为道学友,著《圣学正脉》二卷。播酋反,大司马(兵部尚书或侍郎的别称)魏养蒙出师,礼聘至幕府,出奇制胜。功上,钦赏参谋”。万历二十八年(1600)平叛胜利结束,朱孔昭献策所立战功上报朝廷,皇上钦赏魏幕府参谋,他却笑着拒受,并说:“吾读书、识将略,行天下、谙形势,贮胸中无益,用助廓清耳!岂为是区区者哉?”(载于《县志·默石子传》)
东林讲学
明代晚年,即万历末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一批人物,聚集在常州府下的无锡县东林书院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很多朝臣也遥相应和,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东林党两位主要创始人都是朱孔昭挚友。一位是顾宪成,他是万历八年(1580)的进士,无锡人。顾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已任吏部文选司郎,掌管官吏的升迁改调等事务时他们就相识。万历二十二年(1594)明神宗在主持的推选内阁大学士的廷会上,顾所推荐的人选都是神宗所厌恶的人,由此被革职回到故乡。顾回乡后即设馆讲学,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农历十月与高攀龙等人一同发起成立“东林大会”,创建东林党;第二位是时任常州知府的潜江人(今杨市办事处十号湖村)欧阳东凤。东林党的基地就是东林书院,而东林书院就是时任常州知府的欧阳东凤为支持顾、高等讲学所需而筹资重建的(《明史》及搜狗百科等多处均有此记载)。欧阳东凤与朱孔昭是县儒学同学,后来也成为东林党的重要成员之一。
正是这些渊源关系,朱孔昭云游访友、拜师求道之时,很自然地到了无锡投靠到同学加老乡欧阳东凤之处,聚集在顾宪成、高攀龙的门下。朱孔昭也与这批失意士大夫一样,针对神宗长期不理朝政、政治日益腐化、宦官擅权、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等时弊,主张改革朝政,任用贤能,澄清吏治,减轻民众负担,并成为东林书院主讲者之一。一个举人身份都没有的人,能入东林书院讲学的确是了不起,这有点像现在的高中生到北大、清华上台讲学一样,非一般才华者是不可能登堂讲学的。
朱孔昭在东林书院一边讲学,一边著述。《县志》记载他此段时期著有《圣学正脉》二卷。另,甘鹏云先生所著《潜江旧闻录》收录了高攀龙为朱孔昭所著《札记》写的《默然公剳(zhá,同札意)记序》(以下简称《序》)。从这篇《序》中我们了解到朱孔昭曾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和万历四十三年(1615)先后两段时间在东林学院讲学著述,并受到了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高度赞赏。其《序》开头写道:“岁己酉(万历三十七年)潜-翁默石来东林。越七年,乙卯(万历四十三年)再至,其于学益孜孜焉”。结尾处写道:“翁知默乎?言亦默也。使夫世之懵懵者,由翁之言,知翁之默,而人得所归也!又岂多乎哉!”
率情智者
朱孔昭在东林学院是一学者,居乡是一智者。每有新知县到任,下车伊始即会拜访于他,请教治政之策。《县志》写道:“邑侯陈公梦珫(chōng,陈梦珫,山东蓬莱人,在天启三年即1623年任潜江知县)甫下车,就咨利病,昭条议数千言,惜轶其稿”。他观同里黄凤文之品行学识说道:“望东方有真人气,三十年后当出。吾去远矣”。后来黄凤文崇祯六年(1633)举于乡,在清顺治年间任青州(治所今山东青州市)知府,官至兵部右侍郎。
每当朱孔昭躬耕于亩时,他又是一执着的农夫,就是达官贵人来访,也要等到他将手头农活干完并回家整理衣冠后才去接见。接见后他经常粗茶淡饭款待这些来客,大家都不好意思拒绝或不吃饱。《县志》写道:“每理田事,虽有巨卿造访,稼毕乃衣冠延人,出麦饭盐藿(huò,指粗劣的食物),诸公不敢不饱”。同里名仕张承宇拜访种地的朱孔昭后写了一首《访默石子诗》曰:“清流抱短篱,细雨幽长夜。白发主人翁,把锄亲种豆”。(见《潜江明清诗选》)
朱孔昭中晚年虽云游四方,但他“生平慎交,严许可类”,而所交之友又能真情对待。当他闻同乡挚友欧阳东凤病逝哭诉着生前友情,为其守灵,并撰文曰:“呜呼!先生敏而好学,矜而不争,二百年来,一人而已!”(《县志》载)《县志》还记载:明天启六年(1626)某日,朱孔昭的两个儿子大宴宾客,正在为他七十岁生日祝寿,席间他得知高攀龙的讣信,即“辞宾撤筵”,将高攀龙赠送他的“手书、诗扇陈堂,拜奠哭五日不休。尅(kè,快速做完某事)期买舟东下,二子留之不可得”。
朱孔昭一生贮卓绝才华于胸而不求功名,或遨游四方,或隐居于乡野,为的是传道授业,将自己所学“用助廓清”。但晚年的大明王朝这座大厦因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党争激烈,-横行,宦官擅权,国库亏空,民不聊生,老百姓不堪重负到处揭竿而起,清军不断南犯等使之成了一座风雨飘摇的破房屋随时都会坍塌,朱孔昭想以己之能悬壶济世已是不可能了。饱读经史的朱孔昭当然也清楚这些,其高隐不仕之举就是他看破红尘而避世方略。
晚年他云游到不知所终。《县志》载:“崇祯末,有人邂逅匡庐(即今江西的庐山)之麓,数语辞别。又,方士相传:遇默石子于洞庭山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