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传:毁誉参半,第一帝师
常言道"树大招风",由于他出身于下层,是经商起家,这样的人生经历多为很多自诩出身高贵的人所不齿,对他的非议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现在在学术界,很多学者也对吕不韦重新做出了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孙大洲对吕不韦评价时曾经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其人其事可议,其功不可没,其学其书不可废。"当是中肯之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吕不韦的为人和行事众说纷纭,但他的功绩不可以被埋没,他的学说和流传下来的《吕氏春秋》都不可以被淹废。
如果说,秦始皇是中国第一帝,那吕不韦就是中国第一帝师。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吕不韦给秦始皇打下坚实的基础,秦王赢政也不可能建立历史上那么强大统一的大秦帝国。
目光远大结识异人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卫国濮阳人(今河南濮阳西南),出生日期已不可确考,据史书上记载,他约生于赵惠文王九年(前290年)至赵惠文王十九年(前280年)之间,卒于赵王迁元年湔235年)。关于他的家世,史书上也已无从记载。在吕不韦出生的年代,卫国已经日渐衰落,社会动荡不安,幼年时代的吕不韦目睹了自己国家的衰败,深刻感受到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所以,吕不韦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关注政治。
吕不韦成年后奔走于各国做生意,后来他经商到了韩国,成为当时阳翟县(今河南禹县)的巨富,号称"家累千金"。在吕不韦生活的那个年代,商人们经常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很多人在政治上都非常敏感,也有不少的商人参与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吕不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在政治上一旦投机成功可比单纯做生意的获利大多了。
话说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吕不韦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生意,遇到了在赵国充当"质"的潦倒的秦国公子异人。这里所说的"质"就是人质。在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彼此相互攻打,没有什么信义可言,相互的猜忌也随之加深,所以他们就采取互相交换人质的方法来巩固盟国之间的关系。或者用向强国贡奉人质的方法来表示对其臣服。大多数充当"质"这个角色的是君王的太子,也有君王的孙子或是对方朝中重要的官僚。
秦国当时是战国七国中的大国,总是攻打别的国家,为什么他还要往赵国派遣人质呢?这就是秦国奉行的所谓"远交近攻"政策。秦国派人到各国充当人质,是拉拢其中的一些诸侯国联合起来去攻打别的诸侯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秦国不惜将国君的儿子、孙子们派到各国去充当人质。吕不韦在赵国遇到的这个落魄王孙就是秦国的一个贵族——异人。
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当时在位的秦昭王的孙子。当时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排行居中,且异人的生母夏姬也不受安国君宠爱,基于多重原因,异人就被秦国送往赵国当人质。当时,秦国多次进攻赵国,异人身处敌国,处境非常危险。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得出,在战场上被秦国打败的赵国,君臣回来后一定会拿人质异人当出气筒。呵斥、凌辱是家常便饭,有时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给他提供,所以异人的生活是非常拮据的。由于吕不韦对当时的政局一向非常关心,所以当他在邯郸街头巧遇秦国落魄公子异人时,商人的投机心理促使他立刻认为此人"奇货可居",是一个可以收买、进行政治投机的对象,于是决定用金钱来帮助异人谋取王位继承人的资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青年时代的吕不韦具有相当的野心。众所周知,我国古代长期有一种政策,就是"重农抑商",商人虽然很有钱,但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尤其是很多的士人不愿意和商人为伍,认为他们身上沾满了铜臭气,所以吕不韦也不甘心长期做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商人,一直在寻找机会改变这种局面,并且也只有在已经了解天下形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他在看见异人的时候,立刻萌生出了在他身上投机的念头。
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后,吕不韦曾回家与他父亲商量。他问父亲:"我辛勤的劳作能够获得几倍的利润呢?"他的父亲回答:"能获得十倍的利润。"吕不韦又问:"我要是做珠宝买卖能获得几倍的利润呢?"他的父亲回答:"能获得百倍的利润。"吕不韦接着问:"那我要帮助别人立一国之君,这又能赢几倍利呢?"他父亲回答道:"能赢无数的利啊!"吕不韦得出结论说:"看来,我现在努力耕田,也不见得能吃饱穿暖,而要是帮助立一国之君,那从中得到的益处,可以传之于后世,这种有大利可图的事,值得去尝试啊"。从此,吕不韦弃商从政,开始了他大半生的政治生涯。
于是,吕不韦主动去拜访异人,声称能叫异人的门庭扩大起来,异人认为他是开玩笑,待弄清来人的身份是个商人时,轻蔑地笑道:"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吕不韦对这样的冷嘲热讽并不在意。继续说:"您有所不知,只有使你先发达了,我才能发达。"一句话打动了异人,忙请他坐下深谈。接下来的一番谈话,显示了吕不韦的口舌之才。吕不韦说:"秦王现在老了,现在的太子是安国君。而太子最宠爱华阳夫人,可是华阳夫人又没有子嗣。现在您有二十多个兄弟,而您又排行中间,且得不到宠幸,还长期在敌国作人质。一旦大王去世,安国君做了秦王,请问您哪有机会去争做太子呢?"一句话说到异人的心坎里去了。
他忙问吕不韦:"那可怎么办?"吕不韦说:"现在有能力左右立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我虽然也不是很富裕,但我愿意拿出千金,帮您去游说,帮您成为秦国的继承人。"异人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连忙向吕不韦许诺:"如果能够做到,我当秦王后,一定把秦国分一半给你,与你共同治理。"吕不韦要的就是这句话,商人总是唯利是图的。
吕不韦拿出五百金给异人,让他广交天下的诸侯宾客,而自己拿着剩下的五百金,购买了一批奇珍异宝,准备西游秦国,游说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吕不韦先是以异人的名义,通过买通华阳夫人的姐姐,把用重金买来的奇珍异宝献给华阳夫人,为异人在华阳夫人那里留下好印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吕不韦见到华阳夫人后,向夫人说异人非常贤德,还说,异人在赵国做人质期间,把夫人当作自己的天,没有一天不在思念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常常在思念中泣不成声。华阳夫人听了这样的话当然非常高兴,于是首先在心理上对异人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接着,吕不韦又劝说道:"女人得宠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她年轻貌美,但女人的容颜是最容易衰老的,一旦您年老色衰便会失宠,最好的办法就是乘您现在受君王宠爱的时候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是您又没有子嗣,不如及早在安国君的众公子中选一位合意的作为您的儿子。现在,异人十分贤德孝顺,而他又在敌国做人质,她的母亲又不受宠,如果现在您把他认作您的儿子,并帮助他成为太子,您在关键的时刻帮助了他,他如果当上了国君,自然不会忘记您对他的恩德,他会终生感谢您,这样一来,您的地位不也就保住了。"
吕不韦一开始就展现出他惊人的论辩能力,这也可能跟他从事的商人职业有关系。接着,为了巩固这个结果,他又来到华阳夫人弟弟的住所,和说服华阳夫人的办法大同小异,一开口都是直陈利害,劝说阳泉君:"您的罪过足以致您于死地,不知您是否知道?您的门人每一个都在朝中占据着高位,而相反,太子的门下没有富贵的人。您的府库藏有无数珍珠宝玉,马厩里养满了骏马,美女更是充满后庭。但是,您想过没有,现在秦王年事已高,如若有朝一日驾崩,太子掌权,您就像累卵一样,面临着被消灭的危险。现在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使您永保富贵,您不用再担心您的安危和权势被剥夺。"阳泉君一听,正说中了自己的心病,忙向吕不韦求教,吕不韦接着说:"因为现在您的姐姐华阳夫人虽然受到宠幸,但是没有子嗣,一旦子嗣即位,你这一门就会受到打击,那一定会败落下去。现在在赵国充当人质的公子异人,是一个贤德的人,他的母亲不受宠,所以他在赵国饱受着凌辱,但是他非常想回来,只要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儿子,子嗣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如果能将他立为继承人,不就能保住荣华富贵吗?"阳泉君听到这个建议,满心欢喜的答应了。
吕不韦的游说显然非常奏效,经过两次游说,已经完成了在秦国初步拟定的任务。接下来的就是如何让异人回到秦国了。这也是在吕不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何让异人安全返回秦国还是个问题。吕不韦又开始了计划第二步,决定去游说赵王。
吕不韦见到赵王说:"公子异人是秦王宠爱的孙子,只是失去了母亲照顾,才会在你们国家充当人质。但现在安国君最得宠的华阳夫人想认他作儿子。大王,您想一想,假如秦国真的要攻打赵国,也不会因为您这里有他们一个王子做人质而改变灭赵的计划,赵国不是空有人质了吗?但是如果您今天让公子异人回国继位为王,并且带着厚礼隆重的送他回去,异人公子是不会忘记大王您的恩义的,这也是礼尚往来的做法啊。并且,如今秦王已经老迈,万一哪天驾崩,赵国虽仍有异人做人质,但恐怕也没有什么资格去和秦国亲近了。与其将来什么也得不到,您不如现在做个顺水人情,为赵国的将来打下些人情基础吧!"赵王听这话很有道理,就备了厚礼,隆重地把异人送回了秦国。
在吕不韦不停为异人游说的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也在逐渐升温。一次,异人去吕不韦家中吃饭,在宴席间看到一个能歌善舞的美貌歌姬,一问,才知道是吕不韦宠爱的女人,叫赵姬,异人十分爱慕,求不韦割爱给他,于是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异人。不久赵姬便生下一子,取名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当然后人在评说这段历史时,借此总在传讲,吕不韦和太后之间的暧昧关系,更有甚者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时下很多的电视剧也对此大加渲染。在此我们不想做更多的评说,因为这些都不足以掩盖吕不韦后来成为一个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的光芒。
异人回到秦国后,在拜见华阳夫人过程中,为了讨得华阳夫人的欢心,吕不韦也是下足了功夫,可谓是煞费苦心。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所以在异人拜见华阳夫人的时候,吕不韦让异人穿上楚人的衣服,果然,华阳夫人十分高兴,认为异人很有心,对异人首先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会面之后,吕不韦就将异人改名为子楚。华阳夫人后来又在安国君面前极力推荐异人,让他来做王位的继承人。枕边风还是很厉害的,终于,安国君同意把异人立为太子。
至此,吕不韦耗费了万贯家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让异人回到了秦国,异人也被立为太子。这也为异人以后成为秦国的君主,吕不韦成为秦国的开国功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只从这一点来说,后人在评价吕不韦的时候说他只是一个善于投机钻营的商人,说的也对,但不是很全面。吕不韦确实是一个商人,正是靠着商人善于经营的头脑,敢于冒风险,照现在的话来,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风险投资家,他凭借高投资,取得了高回报。同时,他也不仅限于是一个商人,他还是一个野心很大的政治家,因为若是仅仅醉心于金钱,他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富商,拥有万贯家财,但他的眼光要更为长远,这些都为以后秦国的统一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不短视,秦国才会在他的治理下,取得了那样辉煌的成就。
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但登上宝座仅三天就去世了。于是,当时为太子的子楚,即异人继位,是为秦庄襄王。按照异人和吕不韦两人当初的约定,就让吕不韦任相邦(宰相),封"文信侯",这样秦国的军政大权开始掌握于吕不韦手中了。
然而,子楚即位后三年也死了,年仅十三岁的太子政(即赢政,秦始皇)继位,吕不韦再次出任相邦,号称"仲父",辅佐幼年的赢政,稳定了秦国政局。
政治主张:重用人才谋求一统
秦孝文王二年(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即位,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从这时到前238年秦王赢政二十二岁亲政以前,秦国的军政大权就一直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在这十二年中吕不韦为推行秦国统一全国的大业制订了政策,采取了有力措施。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关键还在于用人,在这方面,吕不韦奉行的主张是"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他还注意起用一些老臣宿将,来调整好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以稳定国内的统治秩序。如老臣燕人蔡泽,智勇双全,但因曾受人攻击,早已被迫称病告老还乡。但秦王政即位后,吕不韦又请他出山,让他参与朝政。后派他出使燕国,最终促成了秦燕连横。为秦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大将蒙骜,蒙骜本是齐人,因在齐国无用武之地,便跑到秦国为秦昭王效力。但秦国本土军人将领很多,且齐国人蒙骜在秦军中毫无背景,没有任何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所以在秦军中,很受其他将领的排斥。但吕不韦却发现了他,并任命蒙骜为秦军中最高指挥官,从此,蒙骜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后来的秦国宰相李斯,十二岁的少年甘罗,都曾经受到吕不韦的提携。李斯原来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平民,负责掌管乡里的文书,年轻时候抱负就很大,后来当了吕不韦的舍人,提出很多非常实用的政治观点,受到吕不韦的赏识,引荐给秦王赢政,后来被赢政任命为宰相。再说甘罗,十二岁当上宰相的故事也被后人广为传颂。甘罗出身于当时秦国的名门,是秦武王左相甘茂的孙子,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才能,受到吕不韦破格重用。十二岁为秦国出使于赵国,赵王不但亲自迎接,而且在甘罗的伶牙俐齿的游说之下,心甘情愿地割五城以事秦。结果,甘罗此次出访,未费一兵一卒而取得五个城池。等甘罗回到秦国之后,就被拜为上卿。如果说这些人是骏马,那吕不韦就是识得这些骏马的伯乐,这些人在帮助吕不韦实现政治宏愿方面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政治上,吕不韦有很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主张结束分裂,力图建立一个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他认为战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乱世",是由于各个诸侯国家连年攻战不休的分裂割据局面造成的。因为天下没有一个统一的君主,所以每个诸侯国为了争得各个的利益,就会不停的发动战争,争夺更多的地盘,国家总是处于分裂的状态,人们被驱使参加战争,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为了结束这种分裂的局面,当务之急就是要拥立一个新的天子,重建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王朝,来结束分裂割据的状况。此外,吕不韦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这个政治制度的施行,是为了保证政令执行的统一。而为了实现这个中央集权,他主张必须要建立一套新的统一的封建等级制度,即"正名分",并把这当作是控制臣下的手段和方法。
只有保证天子的高度集权和高度权威,法令才能顺利贯彻。这种出发点是好的,有助于重振天子的声威,但是也容易走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容易造成统治者过于武断。所以,在施政方针上,吕不韦倾向于采取"德治",而辅以法治。他把施行德、义放在首位,否定法家的单纯强调刑罚。这实际上就是软硬兼施,政治说教与暴力镇压相结合的统治方法。
现在以历史的眼光看吕不韦,他的很多主张是进步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并且这种中央集权制被历代封建王朝采纳,但是后来秦始皇却违背了吕不韦的初衷,政治上虽然高度集权,但是统治手段过于残暴,所以,事物走到了一个极端,这也是吕不韦生前没有想到的。
经济政策: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在经济上,吕不韦强调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增强国家实力。吕不韦出身于商人,多年在下层社会的经商经历,使他明白巩固国家根基的关键在于,只有人民安居乐业,致力于生产,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才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才能为以后要进行的兼并战争做充分的物质准备。
在《吕氏春秋》中就有专讲农事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关于农业的问题。《上农》一篇,讲的是国家的农业政策;《任地》、《辨土》、《审时》三篇,讲的是农业方面的精耕细作技术。
如《上农》篇,上就是"重"的意思,即重农,阐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反映出农业与政治的关系,如列举了一些国家关于鼓励农桑的政策和措施。
如《上农》篇中开篇就说:上古的圣王教导百姓的方法,是要他们首先致力于农业。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为人就会淳朴,这样就很好管理;百姓服从管理,就可以使得国家安宁,君主的地位也就能长治久安。如果让他们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节,他们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君主的号令就不能守卫国土,不能与敌作战。国家就会产生危机。所以国家的君主要采取很多的措施,以身作则,用政策和法令来保证、鼓励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又如《任地》篇,谈到土地利用的总原则。先从勘测土地、利用土地和改良土壤讲起,涉及到耕作保墒、锄草通风等,论述了使农作物健壮生长、获得高产的十个重要问题。接着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这段话说的是要考虑到土壤的坚硬和粘和;休整和耕作;贫瘠和肥沃;紧密和疏松;潮湿和干燥。其实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在耕地的同时,要考虑到各种矛盾因素的并存,并适当进行矛盾的转化,土地利用的根本原则,是要通过劳作来进一步改良土壤的性质,使它适于耕种。
而《辨土》篇是谈如何具体使用土地,首先是对品质不同的土壤在耕作时间上要作不同的安排。即要遵循一定的"耕道"。接着谈了由不良的耕作方式引起的三种弊端,俗称"三盗",就是"地窃"(耕作过程中播种过稀)、"苗窃"(农田中缺苗)、"草窃"(田中杂草妨害庄稼的正常生长)。最后谈不合理的庄稼结构布局的危害,以及播种和耕作中所涉及的具体的技术原则。最后,《审时》篇主要论述了掌握农时的重要性。
有学者撰文指出:"《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等4篇,是先秦时代最系统的农业学著作",除农业技术以外,也包括农业政策。这几篇文章反映了吕不韦和秦国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人民出版社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特点》)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吕不韦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的。
吕不韦还注意兴修水利,他第二次任相期间,修建了著名的郑国渠,此渠的修建成功,大大改善了关中地区的灌溉条件,明显地提高了产量,终于使得秦国成为富庶一方的大国。
《史书》上记载,当初修建这个郑国渠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要出兵讨伐其他六国。秦国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韩国,因为韩国正挡住了秦国向东扩张的通道。面对强秦的威胁,有人给韩王出主意,想出了一个对付秦国的办法——疲秦计。韩国派一名优秀的水士到秦国去,游说秦王修建一个浩大的工程——连通关中地区的大水渠。韩国人想,因为秦王赢政好大喜功,如果劝说他修建这样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让他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一来,就会牵制他很多的力量,他也就无暇东顾了,这样韩国暂时就安全了。于是,韩王派出水工郑国。郑国来到秦国,见到当时的相邦吕不韦,陈说了自己的主张:"我打算帮助秦国修建一条巨大的水利工程,这样一来,会使关中地区受益无穷。"因为,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有兴修水利的传统,并且秦昭王时,就有水利专家李冰修建的都江堰。这个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它对四川平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所以吕不韦也深知兴修水利对秦国的发展是意义重大的。于是,在征得秦王赢政的同意之后,这一浩大的工程就开始了。随后,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便通过郑国的要求,在吕不韦的指示调动下汇集到了关中大平原上,据说当时兴修水利的场面非常壮观,大约有十万人参加了这次工程,就这样原本用于打仗的人力现在都束缚在了这个修建大渠的土地上,郑国对于韩王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公元前237年,就在郑国渠快要完工之际,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秦国识破了韩国的阴谋,知道了韩王派人来秦修建水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要拖垮秦国。秦王赢政大怒,要处死正在修建大渠的郑国,在情势非常危急的情况下,郑国为自己辩解说:"当初我确实是韩王派来作为间谍来向您建议修渠的,这确实是一条疲秦之计,可是您设想一下,虽然修建这样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会竭尽了秦国之力,可能暂且无力伐韩,但对弱小的韩国来说,也只是延缓他的灭亡罢了。但是大渠一旦修建成功,却可为秦国造福万代啊。您现在杀掉我郑国不算什么,可是眼看快要完成的工程半途而废,这才是秦国真正的损失啊!"一番话掷地有声,情势陡转,郑国的话终于打动了秦王赢政,这条大水渠得以继续修建。
吕不韦注意兴修水利,在他第二次任相期间,修建了著名的郑国渠,此渠的修建成功,大大改善了关中地区的灌溉条件,明显地提高了产量,终于使得秦国成为富庶一方的大国。公元前236年,经过上万民众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在水工郑国的指挥下,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从它戏剧性的开始——作为"疲秦计"的砝码,大约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完工,这时天下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秦国。大渠建成之后,总长近三百华里,灌溉面积约四万余顷。渠中的流水中含有大量的淤泥,在灌溉田地的时候极大地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使它所流经的很多贫瘠的土壤得到改良,使每亩可以收获粮食六石四斗,使关中成为沃野,此后关中大地再也没有荒年,秦国因此富强起来。整个关中地区成了日后秦国攻打六国的天然大粮仓,那里的老百姓们为了纪念郑国的伟大业绩,就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虽然后人有人分析说,当初吕不韦答应修建郑国渠是为了增加自己在政治上的砝码,所以力劝赢政答应修建该渠,后来修渠以疲秦的阴谋败露,吕不韦也受到了牵连。但我们且不去管吕不韦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单从鼓励兴修水利这个方面看,吕不韦这样做,使得秦国的政局稳定,国力明显增强,在实力上远胜于其他的东方六国,这些都为秦的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军事策略:带兵出征节节胜利
众所周知,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要有正确的战争理论作指导。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在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吕不韦任相邦以来,坚持采用兼并战争来实现天下大一统的宏愿,于是在军事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卓越的见解,具体指导在战争中就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首先,吕不韦和他的门客们阐述了秦国进行兼并战争的必要性。并且吕不韦强调"义军"的说法。他说,如果出征的军队是义兵,那这支队伍在讨伐别的国家,因为是正义的战争,所以是无可非议的,而且还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当然吕不韦是站在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区分战争的"义"和"不义",是为了支撑自己的兼并战争找到的理论依靠点,但是他强调对不同的战争应取不同的态度,这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
其次,吕不韦还认识到,战争的胜负还要取决于民心的向背。在战争开始之前,只有先审察民心,这样的战争才能获得百姓的支持,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并且吕不韦还提出了优待俘虏的问题,认为两国作战,消灭的是那些鱼肉百姓的君主,人民是无辜的。这种措施的施行是一种人道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秦国过去较为凶残的战争手段。想当初秦将白起大败赵军,坑杀赵国的俘虏约四十万人,惨状不堪目睹。吕不韦的这种做法可以减少统一战争中的阻力,也会起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保护社会生产力的作用。虽然,这个政策在秦国并未贯彻到底,秦王赢政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残暴就是一个明证,但是对吕不韦提出这个政策的行为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具体到两方交战的战略战术问题,吕不韦主张比起使用武力,用威势来制服敌人更有效,力争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交战的话,也要多采用"先下手为强"的机动战略,要懂得战争情势的变化,并要随机应变,要随着敌情的变化来制定战略战术。这些军事思想都是比较高明的。正是在这种正确的军事思想指导下,吕不韦在推进秦国对其他六国的兼并战争中能比较顺利地取得许多重大的胜利。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君王纠集各诸侯国对秦国发动了进攻,吕不韦任相不久,就亲自出马,击退这次进攻,灭了东周,周室也最终灭亡了。至此,也使秦取得了河南(今河南洛阳)等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而重要的意义是秦国所结束的是一个所谓正统的天下共主的统治,从此以后,天下没有了一个统一的统治者,这就为秦日后的一统天下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提供了保证。
吕不韦率领秦军攻破东周后,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继续向东攻打韩国,取成皋地区(今河南荥阳西北),建立三川郡(黄河、洛水、伊水之间),从此秦的版图扩大,占有了中原的心脏地区,这时秦的边界逼近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1,完全占有了韩、魏上党郡(今山西东南部),并北向攻打赵国,取得三十七座城池,建立太原郡。
从此秦占领了太行山以西的广大地区,进出太行山的交通要道被秦国牢牢控制。
秦王政三年前244年),吕不韦再次出任相邦,又主持发动对三晋的大举进攻。这年,大将蒙骜攻打韩国,取得城池十三座。第二年,攻打魏国又取得城池两座。第三年又兵分三路向魏国大举进攻,一共取得城池二十座,这次胜利,使魏国的都城大梁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同时,在吕不韦的指挥下,还应对了战国时代东方五国最后两次合纵攻秦,都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的结果是,使得东方五国面临着被各个击破的局势,再也无力抗秦了。
分析得出,这些胜利的原因要归结于吕不韦正确的作战理论和策略。这些兼并战争使得秦国的版图迅速扩大,在六国中已是首屈一指,并且造成了分割包围三晋的局势,使三晋朝不保夕,为秦王赢政最后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思想:吕氏春秋扬名后世
随着秦军东面战场上的节节胜利,秦国即将统一全国的局势逐渐明朗起来。吕不韦当时作为秦国的相邦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当时天下的各国中,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他们的门下都聚集了大量宾客,为其著书立说,那么以现在秦国强大的国力,理应超过那些所谓的战国"四君"。于是吕不韦开始大肆招揽门客,门客多达三千人,吕不韦让他们各自将他们的见闻写出来,并博采先秦诸子各家学说,最后在吕不韦的主持下,把这些言论加以整理和编辑,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成书,就是传于后世的《吕氏春秋》,世称《吕览》。受到后人广为传颂的"一字千金"的典故,说的就是这本书。
当时该书完成后,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将其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天下,传下号令:"天下各方的人士,如果有谁能在这本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能得到赏金一千。"悬赏多日,没有一个人前来增删一个字。后人有人分析到,当时吕不韦是秦国非常有权势的人,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呀!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吕不韦对这部书是非常推崇的,表明了该书具有极高的价值。
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加上《序意》共有一百六十一篇,但现仅存一百六十篇文章,共二十多万字。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在专人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依靠集体的力量编写的文集。这部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很多问题,如哲学、政治、军事和伦理道德等问题,也包括不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内容庞杂,很像我们后来的百科全书。所以,《汉书·艺文志》也把该书称为"杂家"。虽然号称是"杂家",但《吕氏春秋》杂而不乱,这里的"杂"指的是杂取各种学说,但并不是乱加评价。它对各家的学说不是简单的抄录,而是取其精华,加以融会贯通,在思想上可谓自成体系。并且该书后来居上,终于自成一家。下面我们就从《吕氏春秋》中选取一二,来谈谈该书中体现出来的政治思想。
(一)首先在理论上,在《吕氏春秋》中反映出来的思想是,主张博采百家观点,化为我所用,建立新的统一的思想体系。
在战国时期,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最有代表性的有我们常说的儒、墨、道、法、兵等,但这些各家学派都主张推崇自己,排斥别人的观点,即用自己一家之说去代替百家之说。但吕不韦的思想却是要突破各学派的狭隘界限,要充分吸收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即在《吕氏春秋》中所说的"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所以吕不韦认为只有广征博引,才能形成新的统一的思想体系。说到理论上要博采众长,在《吕氏春秋·用众》中有这样一个鲜明的比喻"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大立功名也。"这段话说的是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但却有纯白的狐裘,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要制成纯白的狐裘,要采用许多的白狐狸的皮。所以说,善于向众人吸取长处,这就是三皇五帝能建立很大功名的原因"。而《吕氏春秋》也正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博采众家所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的。比如他吸收了很多儒家的思想,《孝行》篇保存了曾子的学说,这里讲到封建的"孝"道;《士节》篇讲的是儒家的"义";《恃君》篇阐述了"重民"的思想;《用民》篇则与儒家谈的实行"德政"如出一辙。但是在《吕氏春秋》中也有很多反对儒家的材料,如《有度》篇中说:"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然而无所行教者。术犹不行,又况乎所教,是何也?仁义之术外也。"说的是儒家虽然有很多的仁义之术,但是不能施行于天下,影射了儒家很多不切实际的说教。再有,它虽然批判墨家"非攻"、"救守"之说,但也对墨家的另一些说法,如"节葬"多有赞同,例如《节丧》篇中讲节丧,《安死》篇中讲安死,这些篇章都仅是同墨子的节葬在说法上略有区别罢了。又比如,它吸收法家的战争理论,如"同法令,所以一心也",但是却反对法家所倡导的"严刑峻法"等等。
由此看来,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拼凑之书,折衷之学术,它对诸子百家理论在吸收的时候是有取舍的,取舍的标准就是如何有利于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虽然后人对《吕氏春秋》的成书多有诟病,认为该书出自众人之手,难免有前后矛盾、重复之处,但综观全书,发现它确实已融会百家之长,成为一个新的统一的思想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后人给该书以很高的定位——先秦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
(二)建立大一统学说
在对待要建立何种国家管理形式这个问题上,吕不韦和战国时期的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一样,都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那就是积极主张结束天下分裂的形势,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在《吕氏春秋·不二·执一》中有这样一个明确的观点:"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这段话说的是天子的威严在于一统天下,所以该书非常强调"一"这个思想。《吕氏春秋》中进一步表述,"执一而万物治",说的就是只有国家统一才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先决条件。这种统一的学说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也反映了天下百姓的愿望。因为只有国家统一了,不再是诸侯战乱的年代,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所以,《吕氏春秋》认为要实现天下一统就要建立一个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王权,来结束现在这种天下分裂割据的状态。
所以,很多学者都曾说过,该书是吕不韦即将完成统一秦国的思想纲领。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三)反映出重民、爱民、利民的民主思想
因为吕不韦是从社会下层出身,所以对人民的疾苦体会很深,并且写作《吕氏春秋》的人也来自社会的诸多层次,所以在该书中随处可见重民、爱民和利民的民主思想。
如《吕氏春秋·用民》中说:"如果国君没有掌握恰当的用人的方法,即使他的国家很大,当前的形势对他也很有利,他也拥有很多的士兵,又有什么益处呢?古代有很多的君主虽然享有了天下,但是最后却遭到亡国的命运,就是因为不善于使用他的人民。所以,国君一定要非常详尽地来了解用民的道理啊。"这里就谈到了有关国君使用人民问题的重要意义。
又比如在谈到爱民问题时,《吕氏春秋·适威》中有这样的言论:"国君要用利益和友善使百姓安定,用个人的诚信来引领百姓,要致力于人民的事业,要时刻为人民造福。"还有《吕氏春秋·精通》中说到:"国君心中要常怀着爱民利民之心,这样的话,号令还没发出,天下的百姓都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殷切盼望了,这就是圣人与人民精神相通的原因啊!"这样的言论还很多,再如《吕氏春秋·爱士》:"国君对百姓施行仁德,人民就会爱戴他们,一旦人民爱戴他们的君主,那么为君主去死都会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除了重民、爱民思想,在《吕氏春秋》中还体现出了利民的思想,如《吕氏春秋·爱类》:"古代的国君有很多,他们治理天下的办法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在关心社会的苦难,百姓的利益和为民解忧这些方面都是一致的。"还有《吕氏春秋·爱类》中更是明确地提出:"国君为百姓谋利益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符合当时人民的需求就可以了。"
这些理论的阐述为秦国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很好的民本基础。
政坛失意饮鸩自尽
伴随着吕不韦权势的一天天扩大,秦王赢政也在一天天长大,两人的矛盾也在不断地加剧着。吕不韦是秦王赢政父亲的相邦,后来又继续辅佐年幼的赢政,号称"仲父",在秦国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随着秦国兼并战争的不断胜利,吕不韦取得的封地也越来越多,在秦国的地位是炙手可热。作为国君的辅佐者,吕不韦当然希望赢政能够按照自己的施政方针治理国家,但是赢政生性是一个专断骄横而又具备雄才大略的人,他成年掌权之后,当然不希望在自己的身边有任何人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所以对吕不韦在朝廷中的霸权地位早已经是忍无可忍。并且两人后来在政治理论上又常常出现分歧,但碍于吕不韦的功勋卓著,赢政也暂时奈何不得他。
造成两人冲突总爆发的导火索是公元前238年发生在咸阳宫中的"缪毐事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据说秦王赢政的母亲赵姬曾经是吕不韦的爱妾,在一次宴席上被后来成为秦国国君的异人看中,求吕不韦割爱,于是吕不韦就把赵姬给了异人。赵姬嫁给异人不久,生下了一个孩子,就是秦王赢政。异人死后,赢政继位,吕不韦怕自己和太后私通的事情被赢政发现,自己在秦国的地位有可能就保不住了。于是他找来自己的一个门客,善于淫乐的"大阴人"缪毐,先给他捏造罪名,假装把他处以宫刑,后又以宦官的身份进献给太后,代替自己与太后私通。结果,太后把感情都转移到缪毐身上,整日和缪毒淫乐。并且瞒着已经逐渐长大成人的赢政,为缪毒生下了两个儿子。这两个私生子还得到太后的宠幸,得到了山阳和河西、太原两郡作为封地。
时间久了,缪毒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仗着太后对他的宠爱,打算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废掉秦王赢政改立自己的儿子为秦王。就在这危急关头,有人向赢政告密,把太后和缪毒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的事情告诉了赢政。秦王赢政本打算私下再作进一步调查,但是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缪毐先发制人,乘秦王赢政到秦国故都雍地举行冠礼的时候,偷了秦王的御玺和太后的玺印发兵作乱,早有戒备的赢政即令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等率军反击缪毒的叛军,在咸阳城大败嫪毐。叛军溃败,缪毒带领残余部队仓皇而逃。后来被抓住,车裂示众。
史书上记载,车裂是古代的一种残酷的死刑,民间又称为五马分尸。因为这种酷刑不仅让死者的最后一刻肉体感到非常痛苦,精神上也备受煎熬。一般情况下,这种刑罚专用于那些谋反、篡逆等大逆不道的人。这种酷刑想想都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由此也可推断出秦王赢政的凶狠残暴。
事情过去一年后,好像叛乱的余波已经平息了,但就在第二年,秦王赢政借口相邦吕不韦与这场政变有牵连,罢免了他的相位。因为当年也确实是吕不韦向太后进献的缪毒这个人。
又过了一年,秦王赢政又给吕不韦送去一封书信说:"你对我们秦国有什么功劳,我们秦国却要封给你河南十万户的邑,供你享受俸禄。你与我们秦国又什么亲属关系?你要自称‘仲父’。你和你的家属还是发配到蜀地去生活吧!"秦王赢政说出这样的话,极力贬低吕不韦,又下令把吕不韦流放到蜀地区,吕不韦深知自己再也无法与秦王赢政相抗衡,赢政的羽翼已丰,无奈之下只好自杀而死。《史记》上记载,吕不韦是"乃饮鸩而死",说的是喝毒酒自杀了。吕不韦自杀后,他的门客偷偷埋葬了他。但这件事情让赢政知道后,又分别对这些门客作了处罚。终于,这场斗争以秦王赢政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一代帝王之师就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综观吕不韦的一生确实是传奇的一生,他从一名市井中唯利是图的商人,凭着超常的政治敏感和野心,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吕不韦两度辅佐秦国君主的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多方面,他都为秦国后来成为战国中的最强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说,吕不韦死后,秦王赢政把他的很多思想弃之不用,并且对吕不韦的功劳一笔勾销,但吕不韦前期给他打下的坚实基础都为其以后统一六国,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大秦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吕不韦作为战国后期,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一转型期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的代表,他在历史上占据的地位和做出的功绩都是不容抹杀的。如果说秦始皇是中国第一帝,那么吕不韦就是中国第一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