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遂国事件
郑国位于中原腹地,国家实力不是太大,疆域也不是很广阔,最善于见风使舵,左右逢源。
郑厉公虽说参与了会盟,但郑国却虎瘦雄心在,内心对齐桓公不服。郑厉公比齐桓公年纪大了好多,听其任意调遣本就心里不舒服,更想起他父亲郑庄公的辉煌业 绩,郑国国君世代为周王朝的上卿,冠冕列国,威服诸侯,那是何等的荣耀!现在却要唯齐桓公马首是瞻,心有不甘。于是与齐国有了离心倾向。并开始与南边的楚 国,欲与齐国抗衡。
齐桓公大怒,正欲兴兵伐郑,却又后院起火,发生了遂国事件。
齐桓公五年(前681),齐国在北杏与宋、陈、蔡、邾四国会盟,之后伐鲁时占领了小国遂,并派士卒戍守。后来,遂人趁齐国没工夫管他们,乘机发难,国内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等四大姓族不堪忍受齐人戍卒的欺凌,以美酒佳肴为饵,将戍守士卒灌醉,全部杀死。
齐桓公本来因为郑国的事情刚刚消消气,一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气得快吐血,齐桓公发誓要屠城。
这几天,管仲就没有敢出门,为什么呢?门口堵了很多人,齐国的百姓要求管仲帮他们报仇,因为遂国被屠杀的那些士兵是他们的亲人却这么残忍地被杀害,他们 想要个说法。那边,齐桓公摔个瓶罐要屠城,为那些死难的弟兄报仇,百姓也群情激愤要把那些人全部杀了。怎么办呢?管仲奉行的是仁义外交,屠城,绝无仅有的 残忍,如果那么做了,以后更加没有人会信服他的仁义外交,他的前程将路漫漫!
这些还是其次,遂国的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四个家 族的人为什么有胆量屠杀齐国军队,以他们那么小的实力不怕齐国报复吗?他们背后必然有人主使,做后盾。谁呢?很有可能是鲁国,遂原来就是鲁国下属的附属 国,鲁国里有些人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让齐国抢去,所以,暗地里趁齐国休兵之际教唆遂国原班政府的人这么做。如果齐国贸然出兵攻打遂国,鲁国出来横插一杠,到 时候,齐鲁两国关系也将破裂,中原局势就会像堤坝决口般泛滥。
事件发生几天后,管仲首先通告各国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向百姓表示立即 处理此事,然后,力劝齐桓公,万万不可屠城。可是,不杀人怎么可能解开百姓心中的怨恨呢?如果不死一人而告终,百姓只会觉得国家软弱,他们是看不到,也不 会去管你的什么政策,他们是很纯朴的: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最后,商议出来的结论是屠杀参与事件的遂国四族。
夏天,齐国大军重新攻占遂国,在火辣的太阳底下屠杀了遂国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四个家族上千人,同样血流成河,遂族人的鲜血渗入齐国人的血河中,这种做法是在警示那些敢于反抗的人,但是,这种手段是像秦始皇时期使用的,并不适合管仲的政策。
接下去,就是把那些死难的齐国士兵的遗体运回来,四匹马拉的战车排成了长龙,从西面,飘着白色的旗帜,哀泣声连绵不绝。百姓们在痛苦地哭泣,失去亲人使他们在这种混战的年代里更加悲伤和绝望。
其实,现在最痛苦、最悲伤的是管仲,他在政治上丢了郑国的局势,整个中原的大半局面在短时间内崩溃了,等于自己白忙了一场。而且,一下子死了那么多兵士,百姓产生了怨恨,又屠杀了遂国的上千号人,遂国人也在心中怨恨他,相当于"内忧外患"。
在这个时候,管仲为齐国写了一张公告,也算是自责。他写着写着,泪水盈眶,滴在了绢帛上,化开一团微微透明的水花。
管仲反省自己的称霸战略。在一个天下分封、以周天子为共主的时代,兼并他国真是难啊。齐国只是吞并了那么一个小国,就遭受到如此惨痛的代价,可想当时人们的本土意识还是很强的,也再次证明吞并天下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就是人心,管仲真正看到,无论诸侯还是百姓,很多都是口服心不服的,这样的人随时会变脸,随时会反击。而管仲要的不是这个,他要的是人心,"仁义"战略的对象就是人心,团结在一个核心当中,而吞并战略的对象是土地,它们是截然不同的。
刚刚平定了遂乱,周王室又闹腾起来。
原来,齐桓公十年(前676),周僖王驾崩,太子姬阆即位,为惠王。惠王二年,朝廷便暴发内乱。周惠王求助于郑国。郑厉公派出大军对叛乱者进行血腥镇 压,很快平定内乱。部分作乱者逃亡到卫国,在卫国的协助下拥立公子颓为周王,与周惠王抗衡。卫国并派遣大军攻打周室朝廷。至此,郑、卫两个大国,一家帮助 惠王,一家扶植公子颓,争战不休,结下了新怨。
自北杏会盟以来,一直与齐国交好的陈国也不平静。陈宣公以蓄意谋反罪杀了公子御寇。与 御寇关系密切的公子敬仲受到株连,只身逃往齐国。敬仲的贤德博得齐桓公的赏识。齐桓公便从中斡旋,欲使双方合好、陈宣公不允。齐桓公便将敬仲留在齐国为 官。由此而得罪了陈国。齐、陈两国也存下了芥蒂。
齐国国内也并不安宁,北戎、东戎乘齐军四处征伐不服,国内空虚之机,不断袭扰齐国边境,杀人放火,抢掠财物,捉走男丁、女人,闹得人心惶惶。
整个天下,并不因有了盟约而稍有安定。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不急不躁,打着周王室旗号,或施之于德,或施之于武,或德武兼用,四处征伐,八方安抚。先后平定了北戎、东戎,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兼并了不驯服的纪、鄣、徐等若干个小诸侯国,齐国国势更加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