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志》思想 治军与用兵 第三辑 治军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姜子牙
  • 太公治军严明,所以能无敌于天下。太公治军思想博大精深,但鉴于将帅和士卒是进行战争的第一要素,所以这里只就太公选将、立将、树立将威和励军之道作撮要叙述。 太公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这里突出了将军关系国家安危的特殊重要作用。因此,将帅的论比、选任及其应有的权威等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太公说“故置将不可不察也”。 将帅作为重要人才,国君在实际选任将帅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一般原则,一个具体原则。贯彻一般原则,是要国君在坚持依法“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的前提之下,在选任将帅时,既要慎核详考,以防止“六贼七害”;又要排除世俗的毁誉,禁止结朋纳党而埋没贤能,废斥结党营私而比周竞进;举贤必得真贤,举贤必须任用。 贯彻具体原则,太公强调将帅必须具备“五材”而避免“十过”。勇、智、仁、信、忠为五材,必具备而发扬;十过是将帅的十条缺陷,必须审戒和避免。《六韬·韬·论将》载,武王问太公:评价一个将帅的原则是什么? 太公回答:将帅应具备五种美德,避免十种缺陷。武王问:请问这五种美德十种缺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太公回答:所谓将帅的五种美德就是:勇敢、明智、仁慈、诚信、忠贞。勇敢就不易受到侵犯,明智就不会被扰乱,仁慈就爱护战士,诚信就不会欺骗上级,忠贞就不会怀有二心。十种缺陷是:勇敢而轻于赴死,急躁而急于求成,贪婪而好利,仁慈而放纵姑息,聪明而胆小怕事,诚实而轻信他人,廉洁而刻薄部下,多谋而优柔寡断,坚强而刚愎自用,懦弱而依赖别人。勇敢而轻死的,可能会被敌人激怒;急躁而急于求成的,可能会被敌人用持久之计而拖垮;贪婪而好利的,可能会被敌人贿赂;仁慈而放纵姑息,可能会受到骚扰而疲备;聪明而胆小怕事的,可能会被胁迫;诚实而轻信他人的,可能会被欺骗;廉洁而刻薄的,可能会被侮辱;多谋而寡断的,可能会被敌人突袭;坚强而刚愎自用的,可能会被敌人算计;懦弱而依赖别人的,可能会被愚弄。 太公主张: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将帅手里。将帅是国家的辅佐,受到历代君主的重视,因此任命将帅不能不认真审察。继以“五材十过”论将之后,太公又强调君主必须善于识别人的表里不相符的15种情况,提出识别人才(主要是将才)的“八征”之法,即选将之法。《六韬·龙韬·选将》记载了太公告诉武王的选将法。 武王问太公:君主起兵兴师,要选任德才兼备,智勇俱全的将帅,而要识别士之高下,该怎么办呢? 太公回答:一个人的外表与他的内情不相符合的情况有如下15种:有的人外表贤明而内实不肖,有的人貌似善良而实为盗贼,有的人外似恭敬而内实傲慢,有的人貌似谦谨而内不真诚,有的人看似精干而实无才学,有的人表面厚道而内不诚实,有的人外多智谋而内不果断,有的人外似果断而实无作为,有的人外表老实而实无信用,有的人外表动摇不定而内实忠诚,有的人言行过激而办事却有功效,有的人外似勇敢而实胆怯,有的人外表严肃而实际上平易近人,有的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温和厚道,有的人外表虚弱,形体丑陋而受命出使却能无所不至、办事无所不成。普通人瞧不起的,却往往受到圣人的器重,一般人对此难以理解。没有高明的见识,是不能看清其中的奥妙的。这便是一个人的外表与其内情不相一致的种种情况。 武王问: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呢? 太公回答: 了解一个人的方法有以下8种,叫作八征:一是向他提出问题,看他是否能解释清楚;二是对他详细盘问,考验他的应变能力如何;三是通过间谍暗中考察,看他是否忠诚可信;四是对他明知故问,看他对上级有无隐瞒,借以考察他的品德优劣;五是让他管理财物,考验他是否廉洁;六是用女色进行试探,看他的操守高下;七是让他处理危难问题,看他是否勇敢;八是使他醉酒,看他是否仍能保持常态。这八种方法运用之后,一个人是贤还是不肖,就可以区别清楚了。 评价将帅既得其人,选拔将帅也得其人,评选之后,便是任命将帅、授权将帅,叫作“立将”。立将是国君向将帅颁授斧钺,授以将兵之权,礼仪严肃而复杂,这里从略。斧钺作为军权的代表,国君先把钺柄交给将帅,并当众宣告:从此以后,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务全部由将军处置。然后又把斧刃授予将帅,当众宣布:从此开始,军中下至于渊的一切事务全部由将军裁决。继此,国君又告诫将帅:看到敌军虚弱就前进,见到敌军强大就停止,不要以为我军人数多就轻视敌人,不要认为自己身份尊贵就看不起部下,不要认为自己意见独到而违背众人意愿,不要由于能言善辩而自以为是,不要因为责任重大而轻率拼命。战士没有坐下时,你不要先坐;战士没有进餐时,你不要先吃。寒暑都要与士兵相同。这样,战士就会出尽死力与敌人作战。 以上君主对将帅的授权和告诫,都出于太公的“立将”之道。国君宣告完毕,受权的将帅也当众对国君提出所以执行职责的决心、权力和条件。他们要求国君所给予的权力和条件,根本一条就是“军不可从中御”。这是太公屈敌制胜、军国异法思想的核心。《龙韬·立将》:将帅接受任务后,向国君拜谢而后回答:我听说国家政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出兵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中遥控指挥。臣下怀有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得胜利不敢生还。请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军中的一切事宜,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国君应允之后,将帅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以后军中的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主将就能上不受天时限制,下不受地形限制,前面没有敌人敢于抵挡,后面没有君主从中掣肘。这样就会使智谋之士都愿意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乐于殊死战斗,士气高昂直冲霄汉,行动快速如骏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于是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太公“军不可从中御”作为立将的根本原则,得到齐国兵家的继承与发展:司马穰苴坚持“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之义,而斩杀了齐景公的宠臣庄贾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孙武坚持“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之义,而斩杀了吴王的两个宠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兵法·谋攻》则指出:国君不知军事指挥而硬干预军事指挥、牵制将帅行动而造成的“縻军”、使“军士惑”、使“军士疑”的“三患”叫作“乱军引胜”,义即:扰乱自己的军队,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导致敌人的胜利!这一些,都是对太公“军不可从中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将帅受命将兵,权已立,威也要树。有权无威,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更不能实现步调一致、指挥统一的“兵道”要求。将帅树立威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就是明赏明罚。太公出于其德威兼用的法制思想,强调身为一军主帅,必须树立自己的权威;而将帅树立权威的至道为“诛大”“赏小”。诛大赏小才可称为严明赏罚。《六韬·龙韬·将威》记载了太公将威树立的原则与方法。 武王问太公:将帅用什么方法来树立威信?用什么方法来体现圣明?用什么方法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太公回答:将帅通过诛杀地位高贵而违犯军纪的人来树立威信,通过奖赏地位低下而建立军功的人来体现圣明,通过审慎而严明的赏罚来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因此,杀死一个人而能使全军上下都感到震骇的,就杀掉他;奖赏一个人而能让全军上下都欢欣鼓舞的,就奖赏他。诛杀贵在诛杀地位高贵的人,奖赏重在奖赏地位低下的人。能诛杀那些官高位显担当重要职务的人,是刑罚能够触及最上层;能奖赏僮马夫及饲养人员等地位低下的人,是奖赏能够达到最下层。刑罚能及于最上层,奖赏能达到最下层,这就是将帅的威信得以树立,命令能得贯彻执行的原因所在。 士兵是进行战争的主要力量。只有兵将同心同德,才是战胜攻取的基本保证。太公强调兵道贵一:“凡兵之道,莫过于一”,一是一致和统一。真正的同心同德只能用“一”来体现。经过论、选之后,五材兼备的将帅得以论中、选中和树立。凡被树立的将帅,应是能实现兵道统一的指挥者。而凡能实现兵道统一的指挥者,必是善于“励军”,善于鼓舞军心士气的将帅。《龙韬·励军》记载了太公答武王以“将有三胜”,突出了“励军”的意义和方法。 武王问太公:我想使全军将士,在攻城时争先恐后地登城,在野战中争先恐后地冲锋,听到停止战斗的号令就愤怒,听到向前进攻的号令就欢喜,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 太公回答:将帅有三种克敌制胜的方法。 武王说:请问此三种方法的具体内容。 太公说:身为将帅,能够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张伞盖,这样的将帅叫礼将。将帅不能以身作则,就无从体会到士兵的冷暖。翻越险阻关隘,通过泥泞道路,将帅必先下车马步行,这样的将领叫力将。将帅不身体力行,就无从体会到士兵的劳苦。军队全部宿营就绪,将帅才进入自己的宿舍;部队的饭菜全部做好,将帅才开始就餐;部队没有举火照明,将帅也不举火照明,这样的将领叫止欲将。将帅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不能体会到士兵的饥饱。将帅能与士兵同寒暑,共劳苦,同饥饱,那么全军官兵听到前进的号令就会喜欢,听到停止的号令就会愤怒。攻打高大的城池时,即使面对箭石如雨的危境,士兵也会争先恐后奋勇登城;进行野战时,双方刚一交锋,士兵就会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士兵并不是天性喜欢死亡乐于伤残,而是由于将帅平时关心自己的冷暖和饥饱,体恤自己的劳苦,因此深受感动而甘心情愿尽力作战以报效将帅。 像“五材”兼备的要求一样,“三胜”之法也是将帅所必具的。“礼将”“力将”“止欲将”是将帅应有的素质,也是太公选将、立将的原则和标准,统出于太公的治军思想。 作战要严明纪律,掌握阵法,因而必须加强练兵教战。为使士卒都能听从指挥,熟悉战斗动作,达到人人训练有素,太公强调: 统率三军,必用金鼓来号令,是全军行动一致、步调整齐的保证。教战之法,将帅必须对士卒三令五申,要训练他们熟悉操作兵器,起居进止,战斗动作和用旌旗指挥的变化方法; 训练他们以排列方阵、卧姿变立姿、前进和停止、左转变右转、分练变合练、被包围和突围; 训练他们不违犯前进和停止的规准,不失掉饮食的机宜,不断绝人马的补充来源等等。这样,训练士卒时先进行单兵教练战法,单人教会了,再十人合练; 十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百人合练;百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千人合练;千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万人合练; 万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三军合练。大军作战的方法教练会了,就可以集合百万大军。只有训练成这样强大的军队,才能立威于天下而成就大功大业。因此,将帅要把教练战法作为军队建设的根本性任务,常抓不懈。 与教战法的同时,太公又制定了《覆军诫法》,以严肃军队纪律。该法规定: 军队出发时,将帅下令百官士卒务要做到如下几条: 某天从某个营门出发,官兵不得践踏百姓的庄稼;不得砍伐树木;不得宰杀六畜;不得掠取官民财物;不得奸淫妇女,违犯这些规定的一律杀头。(②见《通典》卷一六二。) 《覆军诫法》又规定: 凡在行军打仗时,士卒有死亡的要给以丧葬用的物品,使之有所归而得以安葬。士卒生疮疥,要马上为之医治或给予医药帮其护理,使他们认真养伤疗疾; 医生不马上予以医治的,要以鞭挞处罚。部队夜间受到惊扰时,官兵要原地不动,听候将帅指挥,不许喧哗和动摇;如有擅自离队的,要拉到军营门下斩首。敌我双方交战后,要严格检查出入行人; 在接近敌人时,要详细盘查和严厉训斥随便出入的人。?② 太公治军之道包罗方方面面,以上主要突出了论将、选将、立将、树立将威、励军、教战及严明军纪等人事方面的论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