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传:宦海沉浮 论语治国
赵普籍贯是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赵普的曾祖父,在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或五代初任澶州司马;父亲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都是六、七品官员,虽然并非"世胄",但也亦非小吏。唐末、五代虽然说战乱频繁,但是科举不废,除了个别年份外,仍然每年举行考试,但赵普祖先入官似乎均不是由科举,祖父、父亲都是藩镇僚属。
赵普读书少,但多智谋。先后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从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匡胤推官、掌书记。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赵普与赵匡义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之于赵匡胤之身,辅其推翻后周,建立大宋王朝(北宋),赵普被受封为右谏议大夫,担任枢密直学士。这一年四月,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反宋,赵普建议宋太祖亲自出征。宋师凯旋还师后,升他为民部侍郎、枢密副使。后宋太祖按照赵普计策,在建隆二年(961)"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诸大将的兵权;建隆四年(963),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三年(965),实行削弱地方财权的政策;乾德五年(967),加强中央禁军建设措施;开宝二年(969),逐步削夺节度使兵权;最后终于统一全国,统一的策略基本为先南后北。乾德二年(964),赵普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负宰相责任。乾德五年(967)春,赵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赵普升任太子少保,继迁太子太保。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赵普升为司徒、梁国公,二度人相。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依照赵普计策,不再传位给其皇弟赵延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赵普再一次被免相职,担任武胜军(治今河南邓县)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伐辽后久未班师,赵普上奏力谏收兵息战。雍熙四年(987),赵普为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樊)节度,改封许国公。端拱元年(988),赵普被册封为太保兼侍中,三度出任宰相。赵普整顿吏治,惩治不法官吏,可谓忠心耿耿。宋太宗按赵普的建议,对党项人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淳化元年(990),赵普因为病情三次上表辞相职,宋太宗不准,任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淳化三年(992)春,赵普又三次上表,肯求辞归故里,宋太宗又不准,拜普为太师,封魏国公,赐予宰相俸禄。同年七月,赵普卒。太宗听说之后为之震悼,废朝五日,赠普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自做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追封赵普为韩王。第二年,又诏普配飨太祖庙。可以说赵普一生真可谓功高盖世,几度宦海沉浮。
结交太祖初试锋芒
赵普青少年时期也曾经读书识字,但科举之途无甚希望,于是步父、祖后尘投兖州、镇为僚属。后周初年,赵普罢陇州巡官,初到京城,看到鲁公(范质)的驺殿之后,感叹道:"似此大官修个甚福来得到此。"王勋说他即日便可富贵,而且更强似鲁公,不足叹羡,后来果真如王勋所说。根据王勋所说赵普以后接替范质的相位,也就是后周广顺元年(951)六月范质任宰相以后,赵普初任陇州巡官当在后汉时候。显德元年(954)七月,刘词担任永兴军节度使、行京兆尹,赵普被任命为从事,和楚昭辅、王仁赡同事。第二年十二月刘词死后,虽然刘词在遗表中向朝廷举荐赵普,但却没有被朝廷任用,此后便在滁州教蒙童为生。显德三年,后周世宗柴荣攻打南唐淮南的时候,赵普在村中教学,多智谋,村民有纠纷的时候,多找他处理此类事情。这次世宗亲自出征,除了王朴、韩通等留守东京外,文武大臣们都从征,宰相范质也在从征之列,后来周世宗用兵淮上,周太祖攻破滁州后,宰相范质奏请赵普为军事判官,作为州的幕职官。
赵普与赵匡胤的初次相见是在滁州,当时赵普为郡之参佐,断事敏捷,案件无差错,赵太祖听说他的名声后召见他并与之彻夜深谈,并且从此之后很器重他。赵匡胤初识赵普是微服私访赵普于村中私塾,从此二人结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当时也领兵在淮南作战,不料在滁州生病,赵普不仅日夜侍奉,而且与赵匡胤父子攀附为同宗。不久,后周退兵,滁州又归于南唐,赵普被调任为渭!川(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年,赵匡胤升任为殿前都指挥使,随后又兼领匡国军节(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任命赵普为节度推官,赵普从此投入赵匡胤的幕府。显德四年,赵匡胤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节度使,第:二年又改领忠武军(许州,今许昌)节度使,此后赵普一直留在赵匡胤的幕府。原来属于刘词的幕僚楚昭辅、王仁赡也先后投奔入赵匡胤幕府,后来都成为赵匡胤的心腹。显德六年六月,赵匡胤升任为殿前都点检。同月,周世宗死,这样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为赵匡胤篡夺帝位提供了契机。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从此为二人的政治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开始了赵普富于传奇的政治生涯。并且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又一次历史契机,他的几度宦海沉浮也慢慢拉开了帷幕。
辅佐太祖陈桥兵变
赵普虽然读书不多,但自幼学习吏事。跟随太祖之后与赵匡胤同为后周世宗柴荣部下。话说二人相识之后,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去世后,由其遗孀辅佐幼主宗训即位。当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的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的要职,这一权利非同小可,而且为以后赵匡胤发动兵变奠定了基础。建隆元年即(960年)春,赵匡胤放出谣言说契丹勾结北汉入侵。后周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可谓正中其下怀。当人马行至开封东北四十里的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向前行,把赵匡背背胤灌醉,而赵匡胤也颇有些半推半就,将士然后以杏黄龙袍加于其身,按照律法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似乎在既成事实面前,假惺惺地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所谓的"禅位"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大宋王朝。历来关于太祖即位众说纷纭,这段历史虽然也留有蛛丝马迹,但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赵匡胤即位是被迫的,按他的仁爱本性是决不会从寡妇孤儿手中夺取政权的。这段历史公案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是谁煽动部将为谋富贵而拥立新主呢?为什么留京守卫之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都虞侯王审琦都愿意拥立赵匡胤为君主呢?为什么兵变前赵匡胤之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早已知道实情而不禀报呢?兵变之时为何又由他们枕戈待旦守护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呢?难道这一切仅仅是巧合吗?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来探询这些谜团,拨开层层迷雾,似乎这些情况都不言而喻,赵普于其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而且似乎也做了太祖皇帝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情。这些事情是舞枪弄棒、崇尚武力的将领,包括其胞弟赵匡义在内都难以考虑周全的。所以在此次兵变当中,按所起的实际作用来说,这位从滁州战役时就与赵匡胤合作的赵普,建立了特殊的功勋,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孰料在论功行赏时,除了一批原来地位重要的拥戴赵匡胤的将领比如石守信、高怀德等大将得到晋升要职以外,而赵普仅得了个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的一般官职。这一切似乎对建立特殊功勋的赵普颇为不公平。其实政治权术在此发挥了特殊的功效。实际上工于心计的赵匡胤在初得政权之后,一切尚未稳定,同时也考虑到赵匡胤幕僚们原来的官职太低,所以他不得不继续重用后周宰执范质、王溥以及魏仁甫为相,吴廷祚为枢密使,借此维系旧官员之心,而不致于削弱刚刚接管的国家机器。这一点上,作为与太祖有特殊交情的赵普是有所体谅的。所以他照旧要为新王朝的稳固效犬马之劳。在随后升迁的幕僚中,位列第二的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参与掌握枢密院的军事大权。同年五月,从征平定潞州李筠。八月,即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在赵匡胤幕僚中第一个升为两府大臣。从此次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赵普作为一个政治家、大谋略家的胸怀和远见卓识。自此以后太祖也更为器重他,成为大宋股肱之臣,并且屡建奇功。
平定二李屡建奇功
面对刚刚建立的新政权,此时的大宋王朝犹如一艘刚刚起航尚在颠簸的航船。后周的旧臣中大多数人则俯首称臣,服务于新政权。但也有不少与太祖一样的野心家,不甘心任新朝统治者摆布,尤其是有一批曾经和宋太祖一样手握兵权的武将们。在周世宗去世后,心怀篡位野心的将领又何止赵匡胤一个人?只不过是赵匡胤在赵普等要臣的辅佐下捷足先登而已,使其他野心家失去机会。面对诱人的皇位有谁能不动心呢?新王朝的建立并没有打消他们的贪念,他们仍在期待着合适的时机去实现自己的帝王梦想,而手握重权的李筠和李重进便是其中代表。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以后面临的国内形势,依然是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武臣专权的局面。原来后周时候的义成军节度使李筠,本来就是个野心勃勃的武将,对皇位觊觎已久。他为人骄横跋扈,连周世宗都不放在眼里。后来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之后他不甘心以臣子自居于人下,拒绝太祖皇帝授予他的兼中书令的高官厚禄,竞下令将太祖派来的使者拒之门外。后来经过他的幕僚反复劝说,他勉强接待了使者,不料却在招待使者的宴席上挂起周太祖的遗像放声痛哭,以此来表示对宋太祖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后来此事被当时北汉的国主刘钧知道后,便答应帮助李筠起兵反宋。但此时李筠的长子李守节考虑当时的各方面因素坚决不同意父亲的做法,但李筠是一个很自负的人,而且此时野心也极度膨胀。赵普得知李氏父子意见不一,便极力劝说太祖任命李守节为皇城使,以此来刺探李筠的意图。而这正中李筠下怀,他也趁机派儿子入京,以便窥伺朝中意图。在李守节入宫后,太祖一见他的面开口便叫他为太子,这一叫不要紧,把李守节惊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表示愿意效忠于新君。太祖见初步意图达到后,便让李守节回去劝李筠打消造反的念头,谁知李筠不听儿子反复劝说,终于在建隆元年(960)四月正式起兵。最终李守节也未能劝阻其父亲的这一自毁行动。似乎后来发生的一切均在意料之中,随后李筠暗地勾结北汉的刘钧起兵反抗宋朝。此时大宋王朝的政权尚未完全稳定,赵普看到形势十分危急,极力劝说太祖亲征并随同其前往。李筠这个人素来狂妄无谋,他没有采纳其幕僚们的一些正确建议,竟率军直捣汴京。太祖派大将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钊和王全斌等人率军平定叛乱。而此时,曾经答应出兵相助的北汉刘钧却坐山观虎斗,竟按兵不动,静待事态发展。随后宋朝大将石守信在两军的初次交锋中大败李筠,自此大大挫伤了他的锐气。同时,太祖又率军亲征,接下来李筠连遭失败,无奈退人泽州城。在随后的战役中太祖亲自指挥各军攻城,泽州城破,李筠投火自焚,其子李守节以潞州投降宋朝,李筠之乱自此被平定。赵匡胤、赵普君臣二人又联手上演了一出平定叛乱的好戏。
话说当李筠反宋之时,南方的李重进听说之后欣喜若狂,连忙派其幕僚翟守殉连夜前往李筠营中联络南北夹攻之事。岂料翟守珣却弃暗投明直奔汴京,将李重进的计划详细告知了太祖。当时由于急于应付李筠反叛之事,赵普建议为避免分散兵力南北作战,让翟守珣回去设法拖延李重进起兵的时间。翟守珣回去后如此这般一说,极力诋毁李筠,说他不足与共谋大事,劝阻李重进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而志大才疏的李重进果然中计,没有及时起兵,以至于错失了起兵良机。
太祖依照赵普的计策,在李筠之乱平定后,太祖便全力对付李重进,假意改授他为平卢节度使,驻守青州。不出赵匡胤、赵普君臣所料,李重进果然拒绝离开扬州,重蹈李筠覆辙,赵普是一个思虑相当缜密的人,他考虑到原后周的将士在攻打后周的贵戚时可能会有所顾虑,所以再次力劝太祖亲自带兵前往。依赵普建议,太祖于十一月亲征扬州,初战告捷,李重进全家自焚而死。这场叛乱不过50天便被平定,李重进兵败后自杀身亡,其同党多被太祖处死。在这次捷战中赵普再一次显示了其智囊作用。为初生的大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李叛乱的平定,从实际的作用来讲,不仅仅是震慑了后周的旧臣,其意义更重要的是警告那些武将们必须服从于新的政权,切勿拥兵自重。赵普的计策也起到了一些效果。太祖本身是靠篡位夺取政权的,五代十国那种朝为同朝之臣,暮有君臣之分,武将们将弑主篡位视同家常便饭的阴影时刻萦绕在太祖的心头。这一切均使太祖寝食难安,二李的相继叛乱无疑证实了太祖的猜忌,更使初登皇位的太祖将拥有重兵的武将们视为最大的隐患,遂找心腹智囊赵普来商议此事。经过一番审时度势之后善于权谋的赵普认为国家正处于建立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而进行统一全国和巩固边关这一切都需要武将们领兵征战。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赵普建议太祖先按兵不动,等时机成熟之后再从长计议。二李叛乱的平定,从献策亲征之意义上来说,赵普之功显著。遂迁以兵部侍郎、枢密副使之职。这一次平定叛乱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杯酒释兵权奠定了基础。
加强君权杯酒释兵
在我国封建时代,不少新王朝在稳定政权之后便有杀功臣、夺兵权之事的频繁发生,历史又一次在宋朝重新上演,从政治的角度来讲这一切均是出于巩固君权的需要。与历史上其他君王相比,好在赵匡胤深知自己是部将拥立自己才可以登上王位,所以于情于理似乎他都不能采取武力解决的办法。而赵普也以此为虑,一再以石守信等掌握重军为忧,并一再劝说太祖,石守信等人皆非大将之才,万一他的部下也来个黄袍加身,历史重演那情况就不妙了。赵普提出了一套"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方针。赵匡胤是何等人也,听其一番话之后马上就制定出一整套加强君权、牵制和削弱各方权力的政策。首要的任务当然是要削弱武将握有重权的问题。于是在某日下晚朝之后,赵匡胤假意留下石守信等武将,叙叙兄弟情谊。在似乎有点醉意的时候,趁此向部下吐露做皇帝的苦处,日不能安,夜不能寐,以防政治变乱,还说不及你们做臣下的高枕无忧,乐得逍遥自在。石守信等人虽然说是一介武夫,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政坛的风风雨雨,也体会到了太祖话里的弦外之音,接着当石守信等人表示愿意忠心耿耿誓死效忠时,太祖又假意说道,假如你们的部下为了谋富贵而起兵怎么办呢?又不无感慨地说人生在世追求的不过是金钱、田宅,为子孙后代积下不动之产业;人的一生弹指一挥间本应该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与你们本为兄弟,如果给你们优厚的待遇,大家回家颐养天年,彼此之间没有猜忌,这样不是很好嘛?太祖这一番看似语重心长的话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不识时务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第二天大家纷纷辞去军职,交出兵权,到地方做节度使去了,这样自己也图个清静自在吧。可以这样说,至此为止压在太祖心头的一块重石终于落地了。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故事。所以,在建隆三年(962年),太祖晋升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赵普深知巩固君权才刚刚开始,而他为太祖建功立业、为自己谋取富贵的前途同样也是无量的。
"杯酒释兵权"只是解决兵权的第一步。中唐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和边将握有重权的问题,仍是摆在赵匡胤面前的当务之急。而最为关键的是把赵普的这十二字方针策略精神渗透到朝廷与地方的官职设置当中去,以改变地方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使之必须依附君权而运行。在赵普的一手操纵下,这套地方与中央相互牵制的职权体系终于制订出来了。具体来讲,这就是中央设副相、枢密使副与三司计相(三司是宋代财政机关,计相为最高财政长官)以分宰相之权,收相互牵制之功效。枢密使直属皇帝指挥,而禁军之侍卫和殿前都指挥负责训练与护卫皇帝。乾德元年(963年),太祖启用赵普的计谋,罢免了王彦超等地方节度使,以及逐渐削数十位异姓王的权利,安排其他虚职,另外以文臣取代武将官职,这样的后果就是武将逐渐失去了弄权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收天下骁勇之兵和荒年招募精壮之丁为禁军,于是天下精兵皆归中央枢密院指挥。地方虽然无精兵强将,但地方军事力量的结合则仍可制约中央禁军。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避免中央精悍而地方薄弱,同时朝廷内外中央地方上下相互制约。并且委任文人当通判,重要文件需要各方面会签。总之形成一种重文轻武各方面相互牵制的局面。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进一步避免了再一次发生叛乱的可能,但同时带来的隐患也是不言而喻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方面的职能。也为宋王朝以后的积贫积弱埋下了祸根。
制其钱粮,是指限制节度使的财政粮饷权限的一种办法。规定地方钱粮大部分输送给中央,设转运使负责其事。此举影响甚大,一百年以后,王安石变法以图整军理财而财税增多,与此不无关系。至此为止,节度使的问题业已解决。
总之,赵普提出的这套方针策略,从实际功效来讲确实在宋初起到了加强中央君主集权的作用,造成了宋王朝在军、政、财、文等各权力机构彼此分立,相互牵制,有效地防止了藩镇割据与地方各自为政的重要作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以来武将专权手握兵权,政变更迭频繁的局面,从有利的一方面来讲使宋朝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的话,这套方针反过来又成为宋朝长期以来存在的养无用之冗兵、冗官而经费负担沉重的弊端,导致自我削弱各种权力结构之有效职能,从而走向了"积贫"、"积弱"之境的最重要原因。从长远角度来讲赵普可能在这方面失之偏颇。因为赵普的策略只是从防止兵变、防止藩镇之割据、防官员之跋扈的角度出发,而主要不是去有效提高国力、军力、政权与财政的效力。这也解释了北宋徒有军队一百二十万,官员二万余人,国库之钱财成堆,却在北宋与南宋的三百年统治时期,一直对外屈服于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以至于堂堂宋王朝从此以后频频签订不平等条约,长期处于一种屈辱的历史境遇当中。与先前的唐王朝不可同日而语;对内不能消除朝廷上层官员作乱于上、而民变于下,正是宋王朝处于深重的统治危机的一个真正的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感觉中央与地方政权既然已经稳定,时机基本成熟,接着就罢免其旧臣范质、王溥、魏仁甫三相,同时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实际上是宰相职位,赵普身感皇恩浩荡,于是更加尽心尽职。而且二人结下了远远超出了君臣的情谊。历史上传说某晚宋太祖与弟赵匡义雪夜访赵普,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赵普亲自烧炭烤肉,君臣兄弟间饮酒促膝长谈,其间皇帝呼赵普的妻子为大嫂,君臣之间的交谈甚为投机,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在酒席问的这番谈话确定了所谓后来战略中"先南后北"的方针。关于先南后北决策其核心是从契丹人手中收回石敬瑭所割让的幽云十六州的国土问题。至于北汉的统一则是小事一桩。其实事实上,在后周、宋初时江南之南唐和吴越两国早已不断输送大宗财富给后周与北宋政权。他的第一目的是想赎买回幽云十六州,然而北宋终结之时,实际上并未全力以赴收回失地,后来熙宁时期的北宋朝廷反而割让七百里疆域用以和辽和好。然而不管怎样,赵普在宋初统一中央政权的作用上是功不可没的,他的历史功绩是谁都无法抹杀的。
忠于职守抗颜直谏
前面说到了乾德二年(964)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日被罢相后,学识不多的赵普,显然在事前并不了解新宰相的任命制度,因而没有能够在罢免旧相前,向宋太祖提出合适的建议,以至于后来在建国的第五年,出现了任命赵普为新宰相的时候,任命书没有在任宰相签署的尴尬场面。最后无奈之下宋太祖只好委派其皇弟使相赵光义行使这一职权。这是自唐中叶设使相以来,使相行使宰相职权唯一的一次。这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段小的插曲。
赵普在入相之后,忠于职守,对宋太祖忠贞不贰。赵普作为朝廷重臣起到了举荐贤良的作用。在史书的记载当中,说有当用者,赵普推荐其为官,第一次上奏如果朝廷不用,那么赵普会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如果有立功应该升迁的人,太祖不同意升迁的话,赵普会为其极力请愿,直至宋太祖答应为止。根据史书记载: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多少学问,等日后在宋朝做了宰相朝廷重臣之后,太祖经常劝他用心读书,于是赵普在晚年的时候经常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后,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地认真阅读。等以后处理国家政务的时候,得心应手。世人均以为赵普经纶满腹,从书本上学到了治国方略。结果等他去世后,他的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只有《论语》二十篇。后人戏称他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的性格沉稳有城府,所以太祖对他很是倚重。虽然赵普这个人为人很爱嫉妒别人,但他确实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为朝廷举荐了不少了贤能之士。宋朝初年,当时当宰相的高官大多心胸狭窄排挤异党、而且因循守旧。可是赵普在这方面却刚毅果断,明断是非。朝廷重臣中无人能与他相比。一次有一名大臣本来应当升官,可是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坚决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命。当时太祖很生气,发怒说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作为君王,太祖坚持自己的意见。殊不知作为臣子的赵普更为坚持己见,并且回答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十分生气,起身就走。当时许多人暗暗为赵普捏把冷汗。猜想赵普也应该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毕竟龙颜大怒可能随时都会有掉脑袋的危险。历史上此类事情也屡见不鲜。谁曾想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就是不离去,反复向太祖推荐此人,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讲,赵普不失为一介贤臣。可任何人身上都有相互矛盾的方面,而赵普也不例外。
矛盾人格朝中争宠
赵普在升任宰相之后,虽说尽心辅佐太祖,但史书记载后来赵普这个人"独断政事"。太祖怕他独揽政权,所以想起用薛居正、吕馀庆等人为相,但是赵普讨厌这二人与自己同朝为宰相,所以竭力想排挤他们。只是劝说太祖让他们参知国家政治大事的讨论,而没有决定权。将参知政事作为副相的官衔一事,后来到了咸平二年(999)的时候还受到了宰相李沆在《重修太祖实录》中的批评。认为此实在不符合大宋的朝廷用人制度。赵普虽然学术水平不高,却很有权术,对可能对他相位造成威胁的官员,不仅排挤打击,甚至进行诬蔑陷害。这次他不仅阻挡了薛居正、吕馀庆进入宰相的行列,而且改变了隋唐以来只设宰相,不设副相的制度。因为创设的副相即(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所以所谓的参知政事实际上只是处于宰相助手的地位,不能参与重大决策的决定。换句话来讲,这个职位只是一个摆设,真正的大权还是掌握在赵普的手中。再后来宋太祖原想起用资历和学识远比赵普高的窦仪做宰相,但赵普猜忌窦仪这个人性格为人刚直,极力排挤了窦仪。其后宋太祖又想起用冯瓒为宰相,后来赵普就一再设计陷害冯瓒,必欲把他置之死地。后来终于将冯瓒流放登州沙门岛即(今山东长岛)。把身边这些绊脚石一一清理掉之后,赵普从此就开始了日益擅权的统治。根据一些史书记载,赵普曾经在视事阁的坐屏后放置了二个大瓮,凡是可能对他造成威胁,或者是他不中意的人,赵普就命人把之必投入此瓮中,接着束以乱麻而加以焚烧,所以世人多有抱怨。在开宝六年(973)六月,有人告政事堂官员受贿作弊,而这些人均都得到当朝宰相赵普的庇护。当时宋太祖很是生气,在派人核实情况之后,决定将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政事堂,与宰相赵普同议政事,目的是为了对赵普的权利有所限制。同年八月,赵普被罢相后以"使相"之职出任为河阳(孟州,今河南)三城节度使。至此为止,赵普的仕途出现了第一次的转折和危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他逐渐地失去了太祖的信任和重用。善于权术的赵普在此时也意识到了一些威胁,但是却未能及时收手,使他的政治生涯开始走下坡路,也为他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受贿事败逐渐失宠
于乾德五年(967年)春,赵普的仕途似乎出现了一点转机,他又得到太祖授予他的右仆射和昭文殿大学士的职位与荣誉。可是却在开宝六年(973年)春,赵普身体有些不适,出于君臣之谊的考虑,宋太祖亲自去看望病中的赵普。当太祖走到赵普家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家廊下堆有海货十瓶。太祖命人打开一看,结果发现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无奈之下赵普只好坦白说明,这是吴越王钱缪送来的。宋太祖不动声色地说道,钱鏐大概是认为国家大事全由你决断,所以送金子要讨好你吧。赵普一听此话大惊失色,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太祖是何等人也,这句话可谓意味深长,别有一番滋味蕴涵在里面。太祖虽然口中说受之无妨,但在实际上却触及了自己独揽大权和皇权尊严的要害问题。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赵匡胤从他夺取帝位的第一天开始是决不允许他的臣下来愚弄他,或者暗中夺取他的权力的,赵普跟随太祖这么多年,却在此时犯了这个致命的错误。当时的不动声色并不代表永远的放纵。赵普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可能他也有些恃宠而骄,再者赵普多年为官也在无形当中树立了不少政敌。这一切均成为他仕途上的障碍。随后有人密告太祖说赵普屡次违反禁令,无视国家法规,竟然私运木材扩展府第。也该着赵普倒霉,接着在这个紧要关口又有官员冒充赵普的名义经商等问题。随着调查的深入,太祖义发现赵普的儿子赵承宗竟然违反宰辅大臣间不得通婚的禁令,娶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为妻,在太祖看来这有架空皇权的危险,所以立即命令其分开。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当时的翰林学士卢多逊及雷有邻揭白之后就通宵阅读此书。等到第二天应召时,太祖问起大臣们书中的事情,在朝堂之上只有卢多逊一个人对答如流,因此获得了太祖的赏识,在以后终于被拜为宰相。他跟赵普一直不和,趁此机会好几次在太祖面前说赵普的坏话,而赵普本人也因专权、贪财为很多大臣所嫉恨,并被人抓住把柄。宋太祖龙颜大怒,随后设副相与赵普分掌权力,并监督相权,等于说太祖已经开始对赵普不太信任了,不久之后贬赵普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最终赵普被罢相。但赵普也非等闲之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并且坚信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太宗的即位再一次给赵普提供了升迁的良机。
烛影斧声金匮之谜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驾崩,其弟赵光义(避匡字讳)即位,历史上称为宋太宗。关于这段弟继兄位的历史遗案,一直流传有"烛影斧声"的传说。后来大宋的王禹偁在《建隆遗事》中有这样的记载:相传赵匡胤在去世前一日,派人急召宰相赵普、卢多逊人宫,在病床前接见两人,太祖深知自己时日不多,让二人用笔墨纸砚记下自己的临终遗言。并且把一些国家大事委任给二人。嘱咐他们日后切记切实按照他的话来做,否则他死都无法瞑目。赵普二人不敢怠慢,连忙依照太祖的话一一记下。但是太祖让他们记下的这些事情大多都是济世安民的治国之事,最后竟然无一言涉及传位人选。子嗣的问题是国家的大事,于是赵普等人呜咽流涕地表示,这些大事他们一定谨遵圣谕而施行,但是二人提醒太祖还有一件要事尚未处理。赵匡胤于是询问何事,赵普便回答说国家储嗣未定,陛下万一有不测,那诸王当中到底该立何人为继承者?赵匡胤回答可立晋王(指赵光义)为皇位的继承者。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赵普劝谏太祖说建立大宋王朝创业艰难,而今终于天下升平,理应由太子即位。不应考虑其弟赵光义,因为一旦这样,很可能会后患无穷。到时候恐怕事情都无法挽回。可是太祖却提起早在太祖建隆二年之时,皇太后杜氏病危,曾召人赵匡胤,太后问赵匡胤这宋朝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赵匡胤则回答说是靠祖宗和太后的功德。而皇太后则认为是因为柴氏孤儿寡母执政的缘故。如果当时后周立的是一位年长的君主,那太祖就不会轻易得到后周的天下。太后让太祖在你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其弟赵光义(赵匡义),然后赵光义再传给赵廷美,光美再传给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如果太祖按照太后的意旨去做那北宋就不会有年幼的君主,那是大宋天下的大福了。赵匡胤表示一定不违反母亲的指教,并让赵普当场记下这些话,作为誓书,藏于一金匣子里。这便是历史上所谓的金匮之盟。后来太祖让赵普二人把这些在病危之际所说的话记录下来,他接着拿出宫中珠玉金器分赐给赵普和卢多逊,最后让他俩各自回家了。殊不料于次日赵匡胤却在长庆殿中去世。据说后来赵光义在即位后听说赵普和卢多逊有这样的建议,太宗甚为怨恨,其后果是卢多逊遭贬,据史书记载赵普当时只是因为用女色取悦于太宗才得以获免。
关于太祖之死,历史上众说纷纭。宋代有个叫文莹的山林老僧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湘山野录》,在其中记载了赵匡胤之死,说赵匡胤在晚年的时候听信了一个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将尽,便召赵匡义人宫安排后事。据说当时赵匡胤患病在身,他把宦官和宫人赶得远远的,自己和赵匡义对酌饮酒。书中说当太祖、太宗二人在饮酒之时,宫人只是远远地望着烛光之下,赵匡义时时避席而走,似乎有激动之状,又像是似乎推辞不受的样子,后来又见赵匡胤拿玉斧砍在雪地之上,大声对赵匡义说:"好做,好做。"最后,赵匡胤人内就寝,当夜留赵匡义在宫内住宿。宫人说在太宗走了之后赵匡胤鼾声如雷,可是当天还未明的时候,太祖却悄无声息了,待到内待人内查看的时候,只见赵匡胤早已死去多时了。至于具体的死因在这本书当中也闪烁其词。
还有的传说赵匡胤在世的时候十分宠爱在攻破后蜀得来当太祖走到赵普家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家廊下堆有海货十瓶。太祖命人打开一看,结果发现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无奈之下赵普只好坦白说明,这是吴越王钱鏐送来的。的原后蜀主的花蕊夫人费氏。据说在赵匡胤死前的那天晚上,赵匡胤急召赵匡义进宫问事,并让太宗留在宫中与自己议事,谁料赵匡义见哥哥睡熟之后,突然色心大起,就乘机调戏花蕊夫人,恰恰在这个时候赵匡胤被惊醒,太祖一怒之下就用玉斧砍赵匡义,赵匡义慌忙躲闪。正在这个时候,皇后和太子闻声赶到,而此时赵匡胤已气息奄奄,紧接着第二天清晨就去世了。至于太祖真正的死因就不得而知了。
而关于赵匡义随后的即位,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在灵前即位,也有人说赵匡胤病危之时,曾派宦官王继隆召他的儿子秦王赵德芬来见他,可王继隆却跑到了开封府,找来了赵匡义,如此这般一说,还说此时正是大好的时机。后来皇后见王继隆回来便讯问她的儿子赵德芬是否已经来,了。可王继隆却禀告说晋王(赵匡义)来了。当时赵匡胤和皇后都大吃一惊,心知情况有变。但当时太祖已经明白一切均已无法挽回了。好在当时太宗并未对他们母子下手。当时赵匡义还假惺惺地安慰皇后说:"共保富贵,不必担忧。"后来太祖驾崩之后,她们母子二人只好暂居人下了,但是最终太祖之子也未能摆脱悲惨的境遇,当然这是后话了。
赵光义在即位之后,于太平兴国四年御驾亲征北汉,在高粱河之役当中宋师惨败于契丹,宋太宗一度失踪,于是军中传言有谋立太祖之子德昭之说,后来太宗冲出重围回到军营之后,太宗始终耿耿于怀。赵德昭偏偏不识时务,恰恰在此时又为北征将士请赏,本来太宗就对他心存不满和猜忌,这样一来更加遭太宗的厌恶和排挤。后来赵德昭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而最终自杀了。
宋太祖父子之死,当然正中太宗的下怀。可以说为他以后稳坐江山扫清了障碍。而这件事情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引起军营中宋太宗异母弟赵廷美的悲愤自危。在这里面确实也包含了一些兔死狐悲的意味。后来朝中有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体会到了太宗难以明说的深层次的意思,接着便有人诬告赵廷美有不轨之谋而一一受到了封赏,赵廷美则被贬往洛阳。而这种情况对于郁郁不得志的赵普是有所触动的。于是他向宋太宗密陈,昭宪皇太后遗书由自己书写,命太祖传位给太宗,然后让太宗传位于廷美、廷美再传位于太祖之子赵德昭。但赵普又没有把意思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接着劝说太宗应该吸取太祖传弟不传子的历史教训。而后他又乘机进言说贬往洛阳的赵廷美毫无悔改之意,不能使之居于洛阳。后来没过多久,赵普就查到了卢多逊和廷美有交往的把柄。趁此机会赵普毫不客气地捅给皇帝,说卢多逊盼太宗早日驾崩,这样就好尽力侍奉赵廷美,赵廷美为了嘉奖他的忠心,还送卢多逊弓箭等作为犒赏。听了赵普此番陈述之后太宗大怒,随后趁机借题发挥,严惩卢多逊及其同党。大臣王溥等74人联名上奏卢多逊及赵廷美怨恨太宗,且言语大逆不道。卢多逊后被削夺官爵,其同党不少被处死;赵廷美则被勒归私第,其儿女不再用皇室称谓。
赵普借卢多逊和秦王案,既打击了政敌卢多逊,同时又讨好了太宗,真可谓一箭双雕。再一次显示了赵普的心计和谋略。但是赵廷美的悲惨命运似乎还远远还没到头。赵普更进一步,为了讨好太宗他挑唆开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让李符上言说赵廷美不思悔过,反而对太宗多有怨恨。于是,赵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此后太宗和赵普还不罢休,命人严加监管。赵廷美郁闷难平,两年后便死在房州,年仅38岁。顺便提及的是,李符这个小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老谋深算的赵普怕他泄漏秘密,后来找了一个别的借口,把他调到另外一个地方做了一个小官。在这里又一次上演了一出历史上常演常新的手足相残的人间悲剧。而赵普在其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更是难以给他一个合适的历史定位。而赵普对太宗这番密陈传达了三个层次的意思,第一,证明了太宗继承太祖之位是合乎太后的遗旨;第二,表明自己拥护太宗传位给儿子而不应该传给弟弟;第三,为太宗清除赵廷美继位之威胁。这几点就使赵普与宋太宗结成了特殊的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从而立即获得司徒兼侍中的职位,两度任相。在面对权力与欲望的时候,赵普可能早已把他和太祖当年兄弟般的情谊抛之脑后了。而他此举带来的又一个后果则是赵廷美以三十八岁盛年而夭折,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因为替赵廷美申不平而发狂成终身致疾。从这里,可以看到赵普失宠于宋太祖,而又得宠于宋太宗,在两度任相、东山再起的历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赵普在所谓的"金匮之盟"的传说当中则为赵匡义继承皇位作了"合理"的注解,而且把子承父业变成兄终弟及的转化说成是维持赵宋王朝的要求。但宋人并不相信这一传说,在迷离的斧声烛影中,宋太宗赵匡义即位遂成了个千古之谜。其实,从常理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太祖赵匡胤真的想传位给弟弟赵光义,在当时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公布于朝廷之上,这样也应该不会有任何阻碍,太宗何必把事情搞得这样神神秘秘的呢?话又说回来,假如"金匮之盟"早已订好,何必非要等到赵匡义即位五六年后才弄出来。由此可见,赵匡义夺了哥哥的位子之后,即便不是蓄谋将其害死,那也是趁他生病之时伺机篡位,只是以后觉得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只好出此下策,由赵普来导演出一场所谓的"金匮之盟"的闹剧。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件事没有任何的说服力,本来想掩天下人的耳目,殊不料成为掩耳盗铃的再次演绎罢了。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迫害他的侄子和弟弟来进一步掩盖他的罪行,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搞得鲜血淋淋地罢了。
在后来的统治中,不管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谋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其实终太宗一朝,却始终无法摆脱太祖带给他的阴影。在太宗继位的过程当中走过了一段充满风波曲折的历程。在此过程中,太宗逼死了自己的弟弟和侄儿,他自己也没料到还逼疯了长子,其间的无奈、痛苦也许他再也不愿重新体会一次。也许当太宗坐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居高临下地俯视天下时,其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也许只有自己才可以悄然吞下。在此期间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沉重的。
而赵普又在太宗定储一事中扮演了极为特殊和重要的角色。据史书记载太宗曾以传国之事询问赵普的意见。其实只是想让赵普替自己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而已。赵普这个人一生读书当然不多,但唯好读《论语》,并能从这一本书当中学到一些治国之道。据说他曾对太宗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指《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因此在宋历史当中他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于世。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赵普因故罢相,被贬为武胜军节度使,具体原因虽然不明,但我们从常理来判断,赵普一定有什么短处而不得不贬谪。或者也许又是当年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翻版。只是赵普做梦都想不到这种事情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不可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其实从他的政治阅历来讲,他应该早想到最高统治者怎么会让一个功高盖世的人永远留在自己身边呢?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为有战事而亲征幽蓟,战事进退维艰。此时赵普看到又是表忠的好机会而提出"兵久生变",要求班师。宋太宗为嘉奖他,而在次年嘉封赵普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改封梁国公为许国公。
一生忠献谁人评说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太宗下诏挽留,并加封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是年七月,赵普走完了生命的历程,终年七十一岁。宋太宗派朝廷要官治丧,追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谥号"忠献"。
赵普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多年,一生当中。曾经辅佐了两代君王。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宰相,为宋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历史功绩一定会镌刻史册。而他确实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但在后来的政治活动中,尤其在太宗即位之后,我们在上文提到的他所参与的金匮之谜以及对赵廷美等人的政治迫害,尤其为后世文人所不齿。再扩大一个层面来讲,他在太祖即位之后所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以后宋王朝的积贫积弱是负有不可推卸历史的责任。作为一代名相,他胸中缺少学问,而以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妨碍他作出更积极的贡献。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为之而感到惋惜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