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张骞开通丝绸之路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张骞
  •   对中、西方的影响

      1.天中原落户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完成出使任务回国时,"乌孙(王)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汉武帝和乌孙国送来的骏马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常郊外遛马,确是一个十分爱马的人,又是一个英武豪爽的国君。

       乌孙遣使回国后,向乌孙王汇报汉朝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阜民丰、文化发达的东方大国。于是乌孙王愿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遣使使献马……初天子 发书易《周易》(卜卦)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汉武帝派人到居住在伊犁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乌孙国去求马。"乌孙是个出良马的地方,有一种高山 野马,长得神骏非凡。乌孙王为了对汉朝表示友好,先后两次赠献良马一千多匹。武帝非常高兴,亲自在长安的上林苑中打猎试马,果然爬山越涧,健步如飞,于是 把它叫做天马。"

      汉武帝元狩三年,"在古渥洼地,这个地方可能在敦煌县西南的南湖公社营盘水库所在地。这里汉代是一片湖水浩渺的沼泽 地,连接着无际的绿色草场。"当时"南阳新野有个叫暴利长的小官,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数于此水旁,见群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来饮此 水。利长先作土人,持勒*(同绊)于水旁。后马玩习,久之代土人,持勒*,收得其马,献之。欲神异此马,云从水中出。"随后暴利长将此马献给了西巡来此的 汉武帝。

      汉武帝从西域归来的汉使那里得知大宛"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孟康曰:言大宛 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集,生驹,皆汗血,因号曰天马子云。)大宛汗血马是一种比乌孙马更好的马。为了得到这种马加强汉朝骑兵的 力量。(当时汉朝骑兵的乌孙马比较逊色)汉武帝"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大宛王在贰师城善马。"大宛王藏匿不给,"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 财物,于是天子大怒"。令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领人马伐宛、至郁成、尚不能举,引兵而还。上书天子,汉武帝遣"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 因留敦煌"。"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不能下……为外国笑"。汉"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骆驼以万数, 多*粮。兵驽甚设,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余校尉。"为了识别大宛马的习性,进行喂养管理,同时"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行至宛城, 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己忧困。攻入外城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母寡(人名)匿善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母寡 而出善马,汉兵宜解"。

      遣贵人将其王母寡头与贰师将军定约,出善马,给军食。李广利与赵始成、李哆(duo 多)计之,许宛之约,取 其宛马3000余匹,"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将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复回敦煌。这次汉武帝伐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又得到大宛 马3000余匹,建立了一支强悍的骑兵,汉武帝觉得这种大宛马,比乌孙马好,于是"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 马曰天马云"。又于太初四年写了一首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自诩赞颂。同时在《汉书・礼乐志》郊 祀歌所载宛马,有许多神奇色彩的描述。如:"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 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之媒,游阊阖(天门)、观玉台(上帝之所居)。"天马行空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后人还发掘了与天马有关的珍贵文物。如:"1977年,发掘的酒泉城西北丁家闸五号西凉墓的壁画中,就绘有红鬃赤尾、飞腾于群山之上的天马。这匹马昂首腾 空,驰骋于喷薄欲升的云彩之中,搏击风云,气势磅礴,这幅天马行空图正符合天马歌中的‘(nìe镊)浮云,*上驰’的意境。1969年武威雷台东一座东汉 张姓将军墓中,出土了一套铸造精致的武装铜车马出行仪仗佣,包括俑45个、车14辆、马39匹、牛1头。其中有一匹三足腾空,一足踏飞鸟的罕见铜马,这就 是闻名世界的艺术珍品――铜奔马,值得注意的是,这匹铜奔马与酒泉丁家闸五号墓所绘天马气势十分相像,都是喷鼻、翘尾、举足腾空作飞腾状。前者腾飞在群山 上空;后者足踏飞鸟,鸟眼似鹰,展翅回首,其动作概念都是‘在天空飞’,这正是天马行空的形象,雷台铜奔马,似应为铜天马,该马是天马的艺术造型。这件艺 术品之所以精巧卓绝,绝不是偶然的,可能借鉴了当时许多描述天马的作品,根据流行的款式创造而成"。又在"汉武帝皇家园林――上林苑遗址(今西安市西南 化寨北石桥一带)中,挖出和拾得两枚形似马蹄,重达一斤左右的马蹄金"。以及张掖的马蹄寺,敦煌的月牙泉(清人在月牙泉边立"汉渥洼池"碑),阳关附近的 古渥洼池,都是获天马的地方,修的寺庙和立的石碑也是与大宛汗血马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长安,受到汉武帝的喜爱,命名为天马,加以宣扬,构成了天马行空的艺术 形象,反映在当时绘画、雕塑、铸造艺术作品中,然后真正的西域骏马与中原良马相结合,繁殖生长,发展壮大。这些马驰骋疆场,在反击匈奴对汉朝的侵略中,围 歼匈奴骑兵,获得巨大胜利,把匈奴单于统治者赶出西域、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这些马又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成为人们的良朋益友、得力助手, 为政权稳定和社会进步及生活富裕,立下了丰功。

      2.丝绸之路上的友好往来

      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先民就掌握了植桑、养蚕、取丝的技术。1956年,山西夏县灰土岭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蚕茧(《西阴村史前遗址》1972 年版)1958年,浙江吴兴县钱山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又发现了竹笼里藏着丝绢残片,(《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在商代墓葬中也发现了玉蚕和金 蚕。

      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气候湿润温和,是植桑、养蚕的优良环境,也给中国养蚕、取丝、织绸、绢、锦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 础。为此,中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发现、研究、革新,积累了一套养蚕、取丝、脱胶、染色、提花的生产程序,织造出花纹美观、绚丽多彩的丝绸。深受 人民的喜爱,中国成为世界上丝织手工业"最早、最发达的国家"。

      我国丝织手工业的发展,从秦朝统一中国到西汉初期的70多年间,丝织 手工业已进入了兴盛时期,印染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劳动人民用蚕丝织造的绸、锦、绢、绫、绮、绉(zhòu)、罗,不仅群众喜爱穿戴,也成为帝王、将、 相、贵族的必须品,甚至死后也要穿着用精美绝伦的丝绸,绢纱、绫罗、锦缎做成的衣服,入殓地宫。1972年,我国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了绢、锦、绣、 罗纱等多种鲜艳的丝织品,其中一件素纱禅衣,长三尺七寸,全部重量不到一两。在2000年前的古代,这样高质量的衣料,确是举世无双的。在当时像这样花纹 精致、绚丽多彩、经纬细密、造型美观、薄如蝉翼、轻如烟雾的丝绸,引起了西方人民的喜爱和羡慕。

      那时路途遥远,交通工具落后,很难直 接到中国来购买丝绸产品,只能通过印度商人把丝绸产品从中国运到安息国(今伊朗),再由安息国商人运往欧洲。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月护王[即旃 (zhān 毡)陀罗芨多]的大臣商那自写的《政论》一书就记载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丝织品向印度运销的事。印度商人又辗转运销欧洲。西方人得到丝绸、视为无 上珍品。一位罗马作家称赞说:"丝国(称中国)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丽,它的质料像蛛网一样纤细"。由于罗马人的宣传,逐渐使欧洲人对丝 绸有了更多的了解,更赢得了他们的热爱和渴求的欲望。

      随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各国副使引领对方派遣的使者来到长安。他们将汉朝地广 物博,丝织手工业发达的消息带回西域各国。各国都先后又派出大批使者来汉朝参观访问。"自此始,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各国来使和商人,循环往复,络绎 不绝,沿着张骞开拓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建立友好通商往来,进行物资交流,促进了中原地区丝织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兴盛。西 域各国商人回国时,大量采购丝织品,运回本国贩卖,并将丝绸产品转销欧洲。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0年至44年罗马帝国著名的"凯撒大帝曾穿上中国丝绸做 成的袍子到大剧院去看戏,引起全场轰动,认为是空前豪华的衣服"。罗马上层人士围着观看,啧啧称赞中国丝绸细密柔软、花纹精致、绚丽多彩。谁若能穿上中国 的丝绸,那就是最大的光彩。于是竞相仿效,兴起了穿中国丝绸织品的热潮。罗马的富豪、贵族、名媛,买来丝绸做成样式新颖、美观大方、华丽多彩的衣服穿上到 处炫耀,大大地吸引着西方人对丝绸的无限向往。正如蒲林尼在他著的《博物志》载:"蚕丝,织成锦绣文琦,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的夫人、娇媛裁成衣服,光辉 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尤其是得到各国贵族夫人的喜爱,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了,丝绸需求量迅速增多,价格也不断地上涨,甚至上涨到一两黄金一两丝。商 人们为谋高利,组成商队,不顾千辛万苦,横跨沙漠草原,爬越荒芜人迹的帕米尔高原,冒着酷暑严寒,长途跋涉,年复一年的从西方把毛织品、皮革、玻璃、水晶 石、宝石等物运到东方,又从东方把丝绸产品经丝绸之路销往亚、欧各地。

      花纹精致、鲜艳美丽的丝织品也让西域、欧洲人民想得到种桑、养 蚕的方法,来制作丝绸产品。据史书记载,有个蚕种西传的故事:据英国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和欧洲之间传播科学思想与各种技术情况》载:"欧洲人 知道养蚕,大概是公元5世纪前后",据说是一个波斯人把我国蚕蛾的卵放在中空竹竿里偷运出去的。又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上海人民出版社章巽 (xùn 徇)校点本),现在新疆和田、古代有个瞿萨旦那国,在王城东南五、六里,有一个叫做鹿射的寺院,是这个国家已故王妃建造的。过去、这个邦国不懂 得种桑养蚕,听说东国有蚕、桑、就派遣使者去求蚕桑种,当时东国的国王秘而不赐,严令边关禁止蚕、桑种出口。于是,瞿萨旦那王想了一个巧妙的主意,用谦卑 的言辞和厚重的礼物向东国的公主求婚。正好东国的国王有"怀远之志"(想向西扩张疆域)就答应了。迎娶公主的时候,瞿萨旦那王告诉迎娶的专使说,你告诉东 国的公主,我国可没有丝棉,她可以把蚕、桑种子带来,将来为自己做衣服,公主听了专使的话,就秘密地弄了一些蚕、桑种子放在自己的帽子里边。到了边关,到 处都搜查了,就是公主的帽子无人敢搜,桑、蚕种子就这样到了和田,留在离王城五、六里路一个叫鹿射的地方,阳春伊始,就开始种桑,养蚕的季节一到,他们就 开始摘采桑苗叶喂蚕。刚来的时候,桑叶不够,蚕还要吃些杂树叶子,不几年,就桑树连荫,蚕宝遍地。公主就刻石为制,颁布了严格保护蚕、桑的戒令,不许毁坏 桑树、杀伤蚕蛾,蚕蛾产卵才能治茧抽丝。并专门在鹿射建立寺院,供奉最早的桑树和蚕种,玄奘到印度经过这里时,参谒过这个寺,还看到几株最早的枯老桑树。

       唐以前,中国史书中无记载将公主嫁给于阗王的故事,唐朝天宝年间于阗王尉迟胜入朝献名马良玉,玄宗以宗室女妻之《新唐书尉迟胜传》,但时间远在以上故事 之后,黄文弼先生的《罗布淖尔考古记》中认为:"疑东国之君为鄯善王,盖鄯善王西与于阗为邻,鄯善王尤(人名)还又为中国外甥,先有蚕桑极有可能。本世纪 初,还有人在罗布泊及鄯善的精绝遗址中,发现公元4世纪前的古老桑树,证明鄯善国育桑很早,确有可能西传蚕桑,1900年冬天,斯坦因在于阗丹丹乌里克 (今和田策勒县达玛沟乡正北约120余里处)遗址中,挖到一块古代画板。画板上共画了四个人,中央绘着一个盛装贵妇、头戴高冕;右侧画着一个人拿着手摇纺 车在纺线,左侧地上放着一个盛满蚕茧的篮子还有一个侍女,左手指着贵妇的高冕。原来这块画板上画的就是玄奘所记东国公主巧带桑、蚕种的故事。于阗人民很感 谢这位公主,把她敬若神明,世世代代纪念她"。虽然只是一个携带蚕、桑种子的故事。由此可见,古代西域各国人民对中国种桑、养蚕、缫丝技术的渴望和追求。

      3.丝绸之路促进了科技的交流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大夏国见到安息国商人,问对方无纸,如何记事,对方曰:"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即在干硬的兽皮上,横行写字,这充分证明造纸技术 是张骞通西域后传入的。据史书记载: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纸为东汉和帝时蔡伦所造。"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我国曾四次从古遗址中发掘出西汉纸。 1933年新疆曾出土罗布淖尔麻纸;1957年西安出土了灞桥纸;1973年在西汉居延地区出土了金关纸;1978年在陕西扶风出土了中颜纸。罗布淖尔麻 纸毁于战火,后三种实物经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证实,它们都是真正的纸。因为中国发明纸的时间应是西汉武帝时代。造纸技术的外传有文字可考的始于唐代。唐玄 宗天宝年间,唐将高仙芝兵败怛(dá)罗斯。大食国将俘获的中国士兵送到康国(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汗)去造纸。"这就证明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后不久,一 种质量更高的纸又迅速传入新疆和西域各国,逐渐流传到欧洲。"西方学者认为,中国造纸法大约于1140年传入欧洲,欧洲人对东方的造纸术十分感兴趣。现代 造纸工业十分发达的法国,在它的中部城市安贝尔市郊的一条溪流旁,至今仍然保留着一座古老中国式的造纸作坊。溪水推动着木轮,木轮又带动着撞击石臼的木 棰,生产纸张。作坊旁还建有蔡伦馆,以纪念中国人对造纸技术的伟大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期间,把中国的丝绸、冶炼技术、漆器传入西 域、波斯、印度及欧洲某些国家。据记载,大宛以西至安息国,"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铜锡合金),辄以为 器,不用为币"。《新疆民丰尼雅大沙漠中的遗址》《考古》1961年第三期等书刊有出土铁制小刀、铁锛,铁铲、铁斧和铁箭头的报道,还发现了铸铁炉和烧结 铁。这都证明是汉人教会了西域人铸造兵器、铁器等技术。

      居延地区肩水金关出土的西汉纸,是我国珍贵的古纸实物之一。它证明早在蔡伦之前,我国就已发明了造纸技术。

       又据《建国以来新疆考古的主要收获》记载:1961年,昭苏县的萨尔霍布和木扎特草原,清理一批乌孙古墓,出土有铁刀、铁犁铧。犁铧形成舌形,两面突 起,两翼刀都成偏平,銎扁椭圆,重6斤多。这个舌形犁铧和陕西关中常出土汉代铁犁铧相似。这是西域都护在乌孙实行军屯,乌孙古墓出土的铁铧,可能是西汉军 屯的遗物。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令李广利将军二次伐宛,"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于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 空其城"。"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己(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其外城壤,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又闻宛城中新得泰人(汉人)知穿井,而其内 食尚多。

      又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有个人叫卫律,生于汉朝,父亲是匈奴人。此人与李延年关系很好,李延年推荐卫律出使西域,数年而还。李延年因罪家诛,卫律怕受牵连,遂亡降匈奴。卫律在匈奴教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史书上也有相关记载,证明西域穿井技术也是汉人教会的。

       这时,中国的钢铁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运,"也有从四川云南,入缅甸和印度北部,再由西北入高附(今阿富汗喀布尔),然后抵达安息(今伊朗)东 部。罗马史学家卢塔克称安息骑兵的武器为‘木鹿武器’。木鹿城在安息北部(今土库曼斯坦共和国马里城),是中国钢铁集散地。"中国钢铁还通过安息流入西 方,传到罗马,从此,西方各国也学会了冶制兵器和铸造铁犁等工具。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公元前119年)汉朝在河西令居(今甘肃 省永登、天祝县境)地区开始屯田。《汉书・武帝纪》载: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分治张掖、敦煌郡;元封初年(公元前110年),屯田和亭、塞机构的设 置也推进到酒泉,并在酒泉设置了军政机构。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在河西北侧之休屠泽、居延海地区设立卫所,筑城、移民屯田。天汉元年(公元前 100年),于敦煌置酒泉都尉。河西上述军政机构的设置和大批屯田生产的实施,给李广利将军二次伐宛积蓄了财力、人力。"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 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zhé 谪),及载*(bèi 备:干饭)给二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备破宛。"发挥了屯田戍边的作用。

       太初末年后,西汉王朝把屯田戍边延伸到天山北路的渠犁、轮台地区,派驻军队实行屯田。汉宣帝地节二年,"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将免刑罪人田(屯田) 渠犁,积谷欲以攻车师。至秋收谷,吉、*发城郭诸国兵万余人,自与将田士千五百人共击车师破之"。车师王乌贵归附汉朝,怕匈奴来夹攻,遂弃国奔乌孙。郑吉 迎乌贵王妻、子居渠犁东,汉益遣屯士分田车师。

      汉朝屯田生产的主观目的是:(一)运用屯田士兵反击匈奴对西域各国的侵略,维护西域各 国的安全,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以断匈奴右臂;(二)运用屯田生产为西汉王朝继续开发经营西域建立一条可靠的后方物资供应基地,确保物资顺利畅通;(三) "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为来往使者、商人供给粮食、蔬菜,减轻西域大道上各国的负担。然而屯田生产却从客观上收到了如下作用:吏卒所需衣 物,劳动生产工具由内地提供,不影响西域各国人民的正常生产,还能利用西域的富饶草地,开垦荒地,益种五谷,增加财富,造福于西域人民,也得到西域各国人 民的支持。同时汉朝还把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传授给西域人民,并通过这批屯田吏卒学习西域各国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然后传入汉朝内地。这样以 来、汉朝在西域设立的屯田生产区,不仅生产农产品来满足驻军和来往行人的需要,而且成了生产技术交流推广机构和试验场地。

      汉武帝征和 中而搜粟都尉桑弘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东捷枝、渠梨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 孰……""臣愚以为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地形,通利沟渠,务使以时益种五谷。"从此,汉朝的穿井技术和农田水利技术通过驻军屯 田、移民屯田戍边政策的实施,传入新疆地区。《汉书・西域传》记载说:"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穿卑*(dì) 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孟康在注中写道:"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一些人认为,这就是采取"井渠法修起 来的水利工程"。"井渠法大概就在这以后,由敦煌传入西域的。"

      "新疆人民把‘井渠法’加以发展,成为新疆吐鲁番一带有名的‘坎儿 井’。坎就是坡坎。这种井保持了‘井渠法’的特点,沿地下水源穿掘,上游每隔八十至一百公尺开一竖井,下游每隔十至二十公尺开一竖井,然后把井口之间的地 下层挖通成高二公尺,宽一公尺的渠。这种渠在新疆很普遍。仅吐鲁番一地的暗渠总长达二千五百公里。"这种渠对于终年雨量稀少而有雪水渗入地下的地区特别实 用。

      这时汉朝也把著名的产品漆器、陶器、竹器、铜镜、生姜、肉桂、大黄、土茯苓的生产技术传入西域。从西域、欧洲传入中国的有玻璃、 宝石、水晶石、苏合香料、毛地毯、骨胶等。据汉武帝时东方朔所著《海内十洲记》记载,胶是一种优质骨质胶,因为它能粘接折断的弓和刀剑,接续之后,即使其 他地方折断,续接的地方也不断,所以被称作续弦胶。武帝天汉三年四月(公元前98年)……西国(罗马)王使至,献此胶四两。武帝受以付外库,不知胶……之 妙用也。以为西国虽远,而上贡者不奇,稽留使者未遣。又时,武帝幸华林园射鹿,而弩弦断,使者时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弩弦(胶上粘口水将弩弦接 好)。帝惊曰:"异物也"。乃使武士数人,共对擎引之,终日不脱,如未续时也。胶色青如碧玉……帝于是乃悟,厚谢使者而遣去,赐以牡桂、干姜诸物,是西方 国所无者。这些物品的交流使东西方人民互通有无,交流了生产知识,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

      4.东西方文化艺术之花在丝绸之路绽放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到汉朝,运用胡笳吹奏在西域学习的乐曲。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古今注》说:"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 曲"。它以新鲜、振奋、崇敬、威武的内容和悠扬婉转的旋律、雄壮有力的节奏,活泼流畅的风格,清脆悦耳的音响,受到京城上层人士和艺术家的青睐。更引起音 乐家协律都尉李延年的极大兴趣。遂根据曲调的旋律,融会贯通,消化吸收,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给于将军服(用)之。(解:在音 乐上有段或节的意思)二十八解,即二十八段,是一首完整的大曲,作为守边将军的军歌。它具有刚毅、雄健、粗犷、奔放的艺术风格。据史籍记 载,二十八解,后来仅存十曲:《黄鹤》《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华子》《赤子阳》《望人行》。当时演奏这些歌曲极为隆重, 班超在任军司马时,曾用过这些乐曲。魏晋时期已经失传,在中国乐曲史上十曲没有乐谱,只留其名而已。

      关于《摩诃兜勒》曲的传入,史料 都说是胡乐或胡笳吹奏的乐曲。它肯定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乐曲。有史学家认为:"印度古歌诗中有《摩诃婆罗多》和《摩诃行那》二篇,从名称上觉得与《摩诃兜 勒》曲有关,是印度或西亚一带的音乐。"近年来有人从西北少数民族语言学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破译,发现"摩诃兜勒"是蒙古语赞美或赞颂的意思,也就是说蒙古 语把赞美或赞颂读成"摩诃兜勒"。例如蒙古族胡笳乐曲《阿尔泰的赞颂》也就是《阿尔泰的摩诃兜勒》。蒙古族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很广,现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地 区还居住着不少蒙古族人,他们善于吹奏胡笳,胡笳是他们历代相传的民族乐器。"摩诃兜勒"又属蒙古语言,那么张骞所传之《摩诃兜勒》曲,则应是蒙古族的胡 笳乐曲。这种分析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人认为:《摩诃兜勒》笳曲名。是一个复合词组。"摩诃"一词,为梵语的译音,表示"至大"、"伟大"的意思。"兜 勒"是西域的吐火罗的译音。"摩诃兜勒"是歌颂伟大的吐火罗。

      秦末、汉初,奏乐只有打击乐器。刘邦衣锦还乡,在沛县召集庞大的乐队,演唱《大风歌》仍然使用的是钟、磬一类体积笨重的打、击乐器,不能演奏较有难度的旋律性乐曲,也不能给人以缠绵细腻的艺术享受。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原的乐器有:

      1.胡笳:是西域的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初是用芦叶吹之,后来用竹子制作。吹起来,其声悲凉。传说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

      2.胡琴:是西域古丝弦乐器,汉时传入中原。这种乐器,生命力很强,至今还在舞台、民间广泛使用。

      3.琵琶:是西域的古乐器。琵琶有四弦和六弦之别。桐木制作,曲首长颈、下端椭圆、面平背圆。古时用木拨弦,是骑在马背上弹的乐器。汉时传入中原。

      4.箜篌:古印度乐器,七弦。《隋书・音乐志》载:"箜篌来自西域"。公元1969年,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纳230号唐墓出土的绢画,舞乐屏风上画有乐伎竖抱弹拨箜篌。其形似瑟而小,七弦,与《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相同。

      5.*篥(同筚篥):又名筚篥管,古乐器名。原出龟兹国,汉时传入中原。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形状似胡笳。

      6.横吹:西域的乐器,即横笛,又名短萧。据《册府元龟・土风》载:"党项羌、三苗之后……有琵琶、横吹"。这种乐器与我国古代的篪相似,有八个眼,就是现在的短管萧,古人称竖笛。

      这些乐器的传入,使汉朝音乐在调式、曲体、转调中拓宽了音域、增加了婉转细腻、缠绵之音。不仅给先秦留下来日趋僵化了的"雅乐"、"散乐"演唱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对汉代的歌舞"大曲"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发展宫廷音乐,汉武帝于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成立了《乐府》(音乐组织)。《乐府》是汉代特有的官方音乐机构,它由音乐家协律都尉李延年组 织,采集各地区民间音乐,以供宫廷享用。同时把各地有成就的民间艺人集中起来开展演奏、演唱活动。活动中吸取了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诃兜勒》曲和其他乐曲 的优点,又被汉民族的音乐、舞蹈所借鉴,吸收、融会、发展,既丰富了汉代音乐的内容,拓宽了汉代歌舞《大曲》的音域,又做到了歌曲、舞蹈巧妙的结合,为汉 民族音乐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更加丰富、更加绚烂,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大秦,是古罗马西海边的一个小国(罗马属国)。大秦杂技艺人随着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汉使及中亚各国的使者一同来到长安,大秦人精彩的杂技表演,受到了观众热烈地欢迎。汉朝人把表演幻术的杂技艺人,称"眩人"。

      据张衡的《西京赋》载:大秦人在西京耍杂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魔术表演,突倒投而跟*(guà 同挂),譬(pì)陨绝而复联;百马同辔,骋足并驰。

       大秦杂技变幻多端,引人入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汉代杂技艺术。据《中国文物报》1995年5月28日《飞剑跳丸・汉代杂技世界纪录》载,山东安丘市董 家庄发现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有一幅人兽表演的壮观场面,一人手托十字木棒,几个人在横棒上耍杂技;画面东侧,有一人手抛12个圆球和3把剑,圆球和剑在 空中飞舞,无一落地;西面西侧,有弹琴和男女表演各式舞蹈;画面南侧有走兽与人共舞的场面,现代的杂技艺术表演中也是少见的。

      汉时, 中国有一座骊轩城,城内居民都是大秦人(即罗马人)。他们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呢?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3年)古罗马帝国有一位将军,名叫克拉苏,他统率 数万大秦军队,进攻安息国。克拉苏战败身亡。他的儿子率领一部分大秦军队东逃,被北匈奴围住缴械,成了北匈奴的附庸。北匈奴郅支单于与西域都护府作战。郅 支单于败亡,而克拉苏儿子率领大秦人的军队,全部被西域都护府军队俘虏。经过整训,让他们驻在汉境边防线上。成为汉军前沿阵地的一个哨所,后来成为"骊轩 城"。这座城今在何处?近年,经中外历史学者调查研究推测,在甘肃省永昌县附近。这支军队中的大秦人,就有会杂技的,这对中国的杂技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源于印度的佛教也经西域传入中国。公元67年(东汉永平10年),中天竺有一个人叫迦叶摩腾,从大月氏 国用白马运佛经来洛阳,于公元68年(永平11年)敕建白马寺,(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安息国有个太子,名叫安清,字世高,继王位不久,自愿出家修行。 他刻苦钻研佛学,精通佛经,还漫游各国,宣讲佛经。安清于公元148年(东汉桓帝建和二年)来到中国洛阳,以安为姓,运用汉语,翻译佛经30余部,从此以 后,佛教以洛阳为中心,逐步向全国发展。到隋、唐时期,全国各地兴建庙宇,在河南的龙门,甘肃省天水麦积山、敦煌等地,都修建有大型的浮雕石窟。

       张骞凿空西域,把中国石雕和铜器制作传到西方,东方文化和艺术受印度佛教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印度犍陀罗艺术,什么是犍陀罗艺术?犍陀罗国是位于印 度中部和北部之间的一个小国。东西长1000余里,南北宽100余里,(有的书上称犍陀罗、有的书上称乾陀罗,今称犍陀罗)。当地人民信仰佛教,为修建庙 宇和塔的时候,在庙宇的立柱上和塔基石上,雕刻双翼狮子、双翼马、双翼牛。这些雕刻古朴典雅,风格独特,其他国家从未出现过。被后人称为"犍陀罗雕刻艺 术"。这种艺术又从印度经西域传到中原,并在中原生根开花。如山东济宁的紫云山,有东汉武氏家族墓,墓前有祠,祠内雕有石马、石狮子,又如四川雅安出土的 高颐墓石狮,是汉献帝建安14年造,狮子胸膛两旁雕刻有双翼。再如河南睢阳故城(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北五、六里,有汉太尉桥玄墓,墓前雕刻石骆驼、石马 等。这都反映了犍陀罗和西域艺术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佛教及其艺术从印度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甘肃、河南等地发现的石窟壁画和其他一 些文物均有反映。他们多受希腊绘画艺术、佛教艺术的直接影响。如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东南25公里。"现存有壁画或塑像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多 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迹。莫高窟壁画和塑像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十分明显。早期北魏石窟中的作品如裸体菩萨等,就有从西域 传入的带有希腊、印度的犍陀罗作风。身缠联珠纹衣服的隋代菩萨和胡装的唐天子,也显然受了希腊、印度文化的影响"。再如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临夏西北约 50里,是南线"丝路"黄河渡口上的要道。炳灵寺石窟……多而华丽,大佛原来和莫高窟一样,有数层楼阁,覆盖十丈金身。清同治初一次战争中被大火焚毁,十 余丈高的烈焰直冲崖顶的时亮窟,使窟顶的砂崖爆裂,壁画塌落。至今大佛周围还可以看到烧得只剩半截、插在崖上的桩柱。"现存183龛窟,初步可以断定,有 魏12龛窟,唐106龛窟,明5龛窟其它60龛窟。最早的石刻题记是169窟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造像题记","但冯国瑞先生曾与西秦乞伏磐所 造的弥勒龛中发现永康四年(公元415年)题记"。还有麦积山石窟,坐落在甘肃省天水东南45公里的一座浑圆如麦垛的红色独峰中。它以精妙卓绝的雕塑见 长。"在其全部194个龛窟崖刻中,有泥塑石雕7200多尊,还有部分壁画,有东方雕塑之馆,极重要的雕塑宝库(郑振铎语)之称。"这些石窟雕塑绘画艺 术,都在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是丝绸之路畅通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它们证明丝绸之路和石窟艺术存在着密切关系。

      丝绸之路的畅 通,中国丝织品上的绣花及图案传到了中亚、西亚、北非及欧洲,影响着那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在北非突尼斯共和国北方的苏斯博物馆中,还镶嵌着一 幅我国古代的太极图。突尼斯人把它称为‘阴阳图’。据考证,这幅太极图他们是从古罗马人沿着丝绸之路运来的中国丝织品的图案上得到的。古罗马人把‘太极 图’挂在家门上面,用来祈求逢凶化吉、永保平安,借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也从印度、尼泊尔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使中国绘画在古朴中增加了富丽的色彩和雄壮的力量,因而渐臻自然精致,享有盛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