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郑和
  •   名人语录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明史·郑和传》

      郑和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劈波斩浪,先后七次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名人历史】

       郑和,本姓,小名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 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昇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 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 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 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 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 的郑和,朱棣赐"郑"姓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和又名"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三保太监"。

      郑和能成就一番辉煌的事 业是有其独特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的。作为燕王的亲信与随从,郑和有机会广泛接触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由于他为人正直,能与燕王推心置 腹,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并随时向燕王学习政治、军事及处理各类事物的谋略。跟随燕王之后,耳濡目染,郑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层。这一切都促使朱棣在寻找 下西洋的最佳人选时,首先想到的是郑和。郑和姿貌才智,在内侍当中无人可比,是领航远洋的最佳人选。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厉害的航海家。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 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 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 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率千军的才能。明成祖当上皇帝后,很想把明王朝的影响扩大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去。于是,在 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所称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洋和沿海各地。 郑和带领的船队,一共有27 800多人,分别乘坐62艘大船。这种船长44丈、宽18丈,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 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 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斯里兰卡)等国家。他"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每进入一个国家的边界,都要问问那里的法律禁止的是什么;每进入 一个国家的都城,都要了解那里的风俗习惯是什么。他还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就把明成祖的亲笔信递交给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 他们友好交往。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而且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1408年9月才回国。西洋各国国王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郑和一起回访。各国的使者来到京城后,都拜见了明成祖,还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非常高兴。

       从这以后,明成祖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30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 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郑和在第七次受命出使西洋时,已是年过花甲满头白发的老人,等他完成使命,回国不久就病故了。

       郑和的七次航行,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说明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平。郑和出使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那些国家还保留着"三宝垅"、"三宝洞"、"三宝寺"等古迹,流传着"三保太监"的航海事迹和生动传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