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成帝的乳母常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2 属于:冯太后
  •   冯昭仪的计划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人物,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文成帝的乳母——常氏。常氏被很多史学家或文化学者称为"政治暴发户",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常氏的发迹还要从北魏宫廷中"立子杀母"的祖制说起。

      北魏的道武帝是汉武帝刘彻的粉丝,他对汉朝的历史非常了解,当年西汉武帝立勾弋夫人之子为太子时,立即下令让勾弋夫人陪葬,就是怕"子幼母壮",将来重演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的一幕。

      道武帝时期局势非常混乱,为了防止外戚专权,他便效仿汉武帝当年"立子杀母"的故事,并把这一条确定为一项铁的制度,拓跋家的人必须遵守。

      《魏书》中记载了很多这项制度的牺牲者,例如太武帝拓跋焘的生母杜贵人就是其中一位,她在拓跋焘被立为皇太子的前两年被赐死,但书中没有明确写出死因。

       也有一些妃嫔是在自己的孩子被立为太子之后赐死的,这要视情况而定。有些君王考虑得比较早,于是防患于未然。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尽早令其母子分 离,这似乎是个很好的办法。于是,未来的储君自生下来之后便交由保姆抚养,而这种母子分离的做法也被拓跋氏制度化了,成为"子贵母死"制度的衍生制度。

      而储君登基后,一般都会追封自己的生母,而自己的乳母也可以被立为太后,太武帝的乳母窦氏就是北魏历史上第一位"保姆太后"。

      史书中对文成帝拓跋濬的生母郁久闾氏的记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她被赐死的时间更是令人迷惑。有人说她是在文成帝登基之后被赐死的,也有人说是"生文成帝而薨",不管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为可信,但比较明确的一点是,郁久间氏的死与"子贵母死"的制度息息相关。

      文成帝的父亲太子拓跋晃在太武帝心中的分量极重,很多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拓跋晃深得拓跋焘喜爱。他的儿子拓跋濬,也就是后来的文成帝,聪明机敏又勇敢好强,从小就有一种王者风范,在幼年时就被称为世袭皇孙。

      据《魏书》记载,拓跋濬年仅五岁时就懂得论功行赏、论罪当罚的道理,连拓跋焘也夸奖他"此儿虽小,欲以天子自处"。于是每当有重大场合,都命拓跋濬陪伴在其左右,其受宠爱的程度可见一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拓跋焘很早就看好了这个小皇孙,早就把他当成了未来的储君。

      并且这位祖父为自己的世袭皇孙挑选乳母也很严格,这就意味着要将他正式立为储君。据《魏书》记载:"高宗乳母常氏,本辽西人。太延中,以事入官,世祖选乳高宗"。因而,郁久间氏的死应该是在选乳母之前,如果她不是因难产而死,就是因"立子杀母"的祖制被赐死的。

      这样一来,拓跋濬从小就失去了生母,是常氏一直陪伴他、照顾他,在他的身边充当着母亲的角色,所以,拓跋濬一登基就上封常氏为太后。

      这位常氏也是北燕人,家在辽西郡,太延二年(436年),太武帝攻破北燕时,被鲜卑士兵强抢入北魏,没入宫中为奴。

      在北燕时,常氏刚生了一个儿子,由于战乱动荡,正在哺乳的常氏被掠到了平城,在被鲜卑士兵劫掠的路上,她的儿子死了。

      来到北魏宫中之后,常氏思念儿子,时常哭啼,做杂役的时候也不能掩饰自己的悲伤,所以经常遭人打骂。

      刚巧有一次,常氏正在被人毒打的时候,被冯昭仪遇到了,冯昭仪见她也是自己的故乡人,便救下了常氏,让她在自己的身边做事。

      刚巧,这时拓跋焘正在为皇孙选乳母,而此时常氏刚好还有奶水。冯昭仪便在拓跋焘枕边吹风,拓跋焘也就同意了让常氏做这位世袭皇孙的乳母。

      因而,常氏对冯昭仪心存感恩,在帮助小冯氏上位的运作当中,常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氏自从被冯昭仪推荐,做了拓跋濬的乳母之后,她一直对拓跋濬精心照料,把这个皇孙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常氏这样做不仅可以弥补自己内心的失子之痛,同时她也知道,这位世袭皇孙将来很可能会成为改变她命运的贵人。

      在常氏做乳母期间,冯昭仪经常与常氏暗中联系,而常氏也知恩图报,成了冯昭仪情报网中的重要一环。

      冯昭仪精心栽培自己的侄女,希望自己的侄女与北魏皇族能搭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小冯氏落入奴籍的命运。像她们这样的亡国女,只有依傍北魏皇族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个搭线人就是常氏。

      平日里,冯昭仪一直警告小冯氏,做人要低调,一切要从简,切不可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天,冯昭仪突然命人为小冯氏梳洗打扮,穿上了美丽的衣裳,带上了贵重的首饰。

      小冯氏觉得很奇怪,但隐隐也能猜测到一些端倪。这时候,昭仪宫中突然来了两位贵客,一个年轻人就是世袭皇孙高阳王拓跋濬,另外一个贵妇人就是拓跋濬的乳母常氏。

      常氏在小冯氏面前表现得温婉可亲,看到小冯氏娇艳如花而又冰雪聪明,她自然十分喜欢,常氏对冯昭仪说:"听闻昭仪的侄女小小年纪便才华横溢,能熟读四书五经,今日一见果然非凡,高阳王平日里一个人读书很是枯燥,若有一人陪伴或许效果更好。"

      拓跋濬和小冯氏两个小孩子初见面时也没有感觉到陌生,两个人很快就亲亲热热地玩在了一起。

      高阳王拓跋濬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小冯氏不仅人很乖巧而且学问又好,于是便要小冯氏经常来东宫陪伴他。

      冯昭仪特意叮嘱侄女,必须要像尊重母亲一样地尊重常氏,不得对她无礼,因为常氏很可能就是日后的太后,必须小心谨慎地伺候她。

      小冯氏本就聪明,每次去东宫伴读的时候,都努力地讨好常氏,却又做得不露痕迹,小冯氏的举动令常氏十分满意,这也为她们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昭仪果然是政治投资的高手,她一手扶植起来的常氏果然在拓跋濬登基后胜出,拓跋濬立刻封乳母常氏为太后。常氏登上太后宝座之后,也大肆封赏自己的亲戚,加官晋爵,势力极强。当然,常太后也没忘了冯昭仪当年的恩情,她提醒拓跋濬,册封小冯氏为贵人。

      即便是后来李氏专宠,诞下一子,大有登后位之势时,常氏还是坚定地站在小冯氏这一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