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智慧:来去自如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庄周

  •   一般人都讳言"死",因此"死亡"的代名词还真不少。其中,有用"大去"代替"死去",而所谓"大去",其实就是意谓"一去不返"――又谁能"死去活来"?又有谁看过一个''死者"

      活生生地走到眼前?

       如今,学术界出现了所谓的"生死学"(Studiesoflifeandideath),直接地把死亡当成是我们无可回避的事实来研究。显然,从生到 死,直如来去一遭,而生生死死,其间值得我们关切,值得我们探讨的,着实不少。不过,出生之前和已死之后,这两个不知何所来也不知何所去的"时段"(说 是"时段",其实只是一种假设性的说辞),我们所知却实在有限,恐怕连那所谓''通灵,,之人也只能捕风捉影,含糊其辞地说一些几乎无从验证的"事 情"――而其"事"其"情",那当事人又如何能深入观察?又如何能仔细思索?更不用说亲身体验了。因此,被认为有大智慧的宗教家最懂得沉默,他们不是交给 至上之神,就是付诸于甚深微妙的法门――两千多年来,就只有"上帝之子"耶稣能够"死去活来",大显"复活"的奥迹;而历来的高僧们也彼此告诫千万不能卖 弄神通,不能逾越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的身份。

      因此,庄子所关切的生命课题其实是:"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死亡?"而生和死其实一以贯 之,都是自自然然的事――生是自然生,死乃自然死,这无非是天道(天理),而既生而为人,任谁都不能拒绝这生而为人的存在,也同时不能不面对这生而后死的 事实。如此,我们又如何能只是一味地以生为乐,而竟然因死亡而哀伤?

      忽然来了,是你们老师应时而生;

      忽然走了,是你们老师顺理而亡。

      安然地接受这"应时而生"的机缘,同时妥当地面对这"顺理而亡"的事实,那或哀(死)或乐(生)的情绪反应便不至于扰乱我们的心――这在古时候就叫做"悬解"

      ――原来被脚上头下地倒挂,那一天突然被放下来,站立成人不再颠倒,不再错乱,这光景又岂止一个"乐"字了得?

      如此这般,庄子以生为"来",以死为"去";生生死死,来来去去,我们又何必多所操心,多所担忧,多所盘桓于那理当信步走过的脚印子――人如是说:

      沙滩太长,本不该落下足迹的。

      庄子可能如是说:

      我们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正好让我们好好来处置这千载难逢,至少百年只这么一遭的人生――只要活着,就值得了!

      难怪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薪尽火传,而这一身的燃烧,竟烧的是永不熄灭的火――火是道,火是生命永不被湮灭的意义和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