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于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于谦
  • 第一节 明初的社会矛盾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题为《石灰吟》的,是于谦在17岁的时候挥毫写下来的。它借物咏志,寓意深刻。前两句讲述的是艰辛的锤炼,后两句表明的是献身的精神与清白的操守。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诗歌创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即所谓的"诗言志";而且它也是诗人人生经历的写照,犹如后人浓缩了他的一生而作:经过了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之后,成长为一位刚正的斗士。但最终却成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不仅自己惨遭杀害,而且株连家族;然而莫须有的罪名终难成立,于谦的英名还是永垂史册,清白终于留在了人间!

      于谦主要生活在明代初期,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

      经过了元末的连年战争,明初社会经济一片凋敝。人口凋零,土地荒芜,遍地荆棘,满目疮痍。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制定各项经济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效果还是很好的,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农业经济得以发展繁荣,人口也迅速增长,阶级矛盾有一定的缓和。

      朱元璋还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如废除中书省,罢免丞相制,设置内阁,意欲大权独揽。然而他还对诸大臣放心不下,于是决定分封请王,屏藩王室。他曾三次将自己的儿子都分封为亲王。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作为储君之外,其第九子、二十六子早亡,其余23个儿子都被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亲王有自己的护卫军,而且还是地方守军的监视人,是皇帝在地方军权的代表。朱元璋认为把军权托付给自己的亲骨肉,就万元一失了,一旦地方生变,亲王可当机立断,单独应战;京师危机,就可以起兵勤王,达到屏藩皇室,翼卫朝廷的目的。

      正当朱元璋连续分封藩王的时候,一个叫叶居升的官员却谏止说:亲王的封国太大,甲士卫兵太多,军权过重,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进行削地夺权,很可能引起亲王们的怨恨,酿成像汉代七王。晋代的八王之乱。愿陛下趁诸王尚未分赴封国之时,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里。但是朱元璋不仅不听劝止,反而恼怒地将叶居升投入监狱,囚禁而死。以后,百官再无人敢论封藩之事。

      矛盾的激化比叶居升估计的来得还要快、并未过数世,而是在朱元璋死后就出了乱子。

      太子来标先朱元璋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未允炆即位,改元建文。年轻的建文帝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以巩固自己的帝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削去周、湘、齐、代、岷5位亲王的藩王爵位,废为庶人。此时,拥有强大势力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于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朝廷,发动了"靖难之役"。这一历史事件充分表明,明朝初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就十分激烈。经过4年的战争,朱棣获得胜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于1403年建元永乐。朱棣即皇帝位后,对亲近建文帝的大臣大加诛杀,如首先提出削藩的齐泰与黄子澄都被整族整族地杀掉,最惨的是方孝孺株连案。方孝孺是建文帝时文学博士,众臣推举他为朱棣写即位诏书,因为他不肯写而被处以磔刑,株连朋友,门生也算在内的十族,被杀有873人。许多无辜的人成为王室争权夺利斗争的牺牲品。

      明初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尤其与蒙古族的关系十分紧张。

      元朝灭亡之后,过了几代,蒙古贵族由于内部纷争,分裂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鞑靼居住在贝加尔湖以南和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刺部聚居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而兀良哈则在今老哈河(在内蒙)和辽河流域一带。三部之间经常互相仇杀,他们也不断地侵扰明帝国的边境。朱元璋对蒙古族各部采取积极防御的政策,从嘉峪关沿长城到辽东至鸭绿江一线,先后建立几个边防重镇,即所谓九边。九个军事要塞都有许多军队驻扎。九边之外,还在长城以北,今内蒙一带建立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三个外国军事重镇,互为犄角,以巩固边防。不过朱元璋对蒙古族始终努力通好,决不启衅。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曾向兀良哈借过兵,后来就把大宁卫送给兀良哈作为酬谢。此后,虽然京城迁至北京,但边防较之洪武朝还是有所削弱。朱棣继承了他父亲对蒙古贵族的政策,一方面与之修好,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贵族进行侵扰,则坚决给予回击。他还利用蒙古族各部之间的矛盾,扶弱抑强,使他们互相牵制,以减少对明帝国的威胁。

      蒙古三部中,起初以鞑靼最为强大。永乐八年(1410年),由于鞑靼的挑衅,明成祖亲率大军北征。斡难河(前苏联境内的鄂嫩河)之役,鞑靼大败。此后,瓦刺部逐渐强盛起来。瓦刺不断要挟明朝厚赏,妄想占领宁夏甘肃地区,屯兵边境,不断挑衅。明成祖于永乐十二年(141年)再次率兵亲征,在忽兰忽失温岭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特)大败瓦刺。第二年瓦刺向明朝贡谢罪。后来,瓦刺又被鞑靼部击败,逐渐衰落。但是,鞑靼在明朝帮助下击败瓦刺后,经过数年的恢复,又日益强盛起来,并开始骚扰明朝边境。明成祖不顾戎马粮储不足,内外俱疲,又进行3次亲征,就在第五次北征中,他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多伦西北)。明成祖前后5次远征,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与财力,但却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的侵扰,保障了边境的安全。

      宣宗时,瓦刺部势力再次逐渐强大。宣德九年(1434年),瓦刺首领脱欢攻杀鞑靼的阿鲁台,并吞并其部,欲自立为可汗。因为部众的反对,才立了元朝皇帝的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称丞相,但大权却尽在丞相手里。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去,其子也先继父自称太师淮王,职位在丞相之上,是瓦刺的最高官号。也先还继承其父的扩张政策,东征打败兀良哈部,威胁朝鲜,并屡次骚扰明朝的辽东、蓟州、宣府、大同等边镇,给明朝的北部边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明初的民族关系中,还有对东北的女真族的管辖。永乐时期,明政府为了对女真族所在地域进行统治,便按女真各部的社会发展程度及活动地区,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然后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明政府在海西部建立兀良哈三卫,后又建兀者左、右、前、后卫等以控制这个部族;在建州部设建州卫,以建州部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后又增置建州左卫。明政府许可每年的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地点开设马市,双方进行贸易。明政府规定,女真三大部必须定期向朝廷纳贡。永乐七年(1409年)明政府在黑江出海口附近的特林设立奴儿子都司,管辖黑龙江、精奇里江(前苏联境内的结雅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等地。其下属有370个卫、20个所。这一带地区的女真、蒙古及其他各少数民族,都受奴儿于都司的管辖。此时,女真族和明王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关系比任何时候都密切,往来也更加频繁。

      西藏在元朝称乌斯藏。洪武时,明政府设立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西藏、四川甘孜及青海南部的藏族。自元朝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明沿元制,也是利用其宗教上层势力,作为统治藏族人民的工具。永乐时期,朝廷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由朝廷授予各级僧官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明政府向乌斯藏人民征收赋役。设立茶马司,让乌斯藏以马匹和明朝交换茶叶;民间也私自进行茶马互市,及其他贸易往来。整个明代,汉、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加强了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

      明代在与各民族的相处中,惟有和蒙古族的关系紧张,蒙古族尤其是瓦刺部经常人寇明朝边境,于谦则是有力地打击了瓦刺入侵的民族英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