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平原君赵胜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9 属于:蔺相如
  •   赵王何即历史上的赵惠文王。他回国以后,封公子成为相国,李兑为司寇。时间不长,公子成死了,惠王因为他的同母弟公子胜曾经阻止主父分王,便用他为相国,把平原封给他,号为平原君

       平原君也喜欢养士,与齐国的孟尝君齐名。为相国以后,越发招致宾客,家中食客常有几千人。平原君的宅院中,有一画楼,上面住着美人。这座楼俯临院外平民 之家,这家主人腿有毛病,早晨起来一瘸一拐去打水,一美人在楼上看见,忍不住大笑,一会儿的功夫,瘸的人去敲平原君之门,请求见平原君。

      公子胜以礼让进屋中,那人说:"听说先生喜欢养士,士所以不远千里来到先生家,是因为先生重视士而轻视女色。我不幸腿上有病,难以行走,可是先生后宫中的人却耻笑我。我不甘心受妇人的侮辱,愿意得到笑我的人的脑袋!"

      公子胜笑着答应:"好!"

      瘸者走后,平原君笑着说:"这个人太愚蠢了!因为一笑的原故,就要杀死我的美人吗?"

       平原君门下有个规矩:照料宾客的人,每月把客人的名单呈给他看,看客人多少,计算该用多少银钱粮食。在此以前客人有增无减,至此以后一天比一天少,一年 后已经少了一半。公子胜感到奇怪,便鸣钟大会宪客,问道:"我对待诸君,从来没有失礼的地方,可是众人纷纷离开,这是为什么?"

      一个客人上前回答:"先生不杀笑腿瘸之人的美人,大家都感到气愤,认为先生是爱女色而轻视士人,所以都走了。我们也很快就要告辞了!"

      平原君大吃一惊,承认了错误,说道:"这是我的过错!"立即解下佩剑,叫左右的人去斩楼上的美人之首,自己亲自到瘸腿人的门前,跪着请罪。

      瘸腿人很高兴。因此门人都称颂平原君的贤能,宾客又像当初一样多。

      当时人作三个字的顺口溜说:食我饱,衣我温,息其馆,游其门。齐孟尝,赵平原,佳公子,贤主人。

      战国时期,盛行养士之风。与平原君同样以养士闻名的,还是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的门下都有食客数千。可见食客在当时已经成为一个非士非农,非工非商的特殊群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食客在当时大量涌现,并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呢?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一些旧的社会体制被打乱,周王朝建立之初 的那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神圣王室的权威已是名存实亡。从西周中叶开始,周初安排妥当的社会结构已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特别 是到了战国时代,那种由周天子按照血缘远近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到庶民安排好的等级制度已经基本上瓦解,宗子与君主合一的宗法国家也不再存在。不仅周 初如棋子一样散布在中原大地的数以千计的诸侯小国已被吞并殆尽,即使春秋时代的强宗巨室也大多绝迹于战国间的政治舞台。曾雄踞春秋五霸之位的吴国、越国及 晋国,到了战国已不复存在。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一方面旧的王公贵族在逐渐衰亡,甚至消失。同时一些新的权贵势力又在逐渐 兴起。从《史记》看,商鞅范雎蔺相如李斯等早年都有过食客的经历,他们都在社会变革动荡的大潮中,通过个人奋斗,由食客跃升为新权贵。

       在不同的家族势力的更替中,新的社会结构逐渐取代了旧有的社会秩序。而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变革中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可能被抛到社会的底层,进入流浪者的 队伍。这些都加剧了卿大夫的危机意识,他们既要辅助君王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又要巩固自己在本国的政治地位,因此,他们都求贤若渴,急需各种人才辅 助,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也为了向对手或其君王显示自己的实力。于是通过养客进而达到用客的目的,成为他们的一种必然选择。一时间权贵养客用客蔚然成风,甚 至竞相招揽,互相攀比,由此催生了食客群体。

      世卿世禄制虽然在当时受到了冲击,但是,所谓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各国权贵不仅在血缘 上与君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而且政治上与君主也有特殊关系。像孟尝君与齐湣王是堂兄弟,他几次出任齐国丞相。平原君是赵惠文王之弟,赵孝成王之叔, 三次出任赵国丞相。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春申君是辅助考烈王继任王位的有功之臣,为此他出任楚相20多年。吕不韦秦庄襄王的继位立 下汗功劳,历任秦庄襄王和秦王政两代君王的丞相10多年,并且在秦王政成年亲政前,是秦国政治上的实权人物。正因如此,他们能够左右本国的政治,能够影 响君王的决策,能够决定一些官员的任免升降。食客们正是看到了权贵身上的独特资源和利用价值,才有所选择地投入到他们门下。

      由于春秋 战国动荡不安的形势,使得大国吞并小国,强国欺凌弱国的情况不断发生。就是在各诸侯国中,大夫互相兼并,甚至蚕食王室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像齐国田氏取代姜 氏,三家分晋的现实都加重了各诸侯王和卿大夫们的危机感。如何在这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权贵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于是在家族血缘之外更大范围地 寻找更多的良将贤才来帮助自己,是他们的共同选择。另一方面人才选拔的多样化,激发了寒门之士步入仕途,立功扬名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深知要实现理想,必须 依靠权贵的举荐,于是纷纷投到权贵门下,这种两相遇合的现实催生了食客群体。

      食客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流动性很大,具有不稳定性。对一些人来说食客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人经过个人奋斗上升到士的阶层,有的逐渐分化为侠客、刺客、说客、游民等等。造成食客身份角色转换的原因有多种。

       权贵举荐是最常见的一种。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虽然机遇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才智和勇气,那么他就会比别人更容易捕捉 到机遇,或者在机遇来临时更有可能得到机遇的青睐。蔺相如原来是赵国宦者令缪贤门下的食客,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缪贤举荐,而完成了出使秦国的重任,从此 走上政坛。再有李斯,他跟荀子学习了帝王之术后,到秦国投到丞相吕不韦门下作食客。经吕不韦的推荐,他作了秦王赢政的侍从官,逐渐升为长史、卿大夫,最后 作了秦国丞相。

      有时食客自我推荐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平原君门下有位食客叫毛遂,默默无闻,本来没能进入随同平原君出使楚国的名单,是他自我举荐,才得以成行。没想到,竟是他持剑胁迫楚王与赵国合纵结盟,让人刮目相看。

      蔺相如、毛遂、李斯等人的经历,非常真实地记录了食客由卑贱到高贵的身份转换过程。他们的成功既有个人的胆识、才智和勇气,也有机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