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复储之议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于谦
  •   如果说当初景帝两废两立,群臣慑于皇权的威势而三缄其口,那么,随着怀献太子的不告而别,恪守儒家伦理信条、忠于王朝根本的正直之臣,终于看到了一丝难得的黎明。监察御史钟同、礼部郎中章纶决定打破沉默,联手上奏,请复立沂王为太子,以定国本。

      正沉浸在丧子悲恸之中的景帝,阅毕钟、章二人的奏疏,直气得浑身肌肉突突直跳,胡子根根倒竖。时天色已晚,盛怒中的景帝下令从门缝中传旨,命锦衣卫即刻将二人逮捕下狱。

      锦衣卫的校尉对钟、章二人用尽了各种酷刑,诱逼他们供出幕后的主使,以及与南宫勾结的阴谋,但二人均称意由己出,无他人授意。景帝大怒,命取巨杖,每人一百下。钟同惨死杖下,章纶死而复苏,继续监禁。

      不久,南京太常寺少卿廖庄又遥上奏章,请景帝善待上皇,立沂王为太子,复汪后于中宫。景帝阅罢奏章,差点气个半死,命将廖庄杖责八十,贬为定羌驿丞。

      连续重拳处置了几个复储之议的祸首后,再无人敢对皇家的事务指指点点,自后夹起尾巴做人,对建储二字避之犹恐不及。景帝也认为自己年纪尚轻,后宫佳丽如云,不信生不出一子半嗣。是故退朝之后,多沉溺于后宫,在花香国中尽情游戏。

      于谦、王直、胡濙等大僚自始至终经历了复储事件,可这些人都没有吭气。既没有替钟同、章纶辩护,也没有说二人不对。

      还是在钟同与章纶刚下狱时,有一位叫杨集进士曾给于谦写过一封私人信件。信中说:"奸人黄竑献议易储,不过为逃死计耳,公等竟成之。公国家柱石,独不思所以善后乎?今同、纶等又下狱矣,脱诸人死杖下,而公等坐享崇高,如清议何?"

       正史只记杨集为常熟人,其他情况则不明。虽然他的信对于谦有些指责,但他显然很敬重于谦,也看好于谦,以为那个时候只有于谦出来说话,景帝才能听,才能 影响时局的走向。杨集的信大概也代表了当时的舆论倾向,即人们希望重量级的大臣出来劝阻景帝,不要这样一意孤行。遗憾的是,于谦等人都没有试图谏阻景帝。 杨集的信让于谦有些触动,有些犹豫。于谦便拿了杨集的信给王文看。

      王文是一心谄媚景帝的人,不可能劝于谦出来谏阻景帝,王文看了看杨集的信说,书生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形势的险峻。不过这人有胆略,也难能可贵,应该给他进一级。作为普通进士,破格安排,让他当了安州的知州。

      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于谦并不赞成景帝的做法,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可是他没有那么做。于谦对景帝没有任何规谏有损于他的声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构成他人生悲剧的诸多原因之一,至少为他的政敌提供了置他于死地的口实。

      杖死钟同,长囚章纶,廖庄和徐正被赶到极边去,朝中的大小臣僚一时摸不清景帝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既不敢再言复储,也没人敢言对英宗和沂王采取什么措施,储位的事又这样糊里糊涂地搁置下来。这是景泰六年(1455)的事。

      到第二年,景泰一朝已显出王朝末日景象。

       年初,刚到元宵节,刚当四年皇后的杭氏受了什么"风寒",起初是寒热交侵,嗣后渐成重症,遂成不治,到仲春时节,便一命呜呼了。要问是什么病,不光现在 人说不清楚,就是当时的太医院医生也没有人能说清楚。让他们说,当然能说一番寒火虚实之类,但这说了等于没说。这些人的死因报告远不及民间百姓那样求实而 便捷。太子的死对景帝是个沉重打击;现在太子的生母、他宠爱的皇后又死了,景帝在精神上与心理上的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与孤独感是可以想象的。

      那时没有心理医生,景帝的排遣方式就是寄兴于玩乐和沉湎于女色。

       当初的午朝早已取消,景帝又开始了他的舟生涯。龙舟不仅越造越大,越造越多,而且装饰、用料越来越讲究,越来越奢华。景帝还命人给他造了"燕室"。这 种燕室是做什么用的?从字面上说,"燕"可以指燕乐、娱乐,也可以指一种宫廷音乐,还可以解作安闲、安适。燕室就是娱乐休闲的地方吧。应该说,在明朝的十 几个皇帝中,景帝还不算是耽于游乐的,只是比起他前辈来稍显突出。

      为景帝这些近于奢靡的事,御史倪敬曾联合另外五名御史上疏景帝,予 以谏阻。奏章上说:"府库之财,不宜无故而予;游观之事,不宜非时而行……近闻造龙舟,做燕室,营缮日增,嬉游不少,非所以养圣躬也。"奏章也提到了钟 同、章纶的事。景帝览奏不大高兴,批给礼部讨论处理。礼部上报说,这些年轻御史的用意都是出于对皇上的忠诚与爱护,没有别的意思。景帝也没再说什么,但对 这六个言官还是耿耿于怀。不久,景帝命都御史萧维祯对他的部属进行全面考核,借考核之机把这几个人赶走。萧维祯是个唯唯诺诺的官僚,便以不称职为由,把倪 敬等六人都赶到边远地区的县里当典史去了。

      在女色方面,景帝也多少有点不利的舆论。

      江南有个娼女叫李惜儿,后来 流转到京师。因这女子姿容妖艳,色艺双绝,很快便名满京华了。都下的纨绔狎邪子弟,一时趋之若鹜。这些人私下评选京师名妓,叫列"花榜"。李惜儿被视为牡 丹花,娇媚艳丽,天姿国色,花中之王。景帝听说了李惜儿之后,便令内宫召入禁中。景帝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当下就留在宫中"侍寝"了。这李惜儿久历烟花, 承欢枕席,自有些后宫本分女子未曾听说的床第招法,景帝殊觉新鲜刺激,畅快异常。从此便留在宫里,备受恩遇。不过,肉体上的欢娱难以维持很久。李惜儿因宠 而生骄,少不了要名分,要地位。又因骄而生悍,忘记了皇宫的规矩,视景帝为一般买花郎。景帝把李惜儿召入宫中,不过是为了调节与尝鲜,跟他派人去采野菜是 一个道理,要让他给妓女什么名分是不可能的。对普通男人来说,对女性专一自然是一种美德。可对皇帝来说,专一无疑是一种缺失。他有责任、有义务遍撒雨露, 恩幸三千。如果说景帝改造不了李惜儿这匹风尘野,那么李惜儿也同样改造不了景帝这匹明宫龙种。经过几番碰撞,景帝还是把李惜儿赶出宫去了。

       杭皇后死后,后宫虽有众多妃嫔,但景帝都看不上眼,打不起精神,兴奋不起来,便下旨再采选秀女。也是上天不负下工夫之人,终于找到了一位,这就是唐妃。 据说这个唐妃体态轻盈,袅娜如弱柳,婉轻如燕莺,性情容止,都恰到好处,实为绝代佳人。景帝一见,欣喜异常,好像梦里已寻她千百度,如今才一朝到手。春风 一度,欢娱无限,封为唐妃。过了几个月,又晋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了,承欢宴游,景帝一时都离不开。景帝每次去划龙舟,都要让唐贵妃坐在龙舟上;每 次去西苑游玩,都要唐贵妃骑马相伴。唐贵妃虽说性情容止恰到好处,但不一定马术也恰到好处。一次马惊了,不小心掉下马来,随侍太监倒了大霉,被打个半死。 景帝又命中官刘茂别选良骏,仔细控习,务求万无一失,随时待命。

    上一篇:29 夺门之变 下一篇:27 景帝易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