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姜子牙的野史 -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7-08-21 属于:姜子牙

本文由百科档整理提供,原文标题为 : "姜子牙的黑历史:为什么要杀掉天下的隐士?" 阅读本文前百科档带你们先了解一下姜子牙和隐士的两个小百科吧。

姜子牙

吕尚,姜姓,(约前1156年或前1128年9月29日—约前1016年12月6日)吕氏,名尚,一说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吕望”、“尚父”、“师尚父”。

image.png

图为封神英雄榜 姜尚 (姜子牙) 剧照

唐初的武庙,因吕尚善于用兵,而主祀之为战神或兵主,不过后来多改奉汉寿亭侯关羽

隐士

隐士,是道家哲学术语。指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士。

image.png

隐士首先是知识分子,是“士”阶层的成员之一。并不是所有居于乡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称为隐士,那些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隐士,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也不是隐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

他们跟庄子一样,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选择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生活方式。隐士一般是道家人物,而道家代表人物也往往是隐士,比如,许由、巢父列子、庄子、鬼谷子张良黄石公邓禹诸葛亮刘伯温、水镜先生、徐茂公、苗训、陈抟、河上丈人、陶渊明等等,当然,还有很多没有留下著作的隐士,这是因为战乱以致于我们无法了解他们。

姜子牙为什么要杀光隐士

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种以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代表。刘秀和严子陵关系不错,早年曾经是同学,严子陵的成绩让刘秀仰慕。等到刘秀当了皇帝,建立了东汉之后,就派人四处寻找严子陵,希望严子陵能够出来帮助自己打理天下。可是严子陵不想当官,或者不想在以前不如自己的同学手下当官,于是躲起来不见。后来刘秀发狠,下令严子陵再不出来相见就要抓起严子陵的朋友亲人,严子陵才勉强出来见面。见面了,刘秀主动和严子陵聊天,并且和当年同窗的时候一样,和严子陵睡在一张大炕上,以示对严子陵的恩宠。可是呢,严子陵一点不买账,晚上睡觉竟然把脚放在刘秀的肚子上,搞的刘秀一个晚上没睡好。严子陵拒绝了刘秀的邀请,表示自己向往自由,不愿意在朝为官。刘秀很失望,可还是以很高的礼节对待严子陵。后人也对严子陵和光武帝刘秀这段故事深深敬仰。光武帝的仁德和大度堪称是千古仁君的榜样。

image.png

像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玄烨,多多少少都能够追随汉光武帝刘秀,对隐士有几分尊重,有几分敬意。当然,他们也或多或少赢得了一些回报。而另一种则是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代表。对待那些归隐之士,朱元璋有一个态度,叫做“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确实,在纷乱时代,不能成为自己的部下,就很可能成为其他诸侯的部下,成为自己最强的对手。对自己的对手仁慈,就无意是对自己的残忍。于是朱元璋杀掉了一些隐士,甚至杀掉了一些功臣。

看看姜子牙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当时,周公姬旦在鲁国,听说姜子牙杀掉隐士的消息急忙赶到齐国,希望劝说姜子牙。可是姜子牙一番说辞,让姬旦也无言以对。姜子牙说:“我们作为国君的,以什么来统治百姓呢?无非是以爵位、俸禄、刑律、处罚四种。可是那两个隐士,却公开宣称不向天子称臣,不向诸侯交友,自己耕田才吃饭,刺激挖井才喝水,对别人,对国君没有任何的需求。他们说自己不需要君王给的名声,不需要君王的俸禄,宁愿不当官而干体力活。这样的话,我就不能用爵位和俸禄去鼓励他们,更不能用刑律和处罚去惩罚他们。即使他们再贤能,也不会被我所任用;不被我所任用,那我的百姓就感受不到他们的贤能。反而,这种人一旦多了,国君还去管理谁,惩罚谁呢?”

姜子牙又说:“现在天下有种风气很不好,一些隐士,不穿军装建立军功,却被大家尊重;不为百姓出力,却享有大名。这样可不是教育民众的好方法啊。就仿佛是一匹千里,好是很好,可是如果无论车夫怎么驱赶,就是不走,那么这匹千里马和一匹劣马又有什么不同呢?对于这样的所谓隐士,我有什么理由不杀掉呢!”

点评:姜子牙杀掉隐士狂介、华士无非是和朱元璋的理论一脉相通,甚至可以说是朱元璋理论的源头。姜子牙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放任他们,就会让他们作榜样,使得整个国家的人都学他们,那么,谁还会认我是一国之君呢?

隐士含义

存在决定意识,环境改变人品,是个普遍原理,要彻底摆脱或彻底超越,是极其困难的,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由外界对本心的干扰程度而言的,外界对本心干扰的程度越是大,就越能守住本心,“隐士”的量级也就越高,这有它的道理。但在朝的,不受影响的,能隐的,有几个?都有谁?举出几个令我服气的例子谈一谈?屈原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原则和政治主张,算朝中大隐麽?包拯一直按自己的法律原则断案,算朝中大隐麽?谁肯把他们当成“大隐”?

image.png

隐士的本意是什么?核心内涵就是指宁肯隐居也不做官的人,怎么在朝为官,反而成了“大隐”了呢?以隐士本意而论,隐于野可也,隐于市可也,隐于朝,则实属荒唐也,不成立也。陶渊明在朝为官时,无论如何坚持原则办公,都不足以称其为“隐士”,只有“归园田居”之后,以感受“吠深巷中,鸣桑树颠”为乐的时候,才可称其为隐士。事实上,我们所熟悉的一些中国历代隐士,都是一些“小隐”,真正的“大隐”,是隐到连姓名都不曾留给世人的,根本就不屑于让任何人知道自己。

所谓“隐士”,首先是隐藏自己的人,名人,官人,招摇的人,处处卖弄推销自己的人,都不是隐藏的人,所以肯定不是“隐士”。

其次,“隐士”是个名词,偏正式结构,落点在“士”。什么样的“士”?隐藏的“士”。“士”是谁?知识分子,是学者,是有学问、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不是“士”的人,你再隐藏,也肯定不能称其为“隐士”。

第三,《辞海》解释“隐士”时,认为“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可见,能做官而不做官的人隐居,或者做过官的人懒怠做了隐居,才有资格当“隐士”,当朝为官的人,是断然不能称其为“隐士”的。但《辞海》这个解释,既没有强调“士”,也没有解释“士”,是不精确的。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这表明,隐士是素质很高的,多为文人,否则,跟深山砍柴的就没区别了。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可见,“隐士”是指贤人隐,能人隐,才子隐,而不是一般人隐。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不屑于做官,不为此做出努力的人,这才叫做“隐士”。

《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当为世之隐匿之高人也。

中国道家隐士文化是颇为发达的,是与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比如魏晋文人,其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既和当时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氏族斗争的旋涡,就很难自拔。例如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生成的“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

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但六朝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

“隐逸文化”的一种表现就是出现了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的美和吟咏的“隐逸”。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他虽没有以“招隐”为题的诗篇,但他的诗却达到了“隐逸诗”的巅峰。

最有名的当然要数那篇题为《饮酒》第五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样的“隐逸诗”,真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和“隐逸诗”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山水诗,这也是“隐逸文化”的一个深化表现。

林泉,必然会拥抱山川、赞美山川,吟哦之间,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诗。

这和前朝山水不同的是,六朝的山水诗,更多一分超然物外的意境与逍遥自适的心情,诗风更加轻灵飘逸,文笔更加婉约隽永。像左思的那首诗句“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谢灵运的诗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和“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等等,其意境之美,可和盛唐的山水诗相媲美。钟嵘的《诗品》,对谢诗的评价是:“一章之中,自有玉石”;“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清代的王夫之在讲到谢的诗时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当然,六朝的诗作包括山水诗,也有平庸的,也有一味堆砌辞藻而流于浮靡的。刘勰在《文心雕》中所批评的“鬻声钓世”、“淫丽烦滥”,就是指的这种文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