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

属于::明朝

郑和(1371年?- 1433年?),回族,本姓,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 (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

郑和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郑和早年经历不详,据推测于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4年(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南京,郑和应是随军至南京,入宫服役。1385年(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蓝玉又奉调镇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郑和再次随军前往,并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史·郑和传》等史料记载,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但未言明具体的立功地点。有学者推测,郑和立功应该是在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而郑和被赐姓“郑”也与这一立功地点有关;刘铭恕推测,此一赐姓可能是以回回历官郑阿黑之取“郑”为汉姓为先例的;还有观点认为,“赐姓郑”与郑村坝战役无关,亦无特别含义;

1402年(建文四年),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是年12月1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郑和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1403年(永乐元年),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并请姚广孝撰写题记。该题记反映出郑和已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且已被赐郑。

守备南京

1424年2月27日(永乐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七日),朱棣命郑和前往旧港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一说,郑和未及成行,朱棣即已病死,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下诏停罢下西洋事业。

1425年(洪熙元年),郑和受命率下西洋的军队镇守南京,而郑和本人也成为首位南京守备太监。同年,仁宗病逝,明宣宗朱瞻基继位,要求郑和与王景弘谨守南京。郑和还受命负责修缮南京宫城。

1426年(宣德元年),郑和等奏请修理南京的天地坛等建筑。同年,工部郎中冯春上疏请求为南京修造佛寺的工匠请赏,明宣宗认为这没有道理,且认为这是郑和指使的,于是令司礼监移文警告郑和。

1428年(宣德三年),郑和、王景弘受命将南京所存储的部分绢、布运抵北京

鞠躬尽瘁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六月九日),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据《天方至圣实录》等记载,同年8月15日(七月二十七日),郑和还因“船”建造得当受到宣宗嘉奖,其重修南京三山街礼拜寺(净觉寺)的请求也获得允许。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留下重要史料;出发前,明宣宗又敕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劝谕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这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有记载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船队应当是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据《前闻记》记载于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郑和的故事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