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舍得放弃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修身之道,就是四个字,不争不德。不争,不与人争,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不与人争,就是善与人争,因为不与人争,人不与己争,就是不争而胜。不去标榜自 己的品德,就是一种谦虚的美德。"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时时、处处、事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既是和光同尘,也是修炼不争之不德。
《道德经》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水的品德高尚,不是不争,而是十分讲究"争"的艺术,其艺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人与之争,居善地"处众人之所恶",谁愿意去与之争;二是善于争。 选择有利时间(动善时),有充分把握(事善能),建立了无形资源,有了较好的口碑,条件成熟(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作好了以上准备,办事水到渠成, 谁还敢与之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不争","无不为"是没有人与之争。
宋朝有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我们借来说明这个道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北周江山后,担心他手下将军势力过大,而心存异端,篡夺他的皇位。他就把大将军石守信等请来赴宴,席间, 他对将军们说,"你们为我大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我担心你们有一天拥兵自重,但是我不担心你们会这样做,但我担心的是你们的部下会有一天将黄袍加在 你们身上,你们被逼无奈而铤而走险。现在我给你们优厚的俸禄,让你们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石守信们听到这里,乖乖地交出兵权,回家做起了有职无权的节度 使,花天酒地,颐养天年去了。这个故事人人皆知,但其中的智慧值得琢磨。赵匡胤十分巧妙、水到渠成地夺回了将军兵权,君臣无忧。细细品味有以下四要素,其 一,"居善地",选择了成功的地点(酒席),更关键的"善地"是赵匡胤已是九五之尊。其二是选择了恰当时机(动善时),此时北宋大势已定,就是想不轨,他 们几个将军也无回天之力。其三,事善能,抓住关键。石守信等是给赵匡胤龙袍加身的始作俑者,提起此事,石守信等不会不知道不交出兵权的后果。其四是正善 治,条件成熟,给人以出路,给人以好的生存空间。这些人跟着赵匡胤"舍生忘死闹革命",为的就是荣华富贵,现在,让他们心满意足地享尽荣华富贵,尽管有点 不情愿,但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所以说赵匡胤这件事做得十分漂亮,达到了君臣无尤的效果。这就是"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故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个人应该有像大海一样"以其善下之"的品质。二是应该以民为贵,用老子的话是"贵食母"。尊重人民,人民就会尊重你。这也是不争的 两个必要条件。江海善下之,有谦卑的品德,成人之美,自然不会与人争;百川东人海,天下之水顺流而下,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高歌人海,自然没有人与之争。 自己不与人争,人也不与己争。那么天下还有谁与之争?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 年秦始皇。"这是一位在朝廷做官的兄长写给老家弟弟的。弟弟盖房子和邻居相争,修书其兄,希望借助兄长的权势来压邻居,而没有想到老兄给他送来这样一首 诗。这首诗有三层意思:一是劝弟大度一点,盖房子是千年好事,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呢?二是把眼光放远一点,秦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修筑的,现在长城还在,秦 始皇却不见了。三是成人之美,待人以德。弟弟感其言,听兄长劝,最后让邻居三尺,至此邻居也受感动,也退让三尺。这个事例为我们寻常百姓相处提供了很好的 教材,遇事想远一点,大度一点,低调一点,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是不争而善胜,不与人争,人不与己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们老家有句俗语,也是很有意思。叫做"叫花子争门楼,天亮后是人家的"。这句话极其形象、透彻地告诫我们遇事想远一点。旧社会,叫花子四处乞讨,处处 无家处处家,晚上经常在有钱人家门楼前过夜。为了挤占门楼过夜,乞丐之间会经常争吵,这争吵就是为了一夜遮寒避风,天亮后,主人会赶他们走,就是主人不赶 他们走,他们也会早早地离开门楼,奔走新的乞讨方向。你说这争门楼有什么意义呢?就是那么一丁点儿利益,就是那么一个短暂的晚上,相互让让又何妨呢?
人生也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放大了看也如乞丐一般,为了生存,四处打拼。往远处想想,就豁然开朗了。同事相处能有几年,夫妻厮守又有几十年?生命又有多 少年?这些与人类历史长河相比不也是一个夜晚而已!苏轼在《赤壁赋》中教导我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无尽也,而又何羡之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还是想想苏轼的话吧,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何况人的一 生呢?那么一点时间用去追名逐利不是太奢侈了吗?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将与天地日月永恒,世间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羡慕的。况且,天地之间名花早已有主, 不是我们的争也无益,是自己的"不召而善来",所以,一切不要太在意。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利害攸关需要争个你死我活的事。
《道德经》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真正重视美德的人并不去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他才保有美德。不重视美德的人却处处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才失去了自己的美德。重视美德的人清静无为,无为是没有私欲,不重视美德的人碌碌多为,多为是为了满足私欲。
上一篇:第六讲 和光同尘 处世有道
下一篇:第五讲 顺势而为 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