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心系唐室
武则天能重用狄仁杰此类贤臣,被重用者也 尽心竭力、忠于职守,辅佐武则天治理好国家。以狄仁杰为例,他无论在地方任官还是到朝廷任职,都颇有建树,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政绩。但是忠于职守,勤于国 事,并不等于狄仁杰赞成大周革命,辅佐武则天,也不等于拥戴她称帝。在狄仁杰心目中始终都把自己看成是唐朝旧臣,把武则天视为李唐的皇后,这一点在狄仁杰 的言行中有明确的反映。他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后,在供词中公然宣称:"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可见他一贯以唐室旧臣自居,尽管此时他已 是大周的宰相。圣历元年(698),武则天与狄仁杰商议皇位继承者人选时,狄仁杰当面对武则天说:"陛下身是大帝皇后,大帝寝疾,权使陛下监国;大帝崩 后,合归冢嫡。陛下遂奄有神器,十有余年。今议缵承,岂可更异!"《资治通鉴》卷206圣历元年三月《考异》引《狄梁公传》。在当时持狄仁杰这种观点的人 不在少数,如王方庆、苏安恒、王及善、吉顼等一大批人,均是如此。苏安恒在上疏中明确指出:"陛下虽居正统,实因唐氏旧基。故《诗》曰:‘惟鹊有巢,惟鸠 居之。’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全唐文》卷237苏安恒《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公然认为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政权是鸠占鹊巢,来路不正。这些都是武则天所 熟知的公开的言论,至于私下的议论尚不知有多少。这就说明在武则天的大周朝廷中有一大批朝士是心系唐室的,他们尽管不反对武则天对天下的统治,但是却把武 则天的统治时期视为唐朝统治的继续,把忠于职守与忠于武氏家族截然分开。正因为如此,当武则天对朝政的控制稍有松弛时,便爆发了推翻其统治地位的政变。
以上这种看法在民间也普遍存在着。如圣历元年,突厥侵扰河北,武则天命刚刚恢复太子地位的李显为河北道元帅,以讨伐突厥。在此之前,朝廷召募兵员一月有 余,只有不满千人应募,听说太子亲任元帅的消息后,应募者云集,很快就召募到5万多人。可见人心之向背。这种状况和镇压宗室起兵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有一则故事说,狄仁杰任宰相时,他的堂姨卢氏就居住在洛阳郊外午桥南别墅,尽管与狄仁杰所居的尚贤坊相距不远,但她从未入城,与狄仁杰不相往来。倒是狄 仁杰颇为殷勤,每逢节日都要前去探望,不废以下事上之礼。有一年冬天,大雪过后,洛阳郊外银妆素裹,适逢狄仁杰休假,他便踏雪前往探视姨母。进门之时,正 好碰见表弟身背弓矢手提雉兔,也从外面?归来,"顾揖仁杰,意甚轻傲。"狄仁杰没有计较表弟的态度,对其姨母说:"我现在朝中为相,表弟有什么要求,愿意 竭力去办,一定遂其心愿。"卢氏回答说:"吾止有一子,不欲令事女主。"狄仁杰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唯唯喏喏而退。卢氏与其子对武则天的这种态度,在百姓中 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狄仁杰在这种场面中的心情也是真实的,正因为他不赞同武则天改朝换代,但又无力扭转局面,所以才感到惭愧。如果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的,自然也就不会感到愧疚了。
后来,狄仁杰力主迎归庐陵王李显,挫败了武承嗣、武三思谋图获得皇位继承权的企图,目的就是恢复李唐的 统治地位。不仅如此,在李显恢复太子地位后,狄仁杰曾进行过一次恢复李氏统治的尝试。根据《旧唐书》卷92《魏元忠传》的记载:"昔则天在三阳宫不豫,内 史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元忠密进状云不可。"这是中宗即位后,御史袁守一劾奏魏元忠时所说的一段话。这里提到狄仁杰的官职是内史,他得到这一官职是在久视 元年(700)正月,同年九月狄仁杰就死去了。故狄仁杰提出这个动议当是在这年正月至九月之间。另据记载,武则天这年四月曾驾幸三阳宫。五月,武则天服用 了僧人胡超进献的长生药,"疾小瘳"。说明武则天在三阳宫的确患病了,服药之后病情稍有好转。狄仁杰请求让李显监国当在此时,结果被魏元忠阻止而未成。自 古以来皇帝因事离京或患病,请太子监国本是常见之举,唐太宗生前也令当时的太子李治(唐高宗)监过国。为什么此次狄仁杰请李显监国,魏元忠竟密表进奏阻止 呢?根本原因就是唐太宗父子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而武则天母子之间却大有隔阂存在,弄得不好武则天的统治地位将会受到威胁。三阳宫位于嵩阳县(河南登封) 境内的大山之中,距洛阳160里,"有伊水之隔,坂之峻,过夏涉秋,水潦方积,道坏山险,不通转运,河广无梁,咫尺千里。"根据记载,武则天在这里直到七 月仍无返回洛阳之意,打算避过暑热,天气凉爽之后才返回。当时左补阙张说曾上疏请求武则天尽早返回洛阳,不宜久在山中,其中理由之一就是交通不便,运输困 难。指出武则天"安山谷之僻处,是犹倒持剑戟,示人柄。夫祸变之生,在人所忽,故曰:安乐必诫,无行所悔。"以上见《唐会要》卷30《三阳宫》。这些话已 经说得十分清楚了,就是婉转地告诫武则天不要给人造成政变的机会。狄仁杰之所以于这个时候提出要太子监国,是大有深意的。魏元忠反对狄仁杰的提议,也正是 看到了这一点。否则,当皇帝离京且患病不起时,皇太子监国理所应当,为什么还要坚决反对呢?难道不怕贻误国事吗?
上一篇:第四十章 庐陵返都
下一篇:第三十九章 储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