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石为什么要力劝太后撤“垂帘听政”
时太后垂帘,人多言本朝世有母后之圣,太后兄子万寿观使独曰:"事岂容概言!昔仁宗、英宗、哲宗嗣位,或尚在幼冲,或素由抚育,军国重事,有所未谙,则母 后临朝,宜也。今主上熟知民事(指理宗来自民间,17岁才选为沂王嗣),天下悦服,虽圣孝天通,然不早复政,得无基小人离间之嫌乎!"乃密疏章圣、慈圣、 宜仁所以临朝之由,及汉、唐母后临朝称制得失以闻,太后然之。
夏四月"丁酉,太后手书:‘吾年晚多病,志在安闲,嗣君可日御便殿听政,今后便撤帘。’"。
杨太后垂帘听政的时间总共八个月。为什么杨石要力劝太后"撤帘"还政于理宗呢?这问题往往被人忽略。年老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出于政治考虑,即杨石讲的"小人离间之嫌"。
湖州事件中的济王问题,是史弥远奏请朝廷和"垂帘听政"的太后一起处理的。事后真德秀立即发难,大做理宗的思想工作,说湖州事变非济王本志,应该给济王 优赠与立嗣等等,矛头直指弥远和太后。在这种形势下,杨石忧虑在先,劝太后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规避这场已经显露的政治风险。当然,也可能从斗争的策略考 虑,认为太后从前台退居幕后更利于斗争。
事情正如杨石所料,礼部侍郎真德秀、起居郎魏了翁、考功员外郎洪咨夔、大理评事胡梦昱、工部 尚书陈德刚、井研进士邓若水等人在五月份便大举发难,把矛头集中指向史弥远。理宗在真德秀这位"老师"的"教导"下,尽管嘴上一再讲"朝廷待济王亦至 矣",但行动上始终犹豫动摇,迟迟不给济王定罪。直到第二年八月乙巳,才同意把济王追降为巴陵县公。从理宗在史弥远去世前几天就重用真德秀、魏了翁,去世 后立即听洪咨夔的意见把李知孝、梁成大贬逐出国门的行动来看,当年这场政治斗争的风险确实是现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