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国五鄙
《管子》的政治智慧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此书在诸子百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思想的珍贵资料。
作为政治家的管仲深知治国必须首先具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他实行政治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定民之居,整顿居民编制,实行"三国五鄙"制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加强军备,为富国强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所谓"三国五鄙"是管子制定的一项四民分业定居的措施。"国"指国都及城郊,"鄙"指乡村。当时的齐国,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有大量的无业游民和 流民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不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很难安定,任何法令也无法施行。因此,管子将国都政区分成三部分,分立三军:最高权力由国君统管,同 时国君又分管其中的一部分,直接统率中军;其余两部分由两个监国上卿高氏与国氏分管,分别统领左军和右军。国都内共划分为二十一乡,其中军士乡十五个,工 商乡六个。十五个军士乡也分为三部分,由国君和两位上卿各管五乡。军,属于军事组织,按军事建制分级管理。乡,属于行政组织,分层设立三官、三宰、三族 等,进行行政管理。工商六乡只是地方组织,各守本业,免服兵役,只做行政管理单位。凡是乡都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分别出轨长、里 司、连长、乡大夫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实际上也是一种权力结构,权利与职责相联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对防止内乱与抵御外敌都具有重要意义。"鄙"指乡村, 管子将乡村分为五个行政编制,称为五属,是为"五其鄙"。它以家为基本单位,三十家为邑,十邑为卒,十卒为乡,三乡为县,十县为属,依次由邑司、卒帅、乡 帅、县帅和属大夫分级管理。五属又设五正、五牧。五正具有监督五属的职责,五牧具有监督各县的职责。他们定期考核属县,单独向国君或者属大夫报告各属、县 的具体情况。五属大夫每年正月参加朝会,主要有两项任务:第一是向齐桓公报告自己所属的行政事务;第二是向朝廷推荐自己所属的贤能人才。地方官吏如果嫉贤 妒能、压制贤能人才不向朝廷报告,发现后一律按"蔽贤"、"蔽明"之罪论处。这样便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政治的世卿世禄制,使大批的基层的贤能人才脱颖而 出,走上管理的行政岗位。
在实现"四民"分业定居的基础上,管子在十五士乡建立了军备组织。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 乡,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全国共分为中军、左军、右军三军。齐桓公率中军,国子、高子分别率左、右军。各级军事组织层层开展军事训练。由于以业定居, 自幼熟悉,便于成为团结、战斗的整体,这样就增强了战斗力。
管子的"三国五鄙"居民编制与行政组织对于振兴齐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 先,它重新建立起了齐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实现了"定民之居"制的行政区划,加强了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并通过各级各类行政机构的建立,调整与理顺了各类职 业之间的关系与每一职业内部人员的居住、生活、劳作等环境条件,从而实现了四民安居乐业的新秩序,为振兴齐国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其次,它使社会分工职 业化,从而实现了"成民之事"的组织保障,加强了国家对不同职业的专业化管理,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例如,手工业者集中定居,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程 度,更有利于选择精良器材,鉴别产品质量,交流生产技术,从而推动手工业的发展与技艺的提高。再次,它有利于士、农、工、商的全面发展。"四民"分业而 居,各有其编制,使从业人员稳定,各自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平衡各职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管理,有利于社会全面、协调 发展。最后,在"三其国"的基础上建立三军,从而形成齐国的正规化军队组织,这有利于父子相教、兄弟相传,形成兵士的职业化,有利于进行军事训练,提高战 斗力。这一措施增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为称霸诸侯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