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德宗光绪皇帝的故事:变法失败空遗恨
光绪皇帝
少年天子,敏而好学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酉时(17—19时),同治帝驾崩于皇宫养心殿东暖阁。戌时(19—21 时),两宫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悼亲王奕宗、恭亲王奕等王公大臣29人,谕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 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宣布:"醇亲王奕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醇亲王奕一听这个消息, 大哭,忙跪下谢恩。慈禧派人前往醇亲府邸去接载湉。
小载湉离开醇王府,慈禧太后不顾人世间的骨肉之亲,强行切断载湉同生身父母的血缘感情。无论对小皇帝,还是对醇亲王奕和他的福晋,这都是难以忍受的悲剧。可是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精神罗网里生活着的醇亲王,为了大清王朝基业的延续,只好忍痛割爱。
初六早晨,载湉哭哭啼啼地被人用小轿抬到了皇宫,领到了养心殿。载湉先被带到西暖阁,向两宫太后磕头,算是请安;又被带到东暖阁,到同治的遗体前磕头,算是祭奠。到了晚上,两宫太后让载湉住在养心殿。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接受百官朝拜,并告祭天、地、庙、社。光绪皇帝继位后,先被带到乾清宫向同 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被领到钟粹宫向慈安皇太后行礼,再被抬到长春宫向慈禧皇太后行礼,最后又被送到储秀宫向嘉顺皇后(同治皇后)行礼。这时光绪皇帝 才4岁半,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当然无法亲理朝政。于是从初七开始,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
清朝幼年皇帝登基,先有 6岁顺治,继有8岁康熙,再有6岁同治,而光绪此时只有4岁半,还没有正式开始读书。载湉入继大统一年之后,到了入学读书的年龄。慈禧太后对光绪帝的"典 学"作了慎重的部署。为载湉选定的师傅为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两人是同榜进士。
光绪二年四月二十一日(1876年5 月14日),是钦天监选定的"入学吉期",小皇帝载湉开始上学了。这天,帝师翁同龢与夏同善一大早就来到"上书房"恭候小皇帝。载湉起床后,由宫女伺候着 梳洗完毕,先冲着孔子像拜一拜,然后被抬到毓庆宫。两位帝师及随侍大臣赶忙三跪九叩,拜见皇帝,光绪给二人赐座。简单的"典学"仪式后由帝师给皇帝授课。 开学的当天读汉书四句即止,因为恭亲王奕传两宫太后懿旨曰:"上连日体不甚适,功夫不过一二刻可退。"
光绪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对环 境、师傅、学习、伴读都感觉很不习惯。他对授读师傅感到很生疏,不仅又哭又闹,还把书本笔墨摔到地上,根本不想学习。师傅没有办法,只好如实奏告慈禧皇太 后。慈禧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让小皇帝安心读书,便下了一道懿旨,让小皇帝生父奕到毓庆宫照看小皇帝读书。光绪有父亲在身边,安静了许多,开始接受师傅的 教导。奕虽然天天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却也得天天给儿子下跪行礼,因为此时君臣之礼已经取代了父子之情。随着岁月推移,光绪帝年岁渐长,逐渐习惯于读书生 活。
给光绪帝授课的师傅主要是翁同龢一人,因为夏同善浙籍乡音较重,光绪听不懂。翁同龢每天讲读《四书》四到六句,然后练习大小楷若 干张。后来,光绪的字写得非常不错。光绪帝聪颖好学,平时没事就学习,不管是走路、站着、坐着、躺着都在吟诵诗书。慈禧因此经常夸赞他。光绪的记忆力也很 强,无论是答复翁同龢提出的问题,或是背诵已经念过的书,他都能应付自如。
光绪帝读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口到心到,从来不死"啃"书本。有一次课本上有"财"字,翁师讲释字义,光绪帝指书内"财"字曰:"吾不爱此。"又曰:"吾喜俭字,此真天下之福矣。"当时他也不过六七岁。
光绪在毓庆宫读书学习长达10年,儒家经典和师傅熏陶是其思想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荀子关于君与庶人是舟与水的关系的名言以及翁同龢主战思想对他产生了 很深的影响。他把读书同做国君相联系,如在《乙酉年御制文》中写道:"为人上者,必先有爱民之心,而后有忧民之意。爱之深,故忧之切,忧之切,故一民饥, 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诚尽敬以致之。"这一年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光绪才15岁。他已 决心做一个爱国爱民的君主、有所作为的皇帝。
光绪帝读书这段时间也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掌握大权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几件大事: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辛未(初九),慈安皇太后不豫;壬申(初十),崩于钟粹宫",慈安病死之后,慈禧独掌大权。光绪八年(1882年),中法 战争爆发,清军恐怕"失和"而"退让"。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舰队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清军被迫迎战。同年,法军又进攻吴淞口。法军再侵犯 台湾淡水、鸡笼(基隆),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领守军扼守淡水,击退敌军侵略。光绪九年(1883年)年初,法军在水路进攻浙江镇海,在陆路进攻镇南关 (今友谊关),清军获得"镇南关大捷"。光绪十一年(1885年)四月,清朝"以胜求和""不败而败",派李鸿章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光绪 十一年(1885年)九月,清朝"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正式建立台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他筑炮台、修铁路、架电线,使台湾的经济得到了发 展,社会渐趋安定。
太后训政,皇帝傀儡
载湉为嗣皇帝,是慈禧太后最理想的,也是最适当的选择,从载字辈而论,载 湉具备的对她有利的因素,是宗室中其他人所不能及的。而且之所以选小载湉入宫为嗣皇帝,是因为慈禧想永远成为主宰朝政、驾驭皇帝的太上皇。慈禧太后控制政 权的希望全寄托在载湉身上,因此,小载湉入宫以后慈禧太后关怀备至,调护教诲,耗尽心力,力图培植起同皇帝的特殊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童年时代的光绪皇 帝是慈禧太后的宠儿。
从载湉进宫以后,她一再嘱咐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必须教导光绪称她"亲爸爸"。从小皇帝对慈禧太后异乎寻常的称呼 中也可以看出她对载湉的宠爱程度。这位满洲贵族中的女强人,其性格非常特别,她一心想当统治中国的大清皇帝,因之也就一心想做男人。并且时常很骄傲地说, 她把大清帝国统治得非常出色,绝不逊于任何一个男性的统治者,如今有人可以叫她"亲爸爸"了。后来这个称呼便始终沿用着,直到光绪长大成人,还是叫慈禧为 "亲爸爸"。
光绪虽说是"一国之主",但朝中的一切,事无巨细悉归慈禧一人掌管。慈禧执意要把他铸成一个随她任意摆布的傀儡皇帝,对 他的管教非常严格。光绪每天都要到慈禧面前跪着请安,慈禧不叫他起来,他就一直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他惧怕慈禧"谈后色变",慈禧一直不愿放弃权力,迟 迟不让光绪亲政。经过12年的少年皇帝生活,16岁的光绪已经长大成人,皇帝亲政之事,已然不能再拖。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初十,慈禧皇太后很不 情愿地下了一道懿旨:"前因皇帝冲龄践祚,一切用人行政,正大臣不能无所秉承,因准廷臣之请,垂帘听政。本日召见醇亲王及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等,谕以自 本年冬至大祀圜丘为始,皇帝亲诣行礼,并著钦天监选择吉期,于明年举行亲政典礼。"醇亲王奕这个人很有城府,揣测出了慈禧的心思,便想出一个请皇太后 "训政"的主意。于是他找到礼亲王世铎商定后合奏,"恳请皇太后训政数年"。慈禧太后看了奏折,正合心意。六月十五日,慈禧就下了一道懿旨:"归政后当永 照现在规制;凡宫内一切事宜,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俾皇帝专心大政等语。念自皇帝冲龄嗣统,抚育教诲深衷,十余年如一日,即亲政后亦必随时调护。" 这道懿旨发下后,大家就都知道慈禧太后的真正想法了,其他王公大臣也纷纷跟着上奏折吁请太后"训政"数年。慈禧太后就假装很不情愿似的,发布懿旨说:"既 据诸王大臣等再三沥恳,何敢固持一己守经之义,致违天下众论之公。勉允所请,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于是,慈禧不但获得了归政的好名声,还使实权 仍然在握,可谓一举两得。
光绪皇帝亲政、皇太后训政的局面又维持了两年: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皇帝已经18岁了,无论怎么 说,慈禧太后都必须把政权交给皇帝载湉。她在懿旨中只好说:"前因皇帝甫亲政,勉允臣工之请,训政数年。两年以来,皇帝几余典学,益臻精进,于军国大小事 务,均能随时剖决,措置合宜,深宫甚为欣慰。明年正月大婚礼成,应即亲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也就是决定在光绪大婚之后归政。
皇帝大婚,挑选皇后极为重要。由于光绪是嗣咸丰皇帝、兼祧同治皇帝而即位的。光绪未来的皇子,是同治皇帝的当然继承人。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光绪帝,慈禧太后 把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塞给光绪帝做皇后。慈禧太后不经光绪皇帝本人同意,就在懿旨中说:"皇帝寅绍丕基,春秋日富,允宜择贤作配,佐理宫闱,以协坤 仪,而辅君德。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著立为皇后。"而桂祥恰恰是慈禧的亲弟弟。这样,皇帝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儿子,皇后是慈禧太后弟 弟的女儿,而未来的皇子又是慈禧太后亲生儿子同治皇帝的当然继承者。这些人都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有直接的关系,这一巧妙的安排,使慈禧牢牢地把权力握在 自己手中。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六日册封叶赫那拉氏为皇后。二月三日,慈禧太后归政,光绪帝开始亲理朝政。
亲政后的光绪帝迫切希望了解世界情况。光绪十六年(1890年),驻美公使张荫桓自美归国。光绪急切召见他,询问国外情况。他又索取驻日公使参赞黄遵宪 的《日本国志》,日本的明治维新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光绪帝还读了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萌发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况之志。
在光绪蠢 蠢欲动时,朝廷内部逐渐形成两股政治势力、两个政治集团,这就是"帝党"与"后党"。早在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慈禧同奕合作,将以恭亲 王奕为首的五位军机大臣(奕、宝、李鸿藻、景廉、翁同龢)全部罢黜,代之以才能平庸的礼亲王世铎和孙毓汶、额勒和布等人。这一年为甲申年,史称为"甲 申易枢"。此后,"帝党"与"后党"在朝中逐渐形成。他们在重大朝政上,都进行激烈的争论。
甲午惨败,帝后不睦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使"帝党"与"后党"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了。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明治政府抓紧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
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觉,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指出日本将为"中土之患"。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犯中国台湾事件后,尤其是中法战争后,清 政府加强海防建设,以京师门户北洋为设防重点,主要防御对象为日本。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编练成军,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 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然清朝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 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日军便以清军入朝、保护侨民为借口,大批调遣日军赴朝,向清军开战。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光绪帝认为:"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因为光绪主战,因此"帝党"坚决主张对日宣战,企图一战打败日本。这在当时确实 也代表了一些爱国将士的要求,争取了广大舆论界的支持。但主战派的"帝党"缺乏实力,只能利用皇帝的上谕和士大夫的清议,督促李鸿章出战。
"后党"的核心人物李鸿章主张"避战自保",力主其他列强出面调停。慈禧太后既怕日本的武力,又害怕一旦战败会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这一年又正逢 她60岁寿辰,她一心想把这个"万寿庆典"办得隆重些,所以就更加厌战,但求尽快议和,以免耽误了庆寿。她支持李鸿章的主张,让他奔走俄、英公使之间,乞 求欧美各国出面调停。一些主战派官员又纷纷上奏折,请求停办寿辰,将钱款用于军费,慈禧太后听了更是怒不可遏,气冲冲地对御前大臣说:"今日令吾不欢者, 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 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 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据此,清廷决定增调陆军赴朝,先在平壤集中,然后南下驱逐在朝日军;以海军务舰队分守各 自防区海口,北洋舰队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确保京畿门户安全,并策应在朝清军。
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马玉良、左宝贵和副 都统丰升阿等四部援朝清军万余人先后抵达平壤。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甚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入夜后,叶志超等弃城而逃,至26日全 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亦前出至黄海西部,甚至闯到威海卫和旅顺军港挑战,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 战。北洋舰队在丰岛海战后拘于"保船制敌"之令,主要巡弋于威海、旅顺之间,将黄海制海权让给日本海军。9月上旬,清廷鉴于平壤将有大战,拟由海路迅速运 兵赴援,北洋舰队奉命护航。9月17日,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由大东沟口外返航,突与搜索前进的日本联合舰队遭遇,随即爆发了著名的黄海海战。 战斗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沉毁5舰、伤4舰,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后,日本为实施"作战大方针"中直隶平原决 战的计划,决定以陆军第二集团军向中国辽东半岛进行登陆作战,突破渤海湾门户。陆军第一集团军则向鸭绿江清军防线发起攻击,造成对清朝祖宗陵寝之地奉天的 巨大压力,掩护第二集团军的登陆作战。清廷采纳李鸿章之议,实行"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的平分兵力方针。在实际兵力部署方 面,由于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以及过分眷顾祖宗陵寝,清廷集重兵于鸭绿江一线和奉天、辽阳之间。同时,为保卫北京,又令各省抽调兵力,驻守山海关至秦 皇岛之间,以及天津、大沽、通州等地。以上措施致使地处渤海门户正面的辽东半岛兵力不足,又多系临时填防部队,加之黄海制海权已被日军所得,失去海军掩 护,防御极其空虚。
鸭绿江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驻守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82营约3万人,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防线分中、 东、西三段,以九连城一带为主防御阵地。兵力成一线部署,各部之间缺乏协同,纵深内又无强大预备队。日军第一集团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继 于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并攻占虎山。其他各部清军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崩 溃。
在日军第一集团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挥日军第二集团军2.5万人在日舰的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 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余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今属大连)。7日,分二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唾手而得大连 湾。17日,日军开始向旅顺口进逼。驻守旅顺口地区的7名清军统领互不统属,1.4万余名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只有总兵徐邦道指挥 拱卫军奋勇抗击。22日,日军陷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日军攻占旅顺后,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暂时搁置直隶平原决 战方案,代之以进攻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为尔后直隶平原登陆决战做准备。为此,日军以陆军第二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山东作战军",大山岩上将任司令长官, 共2.5万余人。又令联合舰队协同山东作战军作战,并以陆军第一集团军在辽东战场进行佯攻,继续吸引清军主力。
清廷对日军主攻方向再 次判断失误,以为日军第一、第二集团军将并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海湾登陆之部队会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驻守奉天、辽阳及 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关内外总兵力达10万以上,而于日军的主攻方向山东半岛则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其中驻守荣成(今旧荣成)的仅1400余人。至于北洋舰 队,则根据李鸿章"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
1895年1月20日,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占荣成,随 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此后,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 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17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覆灭。
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日军未经直隶平原决战便达到了预期的侵略目的。
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帝开始考虑如何振兴国家,雪此大耻。
变法图强,惨遭扼杀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于是出现了要求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加科 举会试的18省举人,得知《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两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愤。4月,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 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1000多人签名。5月2日,康、梁二人带领18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 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产生直接实质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 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并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年末,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 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强意图瓜分刚败于日本的中华帝国,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民族危机激发了光绪帝的爱国热情,公车 上书启发了他变法的决心。他清楚地知道慈禧太后虽然已经撤帘,但是仍然紧紧控制着他。"上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顽固的慈禧太后不会让他变法 的,但是他决心已定,为了国家的振兴,他把个人的利益和荣辱置之度外,说:"太后若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他用手中的权力极力支持 康有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年)四月十三日,御史杨深秀奏请定国是,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二十三日,光绪 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诸方面实行变法,旨在挽救中国危亡。他对维新派主要人物作了恰当的人事安排,允许康有为专折奏事,并任命 他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以便上奏,提出变法方案。在短短的103天里,光绪帝颁布了100多条新政上谕。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 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赠送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 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
光绪帝发布御令,企图形成自上而下的 全国改良性运动,但遇到大多数地方顽固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阻挠和破坏。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谭钟麟根本不理睬御令筹办之事,电旨催问,也置若罔闻。 慈禧太后表面上同意变法,实际上想方设法阻挠变法。她发出懿旨,迫使光绪帝将变法中坚人物翁同龢革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职务,同时任命"后党"重要人物 荣禄为直隶总督,掌握兵权,又规定新任职的两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向她谢恩,目的是拉拢"帝党"。
光绪帝对此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革去 了守旧、阻挠上书的怀塔布、许应揆等6名礼部堂官,任命了7名新堂官,其中4名是支持维新的。七月二十日,光绪帝又任命维新派重要人物江苏候补知府谭嗣 同、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侍读杨锐、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担任四品衔章京,处理新政事宜。
慈禧太后决意破坏变法,发动政变。她授意荣禄调兵遣将,聂士成部驻天津陈家沟,董福祥部驻北京长辛店。翰林院编修李盛铎奏请光绪帝奉慈禧太后去天津阅兵,以乘机胁迫光绪帝让位。
七月三十日,光绪帝密诏杨锐,告以危局,命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等速议对策。鉴于光绪帝处境危险,谭嗣同于八月初三夜访在天津训练新军的袁世凯,要求他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以救光绪帝。袁世凯慨然应允,但当晚就密报荣禄。
不知情的光绪帝于八月初五还召见袁世凯,袁世凯建议他召张之洞襄助。
八月初四,康有为访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请英国公使相助,未应允。两日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八月初四,慈禧太后回宫,八月初六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随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
由慈禧发动的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103天的维新。慈禧太后第三次训政;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张荫桓戍边,徐致靖永禁,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康广仁(康有为之弟)处斩。维新举措,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戊戌变法失败。
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实行的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历时虽不长,但动机良好,虽败犹荣。光绪帝是晚清最有见识,并且能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皇帝,他的名字与这场运动青史永垂。
但是慈禧太后对光绪非常不满,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成人,却这么不听话,搞什么戊戌变法来蛊惑人心,于是就想废掉他,另立皇帝。当初光绪皇 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经说过,等将来光绪帝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帝载淳为嗣。但光绪无子,怎么办?废帝后,光绪又该怎么处置?慈禧反复思考这两个难题。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完早朝之后,慈禧单独召见荣禄。慈禧与荣禄商量着立一个大阿哥,作为同治和光绪帝的继承人。此时,端郡王 载漪之子溥俊进入了慈禧的视线。15岁的溥俊处在爱新觉罗氏(父系)与叶赫那拉氏(母系)两支血缘的交叉点上,慈禧觉得很满意,便将其召入宫内,立为大阿 哥,打算让他取代光绪。但外国公使并不承认这位大阿哥,理由是他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漪是义和团领袖。慈禧太后不顾反对,她想让溥俊于四月即位,改元保庆, 废黜光绪皇帝,并且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慈禧被迫停止废除光绪的计划。
最后十年,受困瀛台
被慈禧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已经基本不再过问政事,只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时曾参加御前会议,听众人商议决定是否宣战。他倒是说了几句话,认为不应该宣战,这是基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而做出的判断。慈禧太后却很草率地决定宣战,最终告败。
八国联军之役后,慈禧太后以"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之名废除溥俊大阿哥之位,命其仍归宗载漪。光绪帝位保住了,但形同木偶,臣工奏对,不发一言。有时 慈禧太后示意要他表态,也不过一两句罢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这个傀儡一当,就是10年。在这10年间,光绪帝由于长期生活在忧虑中,加上得不 到很好的照顾,神经极度衰弱,健康状况十分不好,不但没有食欲,而且常常遗泄、头疼、发热,脊骨痛、腰痛。光绪的肺也不好,经常咳嗽、咯血,似有痨病。与 光绪10年"闲帝"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之一,就是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府大城县人,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咸丰七年(1857年)他被送进皇宫当太监,入宫后叫李进喜。同治三年(1864年),16岁的李进喜被调到长春宫,慈禧太后给他改名为李莲英。李 莲英是个聪明乖巧的人,很快揣摸透了慈禧的秉性和好恶,便千方百计地讨慈禧的喜欢。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人说他 完全站在太后一边,反对变法,陷害光绪;也有人说李莲英生性圆滑,两面讨好,不但慈禧太后喜欢他,光绪皇帝因为从小就受到李莲英的看护,也喜欢他,叫他 "谙达"(师傅),还夸他"忠心事主"。光绪十五年(1889年),皇帝大婚时,李莲英其实是两面为难的。皇帝选拔妃子,要在全国层层把关,但能够带到光 绪面前的只有60多位,并且从这60多位里,要选一后两妃。选妃当天,光绪一眼就看上了珍妃。他拿着玉如意,犹豫不决。因为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 后。但慈禧早就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光绪。光绪走到珍妃面前时,突然变得非常伤心。领会慈禧意图的李莲英看不下去了,扶住光绪,将他一直搀到隆裕面前,将玉 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
当年八国联军攻到北京城的时候,慈禧带着光绪等逃跑,一直跑到西安。事情平息,慈禧、光绪、李莲英等就又往回 走,走到保定住下。太后睡觉的地方,被褥铺陈都很华美;李莲英住的稍差一点,但也很不错;而光绪皇帝睡觉的地方却很寒酸。李莲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后,前来 探望光绪,见光绪在灯前枯坐,一问才知道他竟然铺的盖的都没有,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根本无法睡觉。李莲英看到这个情况,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说:"奴才 们罪该万死!"并且把自己的被褥抱过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西逃的苦楚说:"若无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 月二十一日,光绪帝病故,终年38岁,葬于河北永宁山崇陵,庙号德宗,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十二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简称景皇帝。
光绪帝被囚禁瀛台到他死前发生的大事有:义和团与清军勇斗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慈禧太后实行新政,日俄战争爆发,革命党发动起义(萍浏醴武装起义、七女湖起义、安庆起义、绍兴起义、钦廉防起义等)等。
上一篇:光绪皇帝大事年表
下一篇:光绪皇帝怎么死的?光绪驾崩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