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都做过什么样的大事 为何他身为太监却能葬入皇陵呢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4-01-31 属于:王承恩

  还不知道:能葬入皇陵的太监是谁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太监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一种职业,他们服侍皇家、伴君左右,自然也就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事实上,古代就有很多大太监靠着皇帝的宠信而祸乱朝纲、为非作歹,为人薄情寡义、心狠手辣,比如赵高魏忠贤之流。不过也有一些太监谦逊本分,给后世留下正面形象,比如郑和,以及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王承恩。

image.png

  ▲《江山风雨情》王承恩剧照

  王承恩,明朝末期出生于河北邢台白岸村的一户农家,因自幼父母双亡,被人卖进皇宫做了太监。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经过一番严格的宫廷礼仪训练后,他被安排到了信王朱由检身边侍奉,此时的朱由检还只有11岁,父母都已不在,王承恩和他年纪相仿又有相似的身世,很快两个人就亲近起来。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王承恩越来越受朱由检的信任,这令他的内心愈发为难——他其实是魏忠贤安插到朱由检身边的内应。思来想去,他最终将自己的身份和盘托出,得到了朱由检的信任与宽恕,于是他彻底忠诚于后者,并在偶然得知魏忠贤的谋反心思后主动划清界限,还暗中帮助信王朱由检传递信息,替他出谋划策,为朱由检登上帝位立下了重要贡献。他也成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

image.png

  ▲崇祯帝、王承恩剧照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提拔王承恩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时风光无限。经过对东厂和魏忠贤阉党的清洗,统治权终于又回到了崇祯皇帝手中,而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行动都少不了王承恩的帮衬。遗憾的是,崇祯在位期间虽然励精图治,但是依然没有阻挡住明王朝覆灭的脚步,内有官员拉帮结派、外有农民领袖揭竿起义,边疆还有视眈眈的后金骑兵,他纵有一腔壮志却也晚了。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即将攻进皇城,这时的崇祯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朝廷已无可用之人,只剩下死忠于他的王承恩还在指挥着余下的禁卫军苦苦守护着皇宫。《明史》记载:“(王)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可是王承恩力量再大,也阻不住人数众多的起义军。3月27日,崇祯皇帝彻底陷入绝望,纵然他十分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可是先帝撂给他的烂摊子终是保不住了。

image.png

  ▲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殉国处

  为防止丢失皇家脸面,他将后宫妃嫔和女儿全都赐死,然后带着陪伴其大半生的老奴王承恩跌跌撞撞的登上煤山。一尺白绫,一颗歪脖老树,就终结了大明皇帝的生命,王承恩见状跪下以头撞地,留下浊泪两行,也随即自缢而去。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下令搜寻崇祯,直到三天后才有士兵在煤山看到自缢的主仆二人。明朝遗老得知后,将他们装殓后送到了安葬明朝历代帝王的十三陵草草安葬。

image.png

  ▲康熙皇帝读书像

  满清入关后为争取人心,出面将崇祯帝厚葬于思陵,同时有感于王承恩的忠心侍主,顺治皇帝将他葬于崇祯帝的思陵之中,并专门为其撰写了八百字的碑文以示褒扬。到康熙皇帝即位后,他也亲自为王承恩树碑立传,还曾亲自前往思陵专程祭奠。

image.png

  ▲王承恩墓

  虽然王承恩在清朝统治者的操作下,成了第一位葬进皇家陵寝的太监,不过崇祯皇帝要是泉下有知,估计也不会反对,毕竟这也算是他的生死之交。王承恩的忠心耿耿,能够让后来的统治者也放下了身份和政见来祭奠,可见其精神之感人。当然,这也是每一个统治阶层都乐于做的,毕竟赞扬王承恩就是推崇忠诚。

  参考文献:

  《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