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北魏政治核心
文武百官都心怀恐惧,谁也不想与亲人阴阳两隔,于是,经常有朝臣称病,后来,称病之风蔓延,冯太后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施行仁政。如何做到既施行仁政又能严肃法纪?这宛如走钢丝一般困难,但是冯太后却做到了这一点,在宫廷斗争之后,顺利地将权力收归到自己的手里,恩威并施,没有更多的滥杀无辜,这就是冯太后的成功之处。
虽然她早就知道拓跋子推、李欣等人与拓跋弘勾结,意欲起兵谋反,但冯太后一直没点破,这几个人也一直惴惴不安,唯恐暴露自己的谋反之心。
冯太后心里非常清楚,此时不适宜过度杀戮,要让百姓见识到小皇帝的仁爱。她一直教拓跋宏学习孔孟之道,大谈"仁"政。
对于拓跋子推、李欣等人,冯太后假装不知道他们准备谋反之事,请他们入宫,商议拓跋弘的后事。这两个人看过了冯太后的手腕,心里百般不愿意,但也没办法拒绝,只能抱着一颗必死的心,前去面见太后和皇上。
他们来到宫中之后,见大殿中并没有手持兵器的羽林郎,也没有其他大臣,只有太皇太后和小皇上两个人,二人神情自若,和往常并无差别。
让拓跋子推等人更想不到的是,冯太后竟然对谋反之事只字不提,她的眼里全是悲伤,戚戚然地说道:"先帝溘然离世,是我母子二人缘分不够,先帝在世时,你 们总是顺着他的性子,什么都满足他,到后来呢,还不是毁了自己。京兆王你是老臣,当年先帝的骑射还是你亲手教的,他两次御驾亲征,能为国家效力都多亏你的 辅佐,只是你过于宠他了!以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先帝已经走了,我们也不要再计较了,你我二人,也不是当年气盛的时候了,如今孙子都这么大了,我们何 必还要相互赌气呢?你作为拓跋家族的长者,好好辅佐新君才是正事。"
冯太后的一席话,说得拓跋子推老泪纵横,想到自己对皇嫂做过的种种行为,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
李欣在旁边跪着,双腿发抖不敢吭声,他清楚自己罪孽深重,冯太后的情人李奕就是因为他的诬陷而死。
冯太后看着瑟瑟发抖的李欣,她口气缓和地说:"哀家想封你们为司空,专门负责先帝的殡葬之事,不知二位可接受?"两人当即愣了一下,连忙磕头谢恩。两个人走出宫门的时候,发觉全身已经大汗淋漓,但脑袋确实还在自己的脖子上!
从前属于拓跋弘这一派阵营中的很多老臣,都有相似的体会,当年母子针锋相对,两派人马也是彼此厮杀,相当惨烈。
以至于他们听说拓跋弘驾崩,太皇太后再度临朝称制的消息时,都认为冯太后会大开杀戒,肃清党羽,自己大限将至,绝无生还的可能。于是,大家相互奔走,商量对策,以图保命。
但是,过了许久也不见冯太后有所行动,直到听说冯太后不仅没有杀拓跋子推和李欣,而且还为他们两人升官加爵,并命两人共同筹备献文帝的丧事。起初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直到在献文帝的丧葬大典上亲眼看到了拓跋子推和李欣,其他"拓跋弘派"的重要人物才真的平静下来,放下自己那颗担惊受怕的心,谁都不再研究进一步计划谋反之事。
丧葬期间,内侍郎娄提大人跪在献文帝的祭棚前涕泪不止,之后又号啕大哭,想到太上皇少年惨死,是他们这些老臣有负先帝嘱托,不能原谅自己,于是拔剑自刎。
这个消息马上有人通知了太皇太后,冯太后也是大吃一惊,敬佩此人的忠肝义胆,于是便命人厚葬,国库出资抚恤家属,爵位子孙世袭,并赐"忠义将军"的称号,予以表彰。
对于那些哀悼拓跋弘的官员,冯氏并没有予以处罚,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得他们与太皇太后之间冰释前嫌,冯太后将这些人收归自己麾下,成为了她的亲信。
对于自己身边的能人志士,冯太后也是重用其才,不论门第。例如冯太后身边的李冲,胸中有沟壑又见多识广,冯氏很是赏识,经常把他当做辅政的左膀右臂,与他共同辅佐新君。
到了孝文帝与冯太后改革时,此人也是改革的先驱人物,为北魏从野蛮走向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第九节 北魏的烂摊子
下一篇:第七节 鸩杀拓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