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殉国的南明重臣何腾蛟实际上是误国的?
有关南明重臣何腾蛟的生平事迹,在其主要作品《明中湘王何腾蛟集》中有部分记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作品描述,何腾蛟生平经历十分坎坷,曾在外征战多年,几经起落。他原本是贵州黎平府人,崇祯年间一度担任过南阳知县,在当地剿匪颇见成效。据说他任知县期间,南阳一方匪患根绝,格外太平,因此何腾蛟在当地颇有名望。
公元1645年,满清大军在关外蠢蠢欲动,有南下侵明之势,于是,担任湖广总督的何腾蛟携手李自成旧部的农民军,共同抵御清军,保家卫国,这或许是何腾蛟生平事迹中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由于清军兵强马壮,明朝各地方部队间配合并不到位,因此抵抗得十分艰苦。公元1647年,势如破竹的清军一举攻陷湖南数个重镇,何腾蛟不敌,于是率部退至广西,扼守全州,拼尽全力击退了追击而来的清军,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此一战虽然取胜,却实为惨胜,因为经此一战,部队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法再战,而清军大部队却接踵而至,情势十分危急。
果然,在这之后不久,清军卷土重来,何腾蛟大军再次陷入苦战。
公元1648年,何腾蛟再次协同友军发起反攻,收复了湖南大部分地区,不料在这个时候,部队内部却发生军心动要,部分将士厌战之心日盛。何腾蛟并未及时改善并消除这一隐患,于是,当部队与清军再次交战于湘潭时,何腾蛟终于兵败被俘,继而遇害于长沙。
何腾蛟误国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明朝重臣何腾蛟误国的说法由来已久,似乎是个永远不会停止的争论话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抗清保明,最后以死殉国的明朝将领,何腾蛟曾一度被传颂为民族英雄,甚至有人将他与史可法并称为南明王朝最后的“顶梁柱”,然而随着历史的迷雾被后代史学家渐渐拨开,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有关何腾蛟误国的说法,竟也博得了一部分历史学家赞同的声音。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当时身为湖广大实权人物的何腾蛟是极力主张抗清的,然而作为明朝统治阶级的一员,何腾蛟对农民起义军又怀着深刻的敌意和不信任,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与李自成所部的合作是不可能推心置腹的,简言之,何腾蛟只是因为自己势单力孤,无法单独与强大的清军抗衡才选择与农民起义军合作,实为权宜之计,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他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也丝毫不足为怪,比如着眼于民族大义,始终不渝地奉行联络农民军共同抗清政策的堵胤锡,便是何腾蛟排挤的主要对象之一。
有历史学家指出,明军在后期的战斗中之所以遭遇惨败,与何腾蛟的自私自利,与友军貌合神离而导致军心涣散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虽然他以死殉国保全了军人的名节,然而因他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无法挽回,后人评论何腾蛟误国亦不无道理。
何腾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南明抗清英雄何腾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关何腾蛟的生平事迹,熟悉明朝历史的人们一定有所耳闻。正史对何腾蛟的描述大抵是“抗清战绩卓著的护国名将”,尤其是他力战不屈,以死殉国的高风亮节,更令无数史学家钦佩。然而历史典籍之上,似乎有意何腾蛟他自私狭隘、嫉贤妒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种种劣迹隐去,则不知是史书撰写者对其格外厚爱,还是封建统治阶级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那么何腾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腾蛟出身贵州黎平的书香世家,相传他出生时,邻人目睹两尾金色大鲤鱼飞进何家,顷刻不见,因而有传闻说何腾蛟是神鱼化身。一个带着玄幻色彩而生的人,仿佛注定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然而何腾蛟却显然有些大器晚成,年近三十才考中举人,后因史可法的举荐,终于风风光光地出任湖广巡抚,这才有机会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
所以,细究何腾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首先应当认清的是,他是封建社会的一名政治投机者,他投身仕途,固然有其私心,有着鲜明的阶级局限性,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他在后来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携手抗清的时候有排除异己、打压亲近农民起义军之同僚的举动。
另一方面,何腾蛟一向自恃才高,又很希望得到皇帝的重要,所以尽管名义上打着“联合抗清”的旗号,暗地里却总想突出自己,独揽湖南一方的行政大权,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何腾蛟的抗清虽说是爱国行为,却多多少少透着一种“表演”的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