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帝王心术:处死王谊,开了诛杀功臣的头
王谊曾是大丞相杨坚在北周末年平定反杨三方之乱中的一路元帅。
大象二年(580),王谊以行军元帅讨平司马消难之叛,凯旋而归。大丞相杨坚甚加礼敬,使劳问,冠盖不绝。不久,杨坚拜王谊为大司徒,位居三公,荣盛无比。
杨坚为了把他俩的关系再向前推进一步,他把五女儿兰陵公主杨阿五嫁给了王谊之子王奉孝,结成了儿女亲家。
其实,两人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王谊和杨坚是老同学,人北周均为重臣名将:王谊被任命为襄州总管后,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如今又有这么一层裙带关系,王谊的社会地位突然提高。
新情旧谊,使王谊归心于杨坚。
杨坚代周建隋以后,对王谊的情义更深了。杨坚曾亲临王谊府宅看望。不久,杨坚进封王谊为郢国公。从开皇初年杨坚否定苏威之议也可看出王谊之重。
当时任民部尚书的苏威曾以"户口滋多,民田不赡"为由请减功臣的土地,用以分配给农民。王谊表示反对。对于刚刚建隋的杨坚来说,他不愿意得罪功臣,采纳了王谊的意见。
开皇元年(581)十月,杨坚要去岐州(今陕西凤翔)巡视。这本来是刚刚登极的皇帝的一种正常举动。也许是出于对杨坚的安全考虑,王谊却劝阻说:"陛下初临万肆国,人情未洽,何用此行?"
杨坚面带微笑对他说:"吾昔与公位望齐等,一朝屈节为臣,或当耻愧。是行也,震扬威武。欲以服公心耳。"此话语中有话,弦外有音。王谊赔笑而退。
是的,他俩在北周确有"位望齐等"的经历:同时随周武帝征北齐,在灭齐后一个授相州刺史(王谊),一个被任命为定州总管(杨坚),都是周武帝死后辅佐周宣帝宇文赞的大臣。后都因宣帝所忌贬出京师。杨坚对这些原来"位望齐等"的元老们总是有些不放心。
王谊久经沙场,这一点杨坚心底最知,本该在隋初重大军等行动中参与其事。但是,开皇三年八道反击突厥的诸将名单中却找不到王谊的大名,这很让人费解。
杨坚有意不让王谊去前线,使王谊处于政治危机之中。
比起其他开国元老来说,王谊的政治风险最大:其一,王谊性格刚正,敢于直言其事。
其二,他是杨坚的"老同学",又是平齐等重大战役的"战友",颇知杨坚的"底细"。
其三,两家是儿女亲家,其地位崇高。
在朝中有政治嗅觉极灵敏的人,他们嗅出杨坚要对王谊有什么举动,很快有人对王谊借题发挥,此人便是野心家杨素。
开皇三年,王谊之子王奉孝早逝,王谊陷入极度悲哀之中。一年以后,性格直率的王谊上表杨坚,说兰陵公主还年轻,"请除服"。
请求公主改嫁,这本是从杨家考虑的义举,反成为一些人诬告王谊的口实。
当时任御史大夫的杨素利用此事弹劾王谊,说他"爵位已重,欲为无礼";"为父则不慈,轻不易丧,致妇于无义。若纵而不正,恐伤风俗,请付法推科。"
杨坚无法对王谊治罪,只好在礼义上轻薄他。
王谊性格直率,有事不愿憋在肚里,有时发泄不满情绪。更有步杨素之后尘者,竟告王谊谋反。杨坚下令对王谊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王谊虽"有不逊之言,实无反状",杨坚赐酒给王谊,释放了他。这是打一巴掌揉三揉。
处于失意情况下的王谊。与上柱国元谐数相往来。
此时,元谐也颇失意,二人在一起,难免要发些牢骚。这一点又被政治嗅觉灵敏者抓住了,先是"胡僧告发",后是"公卿"奏王谊"大逆不道,罪当死"。
追究责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开皇五年初,杨坚最后一次召见王谊后颇为伤感地说:"朕与公为同学,很怜悯他,但国法不能容呀?"
是年四月,杨坚正式下诏,宣布了王谊的罪状:一是装神弄鬼,好巫术左道;二是受天明命,自称帝王。
王谊以"谋反罪"赐死于家中,年仅四十六岁。杨坚处死王谊,开了诛杀功臣的头。
此后,"功臣案件"便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了。
上一篇:杨坚治人与苏威的几起几落
下一篇:杨坚的欲擒故纵与反隋联盟“三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