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昱的“狂悖”之言告诉人们什么
宝庆元年(1225)九月己未,"诏梦昱除名勒佇、象州羁管"。然而,奇怪的是,这事《宋史·理宗纪》中竟没有记载。胡梦昱的"狂悖"言论没有被披露。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什么《宋史·理宗纪》略去不记呢?
据周密《齐东野语》载:
大理评事庐陵胡梦昱季晦,应诏上书,引晋申为厉,汉戾太子,及秦王廷美之事,凡万余言,讦直无忌,遂窜象州。
这是关于胡梦昱"狂悖"之言的最早记载,后人都是根据这则记载转述的。
《宋季三朝政要》与《宋史纪事本末》载:
言济王不当废,引用晋太子申生、汉戾太子及秦王廷美之事,凡百余言,讦直无忌。
仔细推敲胡梦昱这番"狂悖"之论,不难发现,胡梦昱这些话,透露了一个极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废济王、立理宗是宁宗、杨后、弥远三人决定的。
晋太子申生是被骊姬杀害的,这就隐射害死济王的是垂帘听政的杨后。戾太子是汉武帝听信了江充的谗言而被害的,这就隐射废济王、立理宗是宁宗听信了史弥远 的谗言,才废济王,另立理宗为皇位继承人的,宁宗就是当年的汉武帝,昏君一个。所以,把胡梦昱这番"狂悖"之言公示于众,对道学宗师真德秀们主张的"史弥 远擅自废立"之论不利,这无异于拆了自己的台,故必须隐去不记。
和当时其他人为济王鸣冤的言论相比,其他人只骂史弥远,但不骂宁宗和杨太后。而胡梦昱竟"不讲策略"到这种地步,把事情的真相全部端出,把老皇帝和垂帘听政的老太后都端出去了,这还了得!当然就得把他这番"狂悖"之言"束之高阁"了。
秦王廷美典故
北宋太祖赵匡胤有兄弟五人:兄赵光济,早亡;弟光义,即太宗;二弟光美,后改名廷美;三弟光赞,幼亡。
太祖在位时,廷美官至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其时昭宪太后病危,命太祖传位太宗,太宗传位给廷美。这事宰相赵普知道。太宗即位,廷美从征太原,进封秦王。
太平兴国七年(982)三月,有人告发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太宗不想暴露这事,立即罢廷美开封尹,授西京留守,赐袭衣,通犀带,钱千万缗,绢、□各万匹,银万两,西京甲第一区。
宰相赵普查访得知,兵部尚书卢多逊与秦王勾结,责授卢多逊下御史狱,捕赵白和秦王府官员阎密等五人。多逊承认自己曾多次通过赵白把中书机密告诉廷美,并 告廷美"愿宫车晏驾(死亡),尽力事大王"。廷美遣樊德明报多逊云:"承旨言正会我意,我亦愿宫车早晏驾。"(即希望哥哥光义早点死)并私赠多逊弓箭。
太宗诏文武常参官集议朝堂,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奏:"多逊及廷美顾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赵白等处斩。"诏夺多逊官爵,并家属流放崖州;廷美勒归私第;赵白等斩于都门外,没收其家产。
赵普以为廷美谪居西京(洛阳)不便,为了防止他变,乞徙远郡。诏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雍熙元年(984),廷美至房州,忧悸成疾而死,年三十八。太宗诏追封廷美为涪王,谥曰"悼"。徽宗即位,改封魏王。
按:在劝告理宗如何处置济王问题上,真德秀和史弥远等都提到秦王廷美。真德秀等从兄弟人伦的关系出发,劝理宗以太宗待秦王廷美为例,给济王追封王爵与立 嗣继绝;而史弥远等则从君臣政治关系的角度出发,说秦王廷美只是"咒诅"太宗,希望他早点死,就下诏剥夺其王爵、降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如今济王已不光 是言论,而是"黄袍加身",接受朝贺,发文反叛,请以秦王廷美为例,降济王为巴陵县公。
上一篇:理宗赵昀是一个身世不明的皇族外人吗
下一篇:济王赵竑是“太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