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寿堂诗》赏析 作者:唐伯虎
此为唐伯虎年轻时期的作品。唐伯虎绘有《贞寿堂图》,此诗当与此图作于同一时期。温肇桐著《明代四大画家》载:吴一鹏题《贞寿堂图卷》为周母致祝题云:"岁丙午(1486),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发丝,少诣若是,岂非天授?"
长山大谷出寿木,雨露沾濡元气足。
大枝为天立四极,小枝为君作重屋。
太平熙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城春。
鸡窠小儿是鼻祖,鸠枝老子为耳孙。
我朝列圣传仁义,仁覆义载同天地。
六合捻归寿域中,寿木寿人同出世。
木为明堂坐轩虞,人为老聃歌康衢。
固然圣德陶甄就,亦是君家积庆馀。
周君四世为人瑞,曾元耆耋祖百岁。
从此堂将世寿名,庞眉皓发宜图绘。
愿人同德复同心,同心同德助当今。
天下同归仁寿域,方显君王德泽深。
长山大谷出寿木,雨露沾濡元气足——这两句是说:在绵延的群山和幽深的山谷中长着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它接受雨露的浸润,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寿木:传说中的仙木,生长年岁长久的树木。沾濡:浸湿。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
大枝为天立四极,小枝为君作重屋——这两句是说:大的枝可以立起做擎天之柱。小的枝丫也可以为你盖建高楼大厦。四极: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重屋:指高楼。
太平熙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城春——这两句是说:太平盛世,民生和乐,容易出长寿之人。皇风浩荡,普泽万物,使小城如沐春风。熙(hào):和乐,怡然自得。同"皞"。蒸煦:熏蒸和煦。
鸡窠小儿是鼻祖,鸠枝老子为耳孙——这两句是说:鸡窠小儿可以说是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长寿之人的祖先,后来的老子,也可谓是长寿的典范。鸡窠小儿:据《洞微志》记载:琼州杨遐举父叔连,百二十岁,祖宗卿,百九十五岁,九世祖居鸡窠中,形如小儿,不知其年。鼻祖:祖先,创始人。鸠枝老子:拄着拐杖的老子,亦指长寿之人。老子,即老聃,名耳,字伯阳,世称老子,春秋时期陈国人。耳孙:指远代子孙。
我朝列圣传仁义,仁覆义载同天地——这两句是说:我朝历位皇帝皆以仁义传天下,他们的仁德和道义与天地一般布德天下苍生。列圣:指诸皇帝。
六合捻归寿域中,寿木寿人同出世——这两句是说:天下之德同归此处,因此不但有长寿之木,也有长寿之人。六合:东、南、西、北、天和地,意指天下。捻归:同处。
木为明堂坐轩虞,人为老聃歌康衢——这两句是说:寿木如果用来搭建明堂,就可以出像轩辕和虞舜那样贤明的人。如果出了一个像老子那样长寿的人那一定是天下太平,政通人和了。轩虞: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轩辕和虞舜的并称。康衢: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政通人和。
固然圣德陶甄就,亦是君家积庆馀——这两句是说:这固然是皇上至高无上的德行所然,同时也显示了你的先世那泽被后世的德行和善举。圣德:至高无上的道德。多用于古之圣人及帝王。陶甄(zhēn):比喻陶冶、教化。庆馀:谓先世积善的遗泽。语出《周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周君四世为人瑞,曾元耆耋祖百岁——这两句是说:周君家中四代均为长寿之人,曾元在年老的时候他的祖先都已经一百多岁了,还仍然活着。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耆耋(qídié):指老人。
从此堂将世寿名,庞眉皓发宜图绘——这两句是说:从此以后就把这里叫做"世寿堂",应该把这位老者阔眉白发的样子画下来。庞眉:阔眉。
愿人同德复同心,同心同德助当今——这两句是说:希望大家都努力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成为长寿之人。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天下同归仁寿域,方显君王德泽深——这两句是说:只有天下的人都成为仁德长寿之人,才能够显示出君王那深广的恩德泽被。
诗作把咏颂长寿与歌颂仁德的主题合而为一,巧妙灵活。以"长山大谷出寿木,雨露沾濡元气足"句入题,采用比兴手法,引出歌颂长寿的主题。接着寻求寿木寿人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皇恩浩荡,一方面在于世积善德。最后诗人号召大家一起培养仁德之心,安居乐业,尽显皇上的恩泽。诗歌中也列举了部分历史上有名的长寿者,如鸡窠小儿、鸠枝老子、周君、曾元等,这些人物的出现突显了诗歌的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神异的色彩。
上一篇:《短歌行》赏析 作者:唐伯虎
下一篇:《登法华寺山顶》赏析 作者:唐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