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信奉黄老之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窦漪房
  •   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从崇奉黄老到独尊儒术的转变。然而任何变革的发展都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黄老之道的坚决支持者,窦皇后成为了汉代儒道交替进程的最大阻碍。

       秦朝商鞅变法之后,法制成了秦国的基本治国策略,并帮助秦国走向富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他不仅没有让长期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休养 生息,恢复生产,反而订立了各种严厉的律法,秦朝的律令极为严苛,百姓们一不小心就会触犯到法律,随时都有被逮捕判刑的可能。

      除了各种严苛的律令,还有各种二十多种残忍的刑罚和苦役。秦始皇残暴的执政手段,导致秦朝满街都是穿罪衣的人,监狱多得都形成了市集。

       而秦始皇和秦二世为了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对人民施加繁重的赋税,当时的苦役比古时繁重三十倍,而赋税又比古时多二十倍。在统治者的暴政之下,民不聊 生,阶级矛盾极端激化,百姓实在无法忍受,便揭竿而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最终秦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与秦朝一同失败的也包括法家的治国思想。

      由于秦朝的暴虐统治,再加上秦末战争的摧残,社会生产力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苦缺衣少食,有些地方由于长期缺乏食物,竟然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导致当地人口大量减少。

       处于这种社会条件之下,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在进入关中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宽和的政策。第一,以宽容的姿态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给子婴留了一条 生路。第二,为了显示自己的廉洁,命人将秦朝皇宫中所有贵重的宝物财产全部封存起来,不拿一分一毫。第三,刘邦将关中各地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召进宫来,并向 他们宣告:"关中百姓长久以来苦于秦朝的暴政,如今我以关中王的身份向大家保证,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如今我只和大家约定三条律法:杀人者偿 命,伤人和抢劫者依法处置。希望在我的管辖范围内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第四,派遣官员到各乡镇进行巡视,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慰问百姓,并对他们的进奉表 达感谢之情。

      刘邦以"无为"的政策很快赢得了关中地区百姓的拥戴,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他日后在楚汉战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 与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楚汉战争中,刘邦仍然贯彻宽和的执政方针,这样便使许多有才能的谋士和骁勇善战的勇士都聚拢在他身边。例如韩信这样的大将,在 楚汉交战之中并没有倒向项羽,也没有自立为王,而是忠心耿耿地协助刘邦,最终帮助他夺得了天下。陈平王陵等人在评论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时,认为刘邦能够 知人善任,并且愿意与手下将领分享利益,给功臣分封爵位和城邑。而项羽却妒贤嫉能,不懂得奖赏有功的将士,将攻下的城池据为已有,久而久之军心丧失,自然 将天下拱手让与刘邦。

      从秦末的农民起义一直到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几年时间里,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动乱,社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于 战争和饥饿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汉初城市人口只有秦朝时的百分之二三十。而在农村,也由于饥饿导致的死亡或逃避劳役,使得劳动力极为缺乏,大量土地因为无人 耕种而变得荒芜,粮食生产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有不法商人趁机囤积粮食,抬高物价,使当时的米价竟高至五千钱或一万钱一石。百姓们家中一贫如洗,逼得很多 人不得不卖儿卖女或者卖身为奴才能勉强活命。

      就算是统治阶级也享受不到多么优厚的生活条件,天子以下的王侯将相出行时乘坐的车甚至连四匹同样颜色的都凑不齐,而丞相和很多大臣都只能凑合着坐车。

       刘邦看到了秦朝暴政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并亲身经历了这种危害所导致的推翻秦朝统治的起义运动。他从秦朝的灭亡中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使他清醒地认 识到为了维持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必须采取宽和的治国策略,给人民以休息,努力恢复生产,发展社会经济,只有使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汉朝的基业千秋万代。 于是刘邦在执政初期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稳定人心、鼓励农耕、恢复生产:第一,将被迫服兵役的士兵遣散回家,并分给他们土地和房屋,鼓励他们从事农业生 产;第二,遣返战争时期由于躲避劳役而逃走的人,让他们回乡务农,并归还他们原有的土地和房屋;第三,使卖身为奴的人恢复自由,回归农业劳作;第四,采取 重农抑商的政策,加重商业赋税,限制商业发展。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到农业生产中,乡下许多荒芜的土地重新得到了开发和利用,社会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为了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帝还将田赋减为"十五而税一"。

       汉初的君主从秦朝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只有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从高祖建立西汉以来一直到景帝,都采 取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种策略是为适应汉初社会生产亟待恢复发展的情况而产生的。这种无为而治的策略舒缓了百姓因连年战乱而造成的经济负担和精神 压力,同时缓解了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这种"君臣俱欲乎无为"的政策恰好与战国以来的道家思想吻合, 因此道家思想受到了汉初统治者的青睐,成为治国的主导思想。道家学说崇尚"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有所"作为会使世间万物之间产生冲突,是人 世间一切罪恶的源泉;而"无为"则可以缓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使社会变得和谐安定。

      因此老子反对利用"礼"和"法"来统治国 家,他认为礼产生于忠信的不足,而且是社会动乱的源头,更何况现代的社会已经礼崩乐坏,求诸礼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道家对于法家的思想更是极力反对,老子 认为律法条例越多,百姓生活就越艰苦,反而导致盗贼增多。而大量的赋税则会导致人民生活愈加艰难,阶级矛盾更加激烈,最终导致"民不畏死",如果百姓连死 都不怕,统治者用多严峻的刑罚来威胁他,对他也没有任何作用。因此,道家认为不论是礼制还是法制都非治国良策,而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采 取宽和的政策来治理国家,缓和阶级矛盾,不以强权对百姓施加控制,而是让人民自觉地服从统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