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骂皇帝的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4 属于:海瑞
  •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提到清官,立刻想起海瑞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百姓头脑中的这种"清官情结",由于贪官太多所致。明朝官员的贪污现象,可称中国历史之最,在数不胜数的贪官污吏中间,一生清介,死无余银的海瑞,便寄托人们对于清廉政治的希望。这也是他的故事,得以在数百年间流传不已的缘故。

       海瑞之得名,当然是由于他一以贯之的为政清廉。说实在的,偌大王朝也不只是海瑞一人是清官,他的成就,他的功业,主要在于他跳出来,当面锣对面鼓地骂过 皇帝,这才使他的知名度,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对老百姓而言,做一个清官,不贪不沾,一分钱的国帑,也不捞进自己腰包,穷苦到啃菜根,嚼粗粮的地步,固 然非常之值得敬佩;但若敢指着鼻子骂皇上,说他不是东西,那才令人感到了不起,才家弦户诵,对之崇拜得不行的。

      因为,在一个政权中, 少数为贪官,绝大多数为非贪官,最高统治者有可能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而在一个政权中,绝大多数为贪官,只有很少者为非贪官,那这个当皇帝的,就百分之百是 个昏庸之君了。明朝官员的贪污现象,问题出在底下,根子却在上头。贪污到了这样大量、普遍、公开甚至合法化的程度,是从帝王开始,由上而下,至宗藩外戚, 至宦竖权臣,至将帅督抚,至知府县吏,至一切衙役隶卒,凡官皆贪,不贪者鲜,而嘉靖则是万贪之源,看他一手培养扶植起来中国贪污排行榜上的第一名要犯严 嵩,就知道这位陛下,是什么玩意了。

      海瑞把贪官污吏的总头目,揪出来示众,那作用可比仅做一个清官,不知要大多少倍。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海瑞罢官》、《海瑞骂皇帝》的戏文,在舞台搬演出来,就是因为贪污腐败现象,总是一个屡禁不绝的社会问题。

      公元1567年(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上疏,数落朱厚熜。这在当时,也是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情。他把棺材都买好了,放在家中客厅里,等着皇帝杀掉他以后用来收殓。于是,消息频传,街谈巷议,举国轰动,尽人皆知。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描写了这位皇帝读疏后的反应,很生动:"世庙阅海忠介疏,大书曰:‘此人有比干之心,但朕非纣也。’持其疏,绕殿而行曰:‘莫使 之遯。’一宫女主文书者在旁,窃语曰:‘彼欲为忠臣,其肯遯乎?’世庙寻召黄中贵问状,对曰:‘是人方欲以一死成名,杀之正所甘心,不如囚之使自毙。’世 庙是其言,囚之三年得不死。"

      于是,海青天名垂青史。

      其实此前,这位浙江省原淳安县的县令,在京城大小衙门中, 颇有一些关于他的"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素,真是铮铮一汉子"的传闻。别看他当时是一个远在南方省份的小小知县,六品官,然而,他竟然敢于向当朝执政 大臣严嵩的两位亲信发难。一为东南地方总督兼剿倭武装部队司令胡宗宪,一为清查盐政的特派大臣鄢懋卿,公然进行正面对抗。而且,居然弄得这两位权高位重的 大臣,对他无可奈何,很吃了一顿哑巴亏,因而大快人心。

      老百姓特别愿意看到那些有权的人,有势的人,有钱的人,有名的人,忽然倒霉垮 台,忽然失败完蛋,忽然由红而黑,忽然屁不是的场面,这是最过瘾的事情。哪怕不一定如此,不过,跌了个跟头,受了点损失,栽了点面子,碰了个钉子,大家 也会捕风捉影,演义夸张,加油添醋,无事生非。不遗余力地传播之,扩大之,恶心之,解恨之。当然,这种穷老百姓阴暗心理的宣泄,实在缺乏费尔泼赖精神,实 在不具谦谦君子之风,但那些四有之人,在他有的时候,不那么张狂,不那么抖擞,不那么显摆,不那么以权,以势,以钱,以名,来欺人压人,来张牙舞爪,也许 大家就不一定幸灾乐祸了。

      淳安县,即今之千岛湖风景区所在地。明代,这个山区小县,出产不多,油水不大,穷到海县令只能在逢年过节的 日子,才与僚属们共餐时吃一只,两斤肉。然而,淳安位处浙皖交通要冲,地方官每每苦于途经此地的大员要员,送往迎来,难以打点,稍不如意,即被斥责。有 一次,胡宗宪的儿子路过,假其父威,对该县的接待工作大表不满。其随从仆役,又狗仗主势,敲诈勒索,百般刁难。海瑞正等待这样一次机会,立刻升堂,下令县 衙的皂隶捕快,把这个纨绔子弟及其一干人众,统统抓将起来,当堂审讯。

      胡的公子年轻气盛,哪把一个六品官放在眼里?当然反抗,口出不逊,打出他老爹的招牌。海瑞当然知道他是谁的儿子,但是,他不承认。还说,我们都知道胡总督为官清廉,持家清正,不可能有你这样不成器的儿子,更不可能有你所携带的大量银两。

      "我是,我是,我是!"这位公子哥还威胁海瑞,"你别吃不了兜着走!"

      海瑞才不买账:"大胆放肆,一个假冒伪劣的骗子,竟敢如此猖狂,罔无法纪,咆哮公堂,给我掌嘴!"

       最后,海瑞更来一手绝活,将胡之公子及其一行从人,用绳子拴成一串,押往省里总督衙门,并附上一纸说明案情的文书,陈说本县捉拿一名人犯,冒充胡总督大 人之子,在此间招摇撞骗,为非作歹,有损总督清望,造成恶劣影响。为此特解送府城,予以从严处置,以惩效尤。该犯所携现银若干,因来路不明,已没收充公, 收缴县库,等等等等。

      胡宗宪看到这里,气得两眼翻白,差点心肌梗塞,他儿子连哭带闹,此仇不报也枉为这二品大员了。胡当然咽不下这口 气,当然是要报复海瑞的,可苦于抓不到他的把柄。第一,海瑞不贪污,在那个无官不贪的年代里,他能洁身自好,两袖清风,不怕查账,不怕检举;第二,他不好 声色,既不找小姐,也不去桑拿房、洗脚房逗留,因之,无黄可扫,无非可打;第三,他既不搞装门面的政绩工程,也不树泡沫化的个人形象,只是公正执法,无懈 可击。因此,除了隐忍不发,以待来日外,胡宗宪对这个海瑞,一时间真有吃螃蟹,简直无从下嘴之感。

      鄢懋卿基本上是个瘪三,《明史》 称他"由行人擢御史",可见其来路之不正。一个国家,只要最高统治者成为混账,就会发生很多逾越理智,违背常识的荒谬行为。科举取士,士而优则仕,本是封 建社会用来发现人才,提拔人才的手段。可这个什么也不是的"行人",既非正途出身,也非荫庇子弟,路上的一个混子,竟能成为御史,成为大理寺卿,这只能 说明嘉靖之倒行逆施,之不可救药。

      一般来说,喜欢用小人者,自己必有相当程度的小人因素,才能同流合污;愿意用坏人者,自己要没有坏的基因,也难沆瀣一气。所以,鄢懋卿一入中枢,"见严嵩柄政,深附之,为嵩父子所昵"。

       这种"鲶找鲶鱼,嘎鱼找嘎鱼"的同类相聚,异类见斥的现象,在统治集团中,在权力层面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北京民谚,"武大郎玩夜猫子"、"王八看 绿豆,对眼",即此谓也。可老百姓能有什么对策?明知道这是个坏蛋,应该被唾弃,然而他上面有人罩着,看着他扶摇直上,你人微言轻,你啥也不是,你也只有 干生气而已。

      "会户部以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盐政不举,请遣大臣一人总理。嵩遂用懋卿。旧制:大臣理盐政,无总四运司者,至是,懋卿尽天下利剑,倚严氏父子,所至市权纳贿,监司郡邑吏膝行蒲伏。"(《明史》)

       在淳安的海瑞,知道这位奉旨查盐的钦差大臣,必然路过此间。第一,招待不了,县里太穷,光是供给抬钦差夫妇彩轿的十六名女子的伙食,也能把县财政吃得锅 底朝天,何况还有随从、听差、兵弁、衙役之类,哪一个不像饿狼一样,连吃带拿,外加孝敬,红包薄了一点,也是过不了关的。第二,海知县是十年寒窗,苦读赶 考,才从海南岛的琼山县走出来的读书人。他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今天,不走门子,不投靠山,不溜须拍马,不做虚假统计诓报成绩,这个耿直到一点弯都不转的海 瑞,理所当然地,要从心眼里鄙视这个暴得富贵,从而小人得志的家伙。

      这也是使那些有权的人,有势的人,有钱的人,有名的人,无可奈何 而且无法改变的尴尬,虽然你得意,甚至非常得意,虽然我不得意,乃至非常不得意,但是,挡不住我不买你的账,挡不住我在精神上要比你拥有优势,挡不住我压 根儿就看不起你,蔑视你,鄙视你,这就是海刚峰决定要给这个"行人"出身的大员,下一点眼药的原因。

      鄢懋卿还未到得淳安,值班的文秘送上来一封信件。他一看是淳安县的禀帖,一激灵,知道这个海瑞不会有什么好事。便问来人:"他有什么要禀报的?"

      "大人您请细看!"

       信件开头,十分恭谨,"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海谨禀",接着说已经收到大人的通令,要求各级政府在接待上一切从简,不得铺张。大人所作出的英明指示,本县已 传达到区乡镇集,一体认知大人"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账俱以简朴为尚,毋得过为华奢,靡费里甲"。然后,话锋一转,大人体察下情,百姓无不赞颂, 但您派出来打前站的人员,已经告知准备酒席侍候,每席费银不得低于三四百两,席间还需奉献金花绸缎若干,营造气氛。特别关照道,钦差大臣夜溺,必须银子打 出来的尿壶,否则尿不出来,性命交关,耽误国家大事,罪不容贷。本县十分惶恐,是按大人的从简精神办,还是按打前站的老爷所吩咐的办?敬请示下。

      鄢懋卿当场把这个禀帖撕了。下令,绕过淳安,事后再跟这个海瑞算账。但不久,严嵩倒台,胡宗宪、鄢懋卿因系同党,受到牵连免职。海瑞曾被他们迫害过,也就随之平反,调回京城任户部主事。

       接着,海瑞就给嘉靖上疏,直言不讳批评陛下:"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五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 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明史·海瑞传》)

      据《明史·海瑞传》,朱厚熜拿到等于骂他不是东西的奏折时,与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所说稍有不同。一把将文书摔在地上,气得跳脚,喝令左右:"马上给我把这个姓海的逮捕,别让他跑了!快,快!"

      在皇帝身边的宦官回他的话:"都说这个人是有名的痴子,他为了上书,准备好了要坐牢杀头,先就买了一具棺材,和妻子诀别,家里的僮仆也早吓得各自走散,看来他是不打算逃跑的。"

      "抓起来!"嘉靖吼。

      这还不好说,正中海瑞下怀,他正等着法办。

      抓到诏狱,刑部主管拟文定大忤逆罪,那是非开刀问斩不可的。但建议砍掉海瑞脑袋的报告,压在皇帝的手中。嘉靖不傻,他一直不画圈的原因,一不想成全海瑞的名节,二不想落下纣王杀比干的臭名。就这样拖着,拖到他驾崩,海瑞捡了一条命。

       在中国,某个朝代出贪官污吏,也许并不能证明皇帝昏庸无能;即使最精明的君主,驾驭偌大的国家机器,日理万机,百虑一失,也难免疏忽。但居然出了清官, 那就必然有问题,一定由于皇帝昏庸,而且比较长时期地,达到相当程度的昏庸,弄得贪污普遍化,腐败合法化,渎职正常化,贿赂公开化,到了问题成堆,积重难 返,国将不国,神州陆沉的时候,极个别的不肯同流合污的清官,才会凸显出来。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越是腐败的朝代,越出清官的原因。所以,有清官,对皇帝来说,不是一件体面的事,一旦出现了一个不怕杀头的清官,这台国家机器在运转上,也肯定出了大毛病了,估计最高统治者离完蛋也不会太远了。果不其然,海刚峰一出现,朱厚熜的日子,就屈指可数了。

       一般来说,贪污现象是任何社会都不可免的。而由小范围,少数官员的贪污,发展到大面积,多数官员的贪污,然后更发展到上下勾结,内外串通,贪官多如 毛;左右纵横,四面八方,腐败无所不在,便是封建政权后期难以逃脱的结果。惟其如此,个别的,少数的,不是贪官污吏的官员才能突出,才会出现清官现象;如 果原来的皇帝,是个庸君的话,到了这一步,十有八九已是昏君。而一成为昏君,也就离谢幕不远了。

      明白这一点因果关系,就知道清官为什么只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戴,而不为他生前以及身后的各统治者所容,最深层的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这就好比一开门,乌鸦冲着你叫,不是因为它叫,给你带来晦气,而是因为你倒行逆施,你心里有鬼,你才对乌鸦"呸呸呸"地表示嫌恶。

       读清人赵翼的《廿二史劄记》,明代官员的薪俸,是中国历朝中最低的。若不想成为饿殍,不额外求财,又有什么办法?如明代文人李贽,曾任河南辉县儒学教 谕,相当于县教育局督学;曾任国子监教习,相当于大学的讲师;后在礼部做司务,相当于办公厅的处长;又在南京刑部得到员外郎的闲差,相当现在的部门巡视 员,官俸之微薄,收入之低下,到了难以口的地步。他离开河南到北京就职,窘迫到不得不把妻女留在当地,托友人照顾的地步。直到他放外任,当了云南省姚安府 的知府,那是一个有实权的厅局级干部,才有"常例"(被允许的贪污),和其他灰色收入(名义上不允许但也不禁止的贪污)。由于这种实际上在鼓励官员从非法 途径获取金钱的政策,是引发贪污的主要原因。

      那时官俸发放,有米有钞,比例不一,财政部门发放薪水的时候,米贱折钞,钞贱折米,在盘 剥上极尽克扣之能事。尤为可笑者,在北京的官员,发的米,要凭票到南京去领。于是,手中的票,只能三文不值两文地出让,逼得官员不得不另开财路,以谋生 计。据《明史·顾佐传》:"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杨)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 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先帝知之,故增中朝官俸。’帝叹曰:‘朝臣贫如此。’"

      本来很低的工资,又常常不 足额发放。据《明史·李贤传》:"正统初,言‘塞外降人居京师者盈万,指挥使月俸三十五石,实支仅一石,降人反实支十七石五斗,是一降人当京官十七员半 矣。宜渐出之外,省冗费,且消患未萌。’帝不能用。"看来打白条之风,倒也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嘉靖驾崩,海大人很快就平反了,昭雪 了。尽管他有了令人景仰的清官声名,但朝廷里的主政者,包括新上来的皇帝,都对他敬而远之。作为门面点缀可以,要想委以重任则不行,怕海老人家较真,弄得 大家都不愉快。因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架构,是一个宝塔形的,由大小官僚组成叠罗汉的方阵。每个官僚在他那个位置上,既踩在下面那个职务低于他的官僚头上,自 己的头上,又有另一个职务比他高的官僚的脚踩着。因此,一旦其中哪个头或哪只脚,不听话,不服从,不按部就班,不肯买账捣蛋,这架构就要出现大的小的危 机。

      他们害怕这个海瑞,进入到这个架构里来,会破坏这个超稳定的秩序。甚至到了万历年间,张居正为首辅,也不敢给他任何任命。"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用。"

       尽管大家众星捧月,高山仰止,海瑞很不开心,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隆庆皇帝到内阁大臣,统统不想他分配工作。第一,他没有钞票上下打点,铺平道 路;第二,他清官之名声,已经成为一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焉"的圣人,大事不敢让他做,小事他又不屑于做。因此,很长时间内,得不到安排。当这种强烈的 "立德立言立功"的补天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仰天长啸,椎心泣血。最后海青天以辞职的办法要挟内阁给他工作,不给,就写公开信骂街,"满朝之士,悉 皆妇人",把主政者骂了个臭够。

      于是,隆庆三年(1569年)被授予正四品,南直隶巡抚,驻苏州。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所 言,海瑞是个"不自知其不可通"的死硬派,他不了解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他不知道大厦将圮只手难以支撑。一上任,"海忠介清廉特立,自是熙朝直臣,第其为吾 乡巡抚时,有意锄巨室,以至刁风四起,至不可遏。"(徐树丕《识小录》)

      由于他的不识时务,实施某种程度上的劫富济贫政策,搞得苏州 一带的官僚地主,士绅名流,无不反对,他只好告退,离职还乡。直到1585年,万历清算了张居正以后,所有受到张居正排挤打击过的官员,包括年已七十有二 的海青天,一律重新起用,于是,他老人家又从海南岛老家,仆仆风尘地来到南京。

      接张居正为首辅的申时行,其实并不想安排他,又不能不安排他,因为他已经成为一种正义的化身,民众的偶像。因此,写了一封信给海瑞,"维公祖久居山林,于圣朝为阙典",那意思是说,你老人家不出山,是个遗憾,但现在把你请出来,也不过起个政治花瓶作用。

       但是,他一接手右佥都御史,所做的第一件事,将两条特大板凳放在公堂之上,宣称为专打贪赃枉法者,和为富不仁者的屁股而设。这位刚愎自用,矫枉过直的老 汉,觉得打屁股还不过瘾,给皇帝建议,得恢复老祖宗的办法,凡贪官,都给他剥皮揎草。结果闹得舆论哗然,御史弹劾他导使皇帝法外用刑。海老碰了一鼻子灰, 才悻悻然住手。从此,对这位道德大主教,神宗索性采取供起来的办法,有职无权,有位无事,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年)年末,老先生终于在寂寞中悒悒去 世。

      于是,想起一则寓言:森林发生了火灾,火势迅速地蔓延开来,黑烟遮住了天空,烈焰烧红了大地,所有的鸟儿,都来不及地逃出火场,以求活命。只有一只小鸟,它不肯离开,仍从小溪里衔起一口一口的水,冒着生命危险一次一次往回飞,希望能扑灭这场大火。

      这只鸟,很像海瑞。

       呜呼,海刚峰的一生,是一位以肃贪倡廉为己任的斗士,他本期望他的不懈努力,能对帝国的廉政建设,对官吏的道德重振,有所作为,有所改善。然而,在《明 史·王廷相传》里,有一封触怒嘉靖的上疏,说得很清楚:"人事修而后天道顺,大臣法而后小臣廉,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 大臣污则小臣悉傚,京官贪则外臣无畏。"而到了神宗,这种制度性的贪污风气,变本加厉,已不可收拾。《明史》说:"明亡,实亡于神宗。"海瑞的所作所为, 对腐朽的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不起任何作用,只好看着朱皇帝打下的天下,走向衰亡。

      海瑞的悲剧,就在于他认为道德的约束力,可以制止住全 社会的颓败风气。个人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垂范作用,能够推动整个公务员阶层的廉政建设。治乱世,用重典,不惜采取剥皮的酷刑,是足以阻吓贪官的最有效力 的手段。其实,他不知道,道德的作用,只能作用于有道德的人。垂范的作用,那些冥顽不化者,恶劣成性者,根本不往心里去。而敢于铤而走险者,以身试法者, 法律又其奈他何?

      不管怎么评价海瑞,但他在任淳安知县时期,自己磨谷脱粒,种菜自给。有一次他给母亲做寿,只买了两斤肉,成为人们奚 落他的口实。万历年间,张居正当国,派御史去考查,"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 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无论如何,这样一位终身贫穷而为百姓追念的清官,还是值得我们后人肃然起敬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