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之解释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8 属于:庄周

  •   大道流行,周普天地;以虚为体,覆育群生。庄子对之所论,散见全书各篇。精粗杂糅,深浅互见,而以《大宗师》为其枢纽。虽于其言,力求独自有所树立;但对道之主要认识,仍未逸出道家一般轨辙。即是以道为宇宙万物之基本原理,自因、永恒而无限。如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 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 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 及五伯。

      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大宗师》)

      有关本节引文前段("长于 上古而不为老"以上)之解释,请参阅拙作《老子述义·大道篇》,因老庄所论道之此部分,见解大率相类,兹不赘。对于"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以下一段文 字,曾被指为晚出,或颇值得怀疑。但若综合全文而观,前段言道之原理,后半论道之功用。对道之功用的各方面,则由后半文字,历叙其与天地、阴阳(即"气 母"之演化)、时间、空间以至于人事之寿考、富贵,无不息息相关。可谓能得曲畅旁通之妙。盖得者,德也。必须列举狶韦、伏戏、维斗、日月、堪坏、冯夷等 等,得之于道,而后产生种种变化,兼原理功用而为言,始能观道之纯。故两段文义,合而并存,则脉络自然一贯。分而撰除后半,则前文将无所承。且其文势,至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如河水之达门,未可戛然即止。必当紧接以下长文,方告神完气足,细味便晓。

      除以道为宇宙万物之基本原理外,庄子对之尚有三点新解。即是将道予以形象化、程式化及环中化。依次分述如下:

      甲、形象化:

       自然哲学或道德哲学中,惯常有所谓上帝或神,用之作为抽象原理之客观的最高存在。《庄子·大宗师篇》,既以论道为主,而起首却不惮辞费,畅述"真人"之 种种,并引"古之真人"为喻。试问"古之真人"为何?窥其用意,当即是体道有成之人。而其目的,要在假此体道有成之人,作为道之化身;也就是说,将道予以 形象化,只是不名之为上帝或神,改曰"古之真人"而已。但两者旨趣则一。

      关于此形象化之说,前贤王夫之即曾有云:"夫真人者,岂真见有人,真知者,岂真有其知哉?人皆天也,知皆不容知也,乃可恍惚而遇其知于滑湣。 "

      近人吴康氏亦一则曰:"揆庄生之意,盖欲此后天之知,悉融接于先天之天赋观念。而后人之所知,乃与天冥合而为一,是曰真知,其具体之表现,则为真人。……以知庄生所谓真人,为内圣之表目。 "

      再则曰:"他如大宗师之真人,天下之天人、神人、至人、圣人,皆为最高理想之人格托名也。 "

       王、吴二氏之说,固未直接指明真人所代表为体道有成之人,但皆认真人为一种形象化,而非真有其人,则无异辞。本节未如二氏所云,真人乃"天"、"内圣之 表目"、"最高理想之人格托名";而更之为道之形象化,自有其理由,举证详后。盖以庄子诚恐道之恍惚无形,体悟为难,遂将大道,寓言而成真人,具体明白, 俾易宗而师之,亦不失为方便法门。如《大宗师》说: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

      又说: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又说: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又说: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最后则说: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前面五段引文,对古之真人描述,可谓既详且尽。如果另从道之观点来看,便可发现其新内涵如下:第一段所云"古之真人"之种种,乃借以喻道之无为。因"不 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皆无为之迹象。第二段所云"古之真人"之种种,乃借以喻道之虚静。因"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皆虚静之表现。

      第三段所云"古之真人"之种种,乃借以喻道之自然。

      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皆自然之所致。

      第四段所云"古之真人"之种种,乃借以状道之恍惚之象。

      全段屡用"若"、"似"及两可之辞,正以窈冥难明之故。

      第五段为总结,乃谓体道而能有如前述四段之成就,则可"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而混融万有,达乎"天与人不相胜"之境,成为真人。

       经以上五点比较,证明形象化后之"古之真人",乃指由道相所显示之"道"而非他。因为道体常无,为不可道、不可名。庄子始退而寓言道相呈现之无为、虚 静、自然、恍惚种种可道可名之象;所以提示世人,可借道相悟入,达乎体道之境。而全篇之中,屡曰"古之真人"云云、抑有伤于今之真人安在!

      乙、程式化:

       《大宗师》有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以"有情有信"之有,故道"可传"、"可得";又以"无为无形"之无,故 道又"不可受"、"不可见"。再析言之,可传者,宜由道之"有情"(精),而不可受者,或因道之"无为";可得者,宜为道之"有信",不可见者或在道之 "无形"。虽云如是,只须"道"、"才"遇合(取自附后引文女偊语意),传者固不待受,而受者因其传而自受。(如《知北游》所云:"神者先受之 "是)得 者固不即见,须见时因有得而内见。

      (如《田子方》所云:"目击而道存 "是)因此之故,如何传?又如何得?当有一定之过程,俾资遵 循。庄子便将由传道而得道之过程细节,全部程式化,顺序以进,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随机而化,较之老氏之泛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具体可行。如说: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 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 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 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 而后成者也。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 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大宗师》)计此所列道之传承过程,由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以达于不死不生,共有七项步骤。 另复附以闻道九顺序。兹依次分别解释如下:

      (一)外天下:一般而言,天下纯为一个抽象的空间观念,人对之似无可作为。但一经透过各类 政治因素,所成就的形态。则天下也者,转为权力、名位、尊荣之汇聚渊薮,而能对人产生外诱。女偊之所谓外天下,当指外乎此权力、名位、尊荣而言。因为对于 个人,一切权力、名位、尊荣,无非身外之浮文,煊赫而虚夸,最易使人忘真。故于道之传受开始,首须加以摒弃。许由、意而子同能无视之躬服仁义,明言是 非,而愿游乎遥荡恣睢转徙之涂。是谓能外天下。

      (二)外物:日常衣、食、住、行,人生之所需。纵情声、色、犬、,人生之所乐。因知 涉及人之生活,不论其所需、所乐,无一而非与物有关。且物之形色,环绕周遭,千妍万态,动人心目。更复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诚如上天有爱于人,特赋予以丰 美之世界者然。然设由是此心逐物于外,火驰不反,则为所役,永无已时。故凡有志于道者之对物态度,当思见素抱朴,以至冲淡欲念,终而去除物累。子桑安命, 了然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知非天地之私贫,是谓能外物。

      (三)外生:单就人生立场,各自全形保生,原本无可厚非。惟一放眼以观,所 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之无告情态,比比皆是。是皆养其小体之故。设能一本乎道,而悟及"以无 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大宗师》)之自然大体,则区区小体之生,何须过度重视。子舆有病,安时处顺,哀乐不入,其心闲而无事,是谓能外生。

      前述外天下、外物、外生三种过程,虽有先后轻重之不同,然同为学道之初步准备功夫则一。先须一一澄清此私欲杂念,身无所役,心无所系,游乎尘垢之外,始能进入大道之域。

       (四)朝彻:设已外天下、外物、与乎外生,人之所有,唯此一无所系之心。自事其心,端赖"心斋"。《人间世》有云:"仲尼(对颜回)曰:无听之以耳,而 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故心斋即虚心之意。心虚始能容道。朝彻当为心斋容道后之"瞻彼 阕者,虚室生白"景象。司马彪注此云:"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又,崔

      亦注云:"白者,日光所

      照。"合此两家注语,以见"虚室生白"景象,即"纯白独生"

      和"日光所照"。然则朝彻之意,有如见道后,心境之豁然开朗,大放光明。

      (五)见独:经前朝彻,而成就一虚室生白之心。此虚室生白之心产生效验为:"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 "(《人间世》)心知摈之于外,本心得以纯白无瑕,不随外物表象变化而变化;更且任由外物变化,而仍能把握其本质。故《德充符》

      曰:"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因为把握物之本质,发现万物原为一体。也就是说,万物皆由道所生。故宇宙中,只见道之流行。这即所谓"物视其所一"(《德充符》)。"见独"之意,当指此而言。其实例有如《田子方篇》

      所云: "(孔子曰)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于物之初。"此"立于独"即是"见独"

       之征。盖"立于独"为旁观者对得道者之赞叹。"见独"则为得道者自身意识所生之感受。得道者"见独"之境,为"游于物之初"。"游于物之初"自将"物视 其所一"。故《德充符》、《田子方》两文,文字说法虽异,而内容所论"见独"则同,足可相互参证。他如"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出入六合,游乎九州,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所引均见《在宥》)皆为"见独"后生出之各种意境,唯见独者能体悟。

      朝彻与见独,为悟道之前后历程,大道之"可传"止于此,"可得"亦止于此。过此,便不可受,不可见,有待各人自力体证。

       (六)无古今:古今指时间来往之长流。《大宗师》云:"夫道……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固存"原已没有时间。时间之形成,具有某种为事物而存在之条 件;故其价值,以事物存在为准。若离事物,空无依傍,便失所谓时间之意义。今"见独"为"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后,而"物视其所一": 事物之存在,既归于一,无系乎心。时间之意义,亦随而消失。且"道无终始"(《秋水》),此心由"见独"而冥合于道,亦将无终无始,参万岁而一成纯。如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反覆终始,不可端倪……"便因得道而无古今,打破时间之界限。

      (七)不死不生:死生有若时间波流中,暂生之起伏;亦似大道历程间,偶有之出入。

       暂生之起伏,无损乎无尽之波流。偶有之出入,复何害于无穷之历程。此心既已无古无今,一任大道。而道遍在万物,永远循环往复,变化环中,则道体无生灭, 此心亦当不知生灭。盖不死不生,即无所谓死,无所谓生。死生宛转,变化无伤。如"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便是得道 极致。

      所以,对"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郭象注云:"故玄同内外,弥贯古今,与化日新。"吕吉甫亦注云:"寥则不碍,天则不人,一则不二,道尽于此矣。 "

      从无古今到不死不生,为成道后之两种境界。无古今乃精神超时空而游,仍存我心一念。达于不死不生,则此心即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合两种境界而言,诚如《天下篇》所云:"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为友"之意。道体不居,正于此中可以悟得。

      最后总结,复转为"撄宁"之说。殆指得道之人,再落入现实纷纭人生,应付自若之状象。此心上与道合,形体所遇一切,无论生、杀、将、迎、成、毁之来,皆可任其自然,而无动于衷。即所谓"撄而后成"是。生命至此,始能获得真正之自适,而显露其存在价值。

       另,关于闻道九顺序,由副墨而洛诵,而瞻明,而聂许,而需役,而于讴。或出诸文字,或出诸语言,或出诸行动。当由可传而可得,至玄冥、而参寥、而疑始, 已超乎文字、语言、行动之外,则将不可受、不可见。可传、可得部分,或能借传道者之中介,闻其端绪;而不可受、不可见部分,便非传道者所能为力。唯有各凭 妙契,庶几乎可。

      丙、环中化:

      《庄子》书中,环中之说凡三见:一为《齐物论》云:"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 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枢,本户枢之义。《管子》有《枢言篇》,注云:"枢者居中。"《淮南·原道训》亦云:"经营四隅,还反于枢。"可知枢常居中 而转动。)焦氏《笔乘》注《齐物论》云:"彼此,匹偶之相,求之了不可得,而道枢在此矣。凡物奇圜而偶方。环则终始无端,中虚无物,得道枢者似之。故曰, 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

      二为《则阳》云:"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林疑独注云:"冉相氏……得真空之理,运转无穷,随顺万物,以成其道。无终始几时,与物化也。与物化者一不化。一不化者,能化化也。 "

      三为《寓言》云:"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钧。天钧者,天倪也。 "严复注云:"天均犹天钧。钧,陶轮也。似道之物,皆无始卒。无始卒者,惟环可言,而由是往复周流之事起。 "

       由前文《齐物论》焦注而知,环中实象征道之体,有如"终始无端,中虚无物"。由《则阳》林注复知,环中亦所以譬喻道之用,乃为"运转不穷,随顺万物"。 由《寓言》严注再知,环中更在说明道之象,凡属"似道之物,皆无始卒……由是往复周流之事起"。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此环中观念;对道之各方面解说,完 全概括无遗。

      庄子将道,如此环中化之缘由:一则是因环上任何一段,皆兼二进向。依环而动,皆兼涵空间二进向动态。故环可表示万物之一切流行运转,以及由分而合,连二为一之现象。

      再则是因道无定体,永远不断在变化之中。而道的变化,正与环之中心,所表现于一切流行运转相同,故借以为喻。但是,这种流行运转,仅为道的现象之一,与道的本身,尚有差别,此须待更进一步,略作具体解说。

       《人间世》篇有云:"唯道集虚。"虚,就是"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之无。明白地说:亦类《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 车之用"的无。这便是道的本体所在。而道的作用,乃本这虚无之无,统其周围由无而有、使有入无、循环无已的变化共相。其间由无而有的历程是:"泰初有无 无,有无名。一之所始,有一而未形。 "(《天地》)再又使有而无的历程是:"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出入而不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 也。 《庚"(

      桑楚》)这种由无而有,复由有而无的环中化之道,充满天地之间,如说: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 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秋水》)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 与?(《知北游》)何谓无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之者,焉知其所终,焉知其所始。(《山木》)再凭环中化之道,所生的循环之理,以视宇宙 间人事物理的变化,亦莫不皆然。如说: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 同体 ……反覆终始,不可端倪。(《大宗师》)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则阳》)容成氏曰:除日无岁,无内无外。(同前)

      当此大化流行,道如天枢居中,斗柄环指,不滞一隅。

       故可谓在变化之中,亦可谓超乎变化之外。再由道而观环中之变化,由无而有,由有而无,运转其间,随时可以换位,完全一律平等,无贵无贱,无大无小,无有 无无,无是无非。因为道的本身无所谓贵贱,即是"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知北游》)。因知环中之贵贱、大小、有无、是非的变化,无非暂时现 象,均与道之实在不合。如说: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 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 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秋水》)以道观之,何贵何 贱,是谓反衍。……何少何多,是谓谢施。……(同前)在古代中国哲人心目中,宇宙恒常轮流周转不息。故肯定万事万象亦皆如此。易之六十四卦互通,如环无 端;与老子之讲明"反者道之动",均在象征或阐发世间一切盈虚、屈伸、损益之各种循环关系。庄子的环中化之道,亦是意在表达一种抽象的流转过程。依此过程 的原理,遂将宇宙人生许多矛盾的现象,转化为整体的和谐。故《齐物论》之中心观念,非仅是非不分,欲物之齐;尤在求取天地万物,归于和谐之意。

       综合前文三节所述,道之形象化,有类道之静态展示。即从平面加以观察,而得其各种表征。道之程式化,有类道之细部剖析。即从纵深加以透视,而得其内在究 极。道之环中化,复对道作全面之动态解说。即从整体运动加以统摄,而得其循环变化之全貌。至此,道在天地间之存在与乎流转的真象,于焉洞彻可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