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大事年表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狄仁杰
  •   贞观四年(630)1岁出生于京师长安。生母卢氏,生父狄知逊,任太子内直郎,后官至州都督府长史,死后赠使持节邛州诸军事、邛州刺史。

      贞观十年(636)7岁父狄知逊转任郑州司兵参军、郑王府兵曹参军,仁杰随父母移住郑州(治今河南郑州)。

       贞观十一年(637)—永徽六年(655)8岁—26岁随父亲宦游各地,先后居住于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剡县(今浙江嵊县)、郑县(今陕西华县)、夔 州(治今重庆奉节东北)等地,后定居于河阳(今河南孟州东南)。这期间仁杰发愤读书,广泛地涉猎了儒家经典、医学等书籍。

      显庆元年(656)—上元元年(674)27岁—45岁明经及第,任汴州判佐。经工部尚书阎立本推荐,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

      上元二年(675)46岁调入京师任大理寺丞。一年之内共审理17000余人,无一人申诉称冤,上司考课时定为上下。

      仪凤元年(676)47岁这年九月,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卫中郎将范怀义二人,因误伐昭陵柏树,唐高宗欲处死刑,经仁杰力争,二人得以免死。仁杰因能公正执法,数日后,升任侍御史

      调露元年(679)50岁司农卿韦弘机在东都洛阳营建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壮丽奢华。仁杰认为他虚耗国力,诱导皇帝追求奢侈生活,将他弹劾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弄权,经仁杰弹劾后,治罪,由此朝廷肃然。

      永隆元年(680)—垂拱元年(685)51岁—56岁升任度支郎中。高宗幸汾阳宫,任知顿使。转任宁州刺史,政绩突出,百姓立碑以颂其德。

      垂拱二年(686)57岁经监察御史郭翰推荐,升任冬官侍郎。

       垂拱四年(688)59岁二月,与司属卿王及善,司府卿欧阳通为安抚使,分赴山东、河南赈济饥民。六月,任江南道巡抚大使,在江南焚毁淫祠1700余 所。返回洛阳后,任文昌右丞。九月,转任豫州刺史,奏请赦免了数千人的死罪。因反对官军统帅张光辅滥杀无辜而被诬告,贬为复州刺史。

      永昌元年(689)60岁任洛州司

      天授二年(691)62岁九月,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是第一次入相。

      长寿元年(692)63岁一月,由于酷吏来俊臣的诬告,被捕下狱。同时被捕的还有宰相任知古、裴行本及崔宣礼、卢献、魏元忠、李嗣真等人。仁杰子狄光远替父申诉,加之证据不足,侥幸免死,不久被贬为彭泽县令。

      长寿二年(693)—证圣元年(695)64岁—66岁任彭泽县令期间,仁杰赈济饥民,减免赋税,发展生产,改革吏治,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为他建造了生祠,以颂其德。

      万岁通天元年(696)67岁五月,任魏州刺史。时河北正遭受契丹的骚扰与破坏,仁杰一面整顿军备,一面抓紧农业生产,"岁获大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契丹退后,他采取了减免赋税、徭役的措施,使百姓负担大大减轻,人们为他建造了生祠,四时祭祀

       神功元年(697)68岁六月,调任河北安抚使,与娄师德、武懿宗分赴河北各地抚慰遭受战争摧残的百姓,招纳流亡,恢复生产。不久,调任幽州都督,负责 安抚人心,恢复生产,整顿军备。武则天赐予紫袍,上有"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字,以示勉励。闰十月,入朝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这是他第 二次入相。上疏主张从西域撤军,以利休养生息,封西突厥贵族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命其率众镇守安西四镇。未被接受。

      圣历元年(698)69岁二月,武承嗣武三思派人劝说武则天,立他们为太子。仁杰不同意,屡次谏武则天接回庐陵王,在王方庆、王及善、吉顼等人的配合下,终于使武则天决定从房州接回庐陵王。

      三月,庐陵王回到神都洛阳。

      八月,兼纳言。武则天命宰相各举一人为尚书郎,仁杰举荐其子光嗣为地官员外郎,称职,受到武则天的赞扬。

      九月,立庐陵王为皇太子。任太子为河北道大元帅,仁杰为行军元帅,率大军击突厥,突厥退出河北。

      十月,任河北道安抚大使。奏请赦免了曾依附过突厥和逃窜于山泽的百姓,采取减轻赋税、徭役,赈济贫民,恢复生产,严禁军队骚扰百姓的措施,稳定了河北动荡的局势。

      圣历二年(699)70岁二月,随武则天巡幸嵩山,谒王子晋庙。

      八月,纳言娄师德薨。师德曾力荐仁杰为相。

      上表请求废去安东都督府,以高丽王族高氏后人为君,恢复高丽政权。未被接受。

      久视元年(700)71岁正月,任内史。

      四月,武则天幸三阳宫避暑,仁杰随行,并谏止胡僧邀车驾观舍利的行动。

      五月,随武则天游石淙山,作《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武则天赐宅一所。

      七月,经仁杰力救免于死刑的契丹将领李楷国、骆务整,率军扫平契丹叛逆军队,献俘于含枢殿。武则天认为是仁杰之功,仁杰推辞拒不受赏。

      闰七月,武则天欲在洛阳造大佛像。仁杰上疏坚决反对,认为有损于国力,有劳于百姓,阻止了这次行动。

       九月,病死于洛阳私宅。武则天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然据《千唐志斋藏石》中的《大周故袁(公瑜)府君墓志铭》载,此志为狄仁杰所撰,志文中 提到袁公瑜与夫人于久视元年十月廿八日合葬于洛阳北邙山。据此狄仁杰当不是死于这年九月,否则就不可能在这年十月撰写此志。至于他到底死于何时?尚不能确 定,估计在十月之后不久,姑且仍依史籍所载,以俟后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