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智慧:学会制造假象,壮大自己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7 属于:曾国藩
  •   咸丰九年(1859)正月,曾国藩在建昌营中,奉谕旨通筹全局。此时,湘勇统领张运兰所部三百人驻扎在角岭,前后左右没有增援的部队,曾国藩听说后 立即写信加以制止,认为这样做太呆板了,正犯了"形见势绌"的毛病,结果五旗失守,他们没有吸取教训,又把第三旗驻扎在这里,曾国藩讲这就更呆板了。他提 出了用兵当深思熟虑,不能驻扎,就应退守,必须变动不测,时进时退,时虚时实,让敌人摸不着头脑。他十分熟悉古代军事家虚实多变的用兵策略,平时筹划战争 也十分重视以实击虚,虚实结合这一重要作战原则。湘军在与太平天国军队交战中始终处于弱势,鼎盛时期也不过30万人,就此曾国藩提出以实击虚,虚实多变, 在太平军空处、虚处着力。如果没有这一正确的战略战术,湘军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 者,谓之神。"孙子关于灵活用兵的这一至理名言,向来为兵家所称道。在战争中,要能够战胜敌人,关键在于"避实而击虚"。用兵打仗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 距,而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声东击西、示行而止,避开敌人强有力处而攻击敌方薄弱环节,要善于运用多变的战术,调动敌人,分散敌人,牵制敌人,迷惑敌 人,从而集中兵力"避实而击虚",夺取战争的胜利。避实击虚,其要害就是能营造于己有利的形势,使敌之实因我方之避而变为虚,形同虚设,使我之虚因敌方无 备而变为实。虚实两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存。《投笔肤谈·兵机第八》上讲"故敌之实,我虚之;我之实,敌不可得而虚也。敌之虚,我乘之;我之虚,敌不可得 而虚也。我实其虚,将以违敌也;我虚其实,将以致敌也。虚实之机,变生于敌,渊薮之妙,鬼神莫知,然后能狃敌而成功。"强调运用虚实的关键,在于根据敌情 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只有把握了虚实之变才能有效地麻痹敌人,在战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只有识虚实之势,才能无往而不利;通虚实之变,才能无往而不胜。 只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使敌人探破你的真实情况而你又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调动敌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战国孙膑庞涓,同习兵法,后来各为其 主领兵打仗,孙膑计高一筹,斗智不斗力,深知庞涓骄傲,就投其所好,隐强示弱,减灶败敌。同是这种计策,东汉武都太守虞诩将其反用,增灶示强,使敌人起畏 怕之心,不敢轻易追击,而虞诩率军趁机脱敌。因此,自己的真实力量,有时要向对手全部展示,有时又要巧妙地掩藏起来,是展示还是掩藏,展示什么,掩藏什 么,需要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毛泽东在战争实践中,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展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把科学的军事辩证法,用极为通俗易懂的文字,高度概 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以及"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简明扼要的原则。正是这一原则,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 利。

      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中,也应虚实相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在正确估计自己的同时,还要知彼,要了解对手的虚实,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不能让对手知悉你,学会制造假象,让假象表现在外,对方误以为这是你的真实面孔,让竞争对手把握不住你的实力,从而无法与你做实力对抗。在经济活动 中,也要避实击虚。竞争对手之间不管是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还是经济实力,都有高低强弱之分。实力弱的企业,如果硬碰硬地去面对市场,跟实力雄厚的企业竞 争,很可能要败阵破产。因此也需要避实击虚,舍难择易。在企业经营中,要了解市场的缝隙和边缘,分析产品的品种、档次、价格和销势,探索未来技术和工艺发 展的趋势,乘市场之虚而进。

      古代"灵活用兵、虚实多变"这一战略,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更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扬己之长,避己之 短,合理利用自己的实力,学会制造假象又不被对方所窥破,以虚求实。同样,把自己的实力掩饰起来,虚实示弱,迷惑对方,懈怠对手注意力,使其掉以轻心,从 而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立于必胜之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