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赵普为什么敢向赵匡胤叫板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赵普

  •   赵普赵匡胤曾是同事,赵普性情耿直,不太喜欢说话,但一开口却具有说服力,赵匡胤很欣赏他。后周时,赵普被宰相范质荐为军事判官,赵匡胤为同州节度 时,任赵普为掌书记。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普参与谋划"陈桥兵变",与诸将拥立赵匡胤为北宋皇帝。赵匡胤即位后,任其为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 士。

      乾德二年(964年),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时罢相,赵匡胤以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即宰相)、集贤殿大学士。拜相以后,赵匡胤把赵普视为左右手,事无大小,都与他商量。有时在朝中不能解决的事,赵匡胤还常常要亲自到赵普家中去商量。

       一天夜里,大雪纷飞,天气寒冷,赵普听到叩门声。开门一看,见是赵匡胤立在风雪中,慌忙拜迎内舍。赵匡胤坐定,把自己想攻灭北汉、收复太原的意图说了出 来,征求赵普的意见。赵普表示反对。他说:"北汉位于我之北面,太原则是西北要冲。我们如果收复太原,那么辽国南下的边患就要由我们独挡了。还不如暂时留 着北汉,等平定南方诸国之后,它那弹丸之地,不就无处可逃了吗?"赵匡胤笑道:"朕也是这样想的,今天是有意来试试你。"

      赵匡胤登基 后,总觉得皇位坐得不安稳,以前藩镇割据的情景历历在目。一天他问赵普:"自唐末以来,征战不息。几十年间换了十几个皇帝,原因何在?"赵普回答:"是因 为藩镇的势力太强大了。君弱臣强,自然无法控制局势。臣以为当前治国之计,只需逐步削夺节镇之权,控制钱谷,尽收地方精兵于中央,天下自然会安宁。"话未 说完,赵匡胤上道:"你不用再说了,朕已经明白了。"不久,宋赵匡胤演出了"杯酒释兵权"的一幕,成功地削除了藩臣割据的隐患。

      赵 普为相刚毅果断,厚重有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一次赵普推荐一个人任某职,赵匡胤不批准。赵普不屈不挠,连荐三次,赵匡胤大怒,把奏折撕碎扔到地上。赵普 面不改色,跪着拾起奏折下殿而返。夜里,他把破碎的奏折修补粘好,第二天上朝时又递了上去。赵匡胤深受感动,终于任用了他推荐之人。还有一次,赵普请为一 个大臣升官。赵匡胤很讨厌那个人,就不批准。赵普坚持推荐,赵匡胤生气地说:"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还能怎么样?"赵普也大声回答:"刑以惩恶,赏以酬 功,是古今通理。而且刑赏是天下之刑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赏,岂能以个人好恶而专权?"赵匡胤大怒,拂袖而起,转回内宫。赵普则紧紧跟随。赵匡胤入宫, 赵普就久立宫门不去。赵匡胤无奈,只得答应了。

      宋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太宗。赵光义拜赵普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雍熙三 年(986年)春,赵普因宋辽幽州之战已达数年,师老兵疲,民不聊生,于是上书赵光义,主张班师息争,以养民生。他认为,几年来"大发骁勇,动摇百万之 众,所得者少,所丧者多,兵久生变,深为可虑";批评太宗"信邪谄之徒","乐祸求功,以为万全";提议太宗"正奸臣误国之罪,罢将士伐燕之师","伏望 速诏班师,无容玩敌"。赵光义没有听从赵普的劝谏,但认为他"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嘉愧实深"。遂拜赵普为太师,封魏国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