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名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2 属于:老子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①。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②。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③。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不留话柄,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

      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

      圣人就是这样一直善于拯救世人,没有废弃之人;一直善于挽救万物,没有废弃之物。这就叫承袭道的智慧。

      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亦可作为善人的借鉴。

      如果不敬重老师,或者不爱惜其资财,那么,虽自以为有智慧,实际上是很糊涂。这是幽深难识的妙理啊!

      注释

      ①辙迹,车辙迹。瑕谪,瑕疵,引申为疵病。数,计算。筹策,计数用的竹制筹码。闭,关门。关楗,门上关插的木条,横曰关,竖日楗。绳约,绳索。

      ②常善,永恒之善,实即指道。物,人。人与物,散言之则同,都指人;老子对言之则有别;"人"指下文之"善人","物"指下文之"不善人"。对善人何以言"救"?老子之所谓救,非指身处祸殃必须挽救,盖以道济人之意。

       ③师,楷模。扬雄《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资,资材,犹《庄子・徐无鬼》"吾无以为质矣"之质。惠施为庄子的论敌,惠施死后,庄子日: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先与言之矣!"质即用以相比较之资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无不善之人,则亦无所 谓善人,故日不善人者为善人之资质。

      "师资"一词即出于此。

      解析

      善于行动的人,绝不会留下 对自己不利的迹象,他们善于掩盖自己的行迹,达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在《三十六计》中第一计叫瞒天过海,意思就是将自己的行迹隐蔽起来,瞒过别人的眼睛。这 一计谋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而且适用于生活、处世、经商等各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就体现为善于隐蔽自己的迹象,巧妙地瞒过别人的眼睛,决不是大张旗鼓, 生怕别人不知道,在行动中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和敏感性。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和别人进行语言交流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进行交流 的时候,怎样才能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不会留下一些漏洞让人指责,这很重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完美表达自已的观点,而又不被人挑出漏洞的人才是 真正会说话的人。其实遭到别人的误解和非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言多语失,我们往往会因为多说话而出现过失。所以,真正会说话的人不是 滔滔不绝的人,而是能说到点子上、逻辑又严密的人。

      我们知道有一种人善于心算,他们不需要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就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来。这种人可以默记一些事物的各种变化,从各种变化中寻求到适合自己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这种用心默识、默算的处世态度是老子处世哲学的一部分。

      真正会封闭的人是不需要利用锁和闩的,这里的封闭具有积极意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封闭自己不求更新,而是为了防止同类残害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需要。

      不用绳索就能将人牢固地捆绑起来,是高明的捆绑者。在这里也是一种手段的比喻,借指对事物的掌控能力。而这种掌控能力的获得,是一个人能够聪明行事的结果。

      老子认为,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好的人是你的老师,不好的人也可以是你的借鉴。所以,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向不好的人学习,不是学坏,而是吸取教训,把坏人作为一面镜子,不使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故事

      孔镛平定峒人

      明孝宗年间,孔镛被任命为田州知府。到任才三天,州内的军队全都被调动到别处去了。这时,峒族人突然进犯州城,情况危急。

      孔镛问大家该怎么办,众人都提议关起城门来固守。孔镛却说:"这座城孤立无援,内部又空虚,守城能坚持几天?只有因势利导,用朝廷的恩威去说服他们,也许他们就会自动退兵。"

      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难成功,不过是新到任太守的高谈阔论。

      孔镛说:"不这样,我们又能做些什么?难道就在这里束手待毙吗?"

      "就算这样,可谁去合适呢?"

      他们都清楚峒人的习性,他们不会按照汉人的规矩办事,一不高兴,不管什么来使不来使,先杀了再说。

      "当然是我去。"孔镛说,"我是这里的太守,我不去,谁去?"

      "大人,不可呀!"众人齐声劝阻。但孔镛已经命人备马,吩咐打开城门放他出去。

      城门打开了,城外的围兵以为是军队出来交战,却只见一个当官的,骑着一匹马慢腾腾地走出来,没有兵,只有两个随从牵着马。

      峒人大声喝道:"什么人,你是来送死的吗?"

      孔镛说:"我是这里新来的太守,我要见你们的头领,请带我到寨子里去。"

      峒人带着孔镛进入林子,孔镛的随从就已溜掉了一个。等到进入峒人的地界,另一个从人也不知什么时候溜了。到了首领的寨子,峒兵列出刀枪,让孔镛从下面经过。

      孔镛站在寨子里,看着站在一边的峒人首领说:

      "我是新来的太守,是你们的父母官,请拿座位来,你们也好参见。"

      首领一摆手,下面人就把一个坐榻放在地中间。

      孔镛坐下,又说:"各位请靠前些吧。"

      众人不知不觉向前靠了几步。

      峒人首领问:"你叫什么?"

      孔镛说:"我姓孔,就叫我孔太守吧。"

      首领惊奇地问:"你姓孔,是孔圣人的子孙吗?"

      孔镛回答说是,这些峒人都一齐下拜。

       孔镛对大家说:"我本知你们是良民,但由于饥寒所迫,才聚集在这里,求得个免于一死。前任官员不体谅你们,动不动就用军队来镇压,想把你们剿尽杀绝。我 现在奉朝廷的命令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我把你们看成是晚辈,怎么忍心杀害你们呢?你们如果真能听从我的话,我将宽恕你们的罪过。你们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粮 食、布匹发给你们,你们以后就不要再出来抢掠了。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话,可以杀掉我,但是接着就会有官兵向你们兴师问罪,一切后果就由你们来承担了。"

      峒人被孔太守的胆量惊呆了,说: "要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体恤我们,在您任太守期间,我们绝不再骚扰进犯州城。"

      孔镛说:"我一言为定,你们又何必多疑?"

      于是,众人再次拜谢。

      孔镛住了一晚,第二天孔镛回到州城,送给峒族人许多粮食布匹,峒族人道谢而归。后来峒族人就不再做扰民的事了。

      逆反心理

      面对难缠的人,最好不要直言相斥,可以利用其逆反心理让其不攻而退。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家里,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想在那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是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学生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孩子们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个每天每人一块钱。"

      三个孩子很高兴,更加起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5毛钱。"

      孩子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孩子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