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为其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然而,当笔者将所能找到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认真研读一番后,不由得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觉得他的一生,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纵横捭阖、游刃有余,而是充满了太多的激昂与悲愤、坎坷与艰辛、痛苦与失落。
      独撑东南困局
      首先是郑成功的身世,可能会让读者略感意外——郑成功祖籍福建南安石井,却出生于日本肥前平户岛,母亲田川氏是一名日本女子。不过田川氏也非纯粹的日本人,其父田川七左卫门,原名翁翌皇,福建泉州人,长期在日本经商,靠锻铸刀剑起家。翁翌皇娶了一名地道的日本女子为妻,后成为肥前平户岛主,也就改用日本姓了。尽管如此,郑成功有着四分之一的日本血统,则是不争的事实。
      郑成功在日本平户川内浦市街度过了童年,直到七岁那年,才由父亲郑芝接回国内。
      郑芝龙是威震东南沿海的海盗首领,势力非同一般,拥有帆船一千多艘,兵员七万余人。与那些专靠打劫为生的海盗不同,郑芝龙除了抢劫,还从事商贸活动。此时的明朝政府,正困于西北部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及东北部急剧扩张的清朝八旗旅,对东南沿海的武装集团实在无暇顾及,只好采取招抚之策。郑芝龙也想借正统之名行事,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招安协议。郑芝龙摇身一变,由昔日海盗成了朝廷命官,队伍未经改编,地盘没有缩小,性质一仍其旧,却可以名正言顺地打着朝廷旗号对抗各种势力,翦灭其他海盗商人。在郑芝龙的称霸与控制下,东南沿海一带,“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郑芝龙由招抚前的“富甲全闽”跃升为“富可敌国”。
      郑芝龙虽陶醉于自己的海盗霸业,但内心深处仍有一种原罪般的耻辱与不安。崇祯三年(1630年),他将儿子从日本接回福建,专门聘请了一名塾师教习读书写字,希望后代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光宗耀祖。郑成功果然不负父望,15岁升入南安县学,19岁参加乡试,21岁考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南都南京国学(国子监),拜大学问家、南都礼部尚书钱谦益为师。
      郑成功的人生道路与未来前途,似乎正依照父亲的设计与安排,一步步走向目的地。然而,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巨变早已拉开序幕。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金陵(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面对清军大举南下、逼近南京之势,弘光朝的官吏不仅无所作为,反而陷入派系之争不能自拔,根本无暇抗击清军。此时的郑成功及太子监的同窗也纷纷离开南京返回故乡。
      崇祯十七年(1645年)五月,清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京,弘光政权仅仅存活了一年就土崩瓦解了。朱元璋的九世孙、唐王朱聿键受郑芝龙等人拥戴,在福州称帝,建立南明隆武政权。隆武帝没有自己的军队,他所倚仗的,主要是以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为主的军事力量。为拉拢重兵在握的郑氏集团,隆武帝不得不一再封侯赐爵:先封郑芝龙为平虏侯,不久晋升为平国公加太师;封郑鸿逵为定虏侯,后升为定国公,拜大元帅。正因为置身拥有实力的郑氏家族,郑成功也受到隆武帝的格外青睐。
      除了报答隆武帝的知遇之恩,母亲田川氏的惨死,也坚定了郑成功抗清复明的决心。那年,郑芝龙将儿子郑成功从日本接回时,自然也想将爱妻田川氏一同迎回。可日本幕府有女人不准出境的规定。直到隆武元年(1645年)十月,郑芝龙才疏通关系,将郑成功母亲田川氏接回福建。她在石井只生活了一年多,清军就攻入南安,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田川氏惨遭清兵蹂躏,“被淫缢死”。郑成功闻讯赶回故乡,悲恸至极,采用“倭法”(即将尸体的内脏用清水洗干净,重新放入腹中,再行归葬)还其洁净,用一种在国人看来十分极端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挚爱,对清军的愤恨。
      但清军如此之快地占领福建侵入南安,实则与郑芝龙密切相关。郑芝龙以海盗行径奠定基业,深知正义责任、诚信忠贞之类的荣誉与训条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存军队、扩充实力。于是,一旦遭遇风险,郑芝龙那注重实利、首两端的本性便暴露无遗。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进攻福建,隆武帝领军御驾亲征,命郑芝龙扼守入闽重地仙霞关。当清兵主力逼近仙霞关时,郑芝龙未经一战便全线撤兵,使得清军从容过关,轻而易举地攻入福建,直接导致朱聿键兵败身死,隆武政权迅速覆亡。
      郑芝龙为继续保全实力,在清廷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的利诱下,决意效仿明朝招安前例。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郑芝龙仅带500名士兵前往福州受降。为表忠心,他还“密献舆地于大清”。郑芝龙一降,闽东南屏障尽失,清军长驱直下,如入无人之境。郑芝龙一念之差,不仅累及乡亲、爱妻,也将自己推向险恶莫测的边缘。清军担心归山,并没有将他放回,而是挟持北上,在北京软禁起来。可怜一代豪杰,从此失去人身自由,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
      是随父降清,还是为母复仇?郑成功不得不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其实,郑成功对父亲拥兵自重、保存实力一直反感,对降清一事更是极力反对。无法劝转父亲,又担心自己受到挟制,郑成功只好偷偷渡海逃到金门。郑芝龙受降前夕,专门派人前往金门劝说儿子与他一道同行。郑成功当即手书一封:“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背叛、变节。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着丧服而已。”在“忠”与“孝”之间,郑成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忠”。
      国恨家仇点燃了郑成功的满腔热血,除了高举义旗、矢志抗清外,他已别无选择。于是,郑成功前往南安孔庙,脱下身上的儒服烧毁,然后跪拜道:“昔为儒子,今为孤臣,向背居留,各行其是,仅谢儒衣,祈先师昭鉴!”一番祭告过后,郑成功毅然带着九十多名追随者,辗转前往广东南澳募兵。南澳岛上的驻军原为郑芝龙旧部,郑成功振臂一呼,士众纷纷投入其麾下,永历元年(1647年)初,郑成功将募集的军队从广东南澳带到厦门鼓浪屿,举行誓师仪式,正式走上武装抗清道路。
      独撑东南困局的历史命运,就这样落在了年仅23岁的郑成功身上。   东征台湾:抗清战略的转移
      起事之初,郑成功不懂打仗,只能在实践中学习军事。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虽是长子,却没有力量完全继承父亲地位,郑芝龙属下的兵力分别由叔父郑鸿逵及族兄弟郑彩、郑联所拥有。郑成功掌控的兵力十分有限,占据的地盘更是狭小局促,只能在鼓浪屿、海澄一带活动。
      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反清复明不过是一句空话。因此,郑成功不得不想方设法将父亲手下的兵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兼并族兄弟郑彩、郑联的军队。其时郑彩、郑联驻军厦门,这是一个四面环海、面积128平方公里的孤岛。郑成功虽占有厦门岛旁的鼓浪屿,但该岛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回旋余地实在有限。设计杀死族兄后,郑成功占据厦门,接收了郑彩、郑联十倍于己的兵力,得到一大批舰船物质。
      拥有了金门、厦门这两处稳固的抗清基地,郑成功便开始拓展地盘,补充兵源,扩大粮饷供应,在闽、粤及江浙沿海地区频频出击,与清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一系列战斗中,他的卓越才华日渐显露,坚强的斗志、优秀的操守、严明的执法更是受到人们的敬佩,威望和信誉与日俱增。
      尽管打了不少胜仗,收复了一些地盘,但郑成功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他心中系念的是驱除清廷势力,恢复明朝故土。因此,他一直谋划着一件壮举——北伐南京,定鼎中原,驱逐满人。前三次筹备因故搁浅,直到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第四次挥师北伐,这才蔚为壮观,形成一股震慑清廷的巨大力量。
      是年春天,郑成功亲率8000艘战船,20万水师步骑,号称80万大军北伐。但见舟师齐发,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出舟山,攻瓜州,克镇江,直捣南京。兵临南京城下之时,郑成功不由得意气风发地挥毫写道:“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处,不信中原不姓朱。”但令人扼腕的是,第四次北伐前后不过一个月,便以失败告终。
      检讨失败的原因固然多多,如郑军的北伐路线与后来英军在鸦片战争时侵犯南京几乎完全一致,但英军至镇江后留兵驻守,断绝运河交通,将通途切成两段,北京之兵不能南下,江南漕运不能北上,清廷不得不屈志求和,而郑成功却犯了操之过急、直抵金陵的大忌,未在镇江布兵设防;又如郑成功围困南京后轻信敌兵的假投降信,没有从速攻城,结果坐失良机;再如他陶醉于暂时的胜利,疏于军事,将主要精力放在拜谒明孝陵,准备庆贺35岁诞辰上……这些无疑都是“致命伤”,但后人在分析总结时,全都忽略了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清军势力远超郑军,那种新型的机制、高速的效率、强劲的活力远非腐朽堕落的朱明政权所能比拟。
      南京之败,是郑成功举旗抗清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失败,兵员骤减,士气衰落,不得不引军南返。郑军兵败后,清廷严厉清查迎降附郑的州县军民,株连被杀者不计其数,江南士民的复明之心,从此黯淡泯灭。郑成功在退出长江口时,想攻占崇明岛作为日后再度北伐的军事大本营,多次猛攻都未成功。退守金门、厦门岛后,局势更是危如累卵,除了自保,一时难有大的作为。郑成功也认识到了反清复明的无望。
      郑成功的目光,不得不跳出金、厦,实行抗清战略大转移。就在这时,原郑芝龙部下,现台湾通事何斌前来拜见,献上一份暗中绘制的台湾沿海地形图,并献策道:“国姓爷如挥师东渡,驱逐红夷,则十年生聚,十年教养,国可富,兵可强,进可攻,退可守,足可大有作为。”何斌之言,正中郑成功下怀。宝岛台湾已被荷兰殖民者侵占38年之久,郑成功早有攻取台湾建立抗清基地的打算,只是条件不够成熟,这一宏愿长期埋在心底。有了沿海地形图,港湾、航道、潮汐、要塞历历在目,加之何斌对荷军的兵力、兵器、兵船部署等了如指掌,郑成功不仅可顺利抵达台湾,更可知己知彼及时投入战场,先发制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一日,郑成功亲率文武官员在金门料罗海滨祭江,正式誓师,东征台湾。
      是英雄也是凡人
      郑成功一生的不朽功绩,被人们长期称颂的并非矢志不移的抗清功业,而是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伟大壮举。
      为了达到恢复大明天下的目的,郑成功殚精竭虑,将个体生命的能量几乎发挥到了极致。据一则史料记载,郑成功曾一再遣使日本,意欲借兵抗击清廷。日本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曾作过认真考虑,准备派遣军事分队远征中国,但其目的显然不是援助郑氏,而是“占领大明”。在明清两朝漫长的交替过程中,日本虽以极大的兴趣、焦虑的心情旁观中国巨变,但最终还是采取了不予干涉的策略。然而,只要时机成熟,这个虎视眈眈的邻居便会大举进犯。
      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是在反清复明旗帜下采取的一项以退为进的非凡举措。在金门料罗海滨的出师誓词中,郑成功明确说道:“本藩矢志恢复,念切中兴。前者出师北伐,恨尺土之未得,既而舳舻数万还,恐孤岛之难居,故冒波涛,欲辟不服之区,暂寄军旅,养晦等时,非为贪恋海外,苟延安乐……”郑军打败荷军收复台湾,并非后人想象的那么轻而易举,毕竟,荷军是一支有着近代武器装备的能征善战的队伍。郑成功出师前对战争的酷烈早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将自己所有能打硬仗的将领几乎全部带走,只留少数部队驻守金厦,大有“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英雄气慨。
      战事的进行相当艰难而漫长,荷军头目揆一以守军及援军共约三千兵员,与郑成功率领的三万多将士抗衡达九个月后,才在断水绝粮、重重围困之下迫不得已派人谈判,于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订18条相当宽大的投降条款,带着500多人高举白旗走出城堡,退出台湾,鼓轮而去。
      面对收复的山河,郑成功感慨万千,不由得再次挥毫泼墨,赋疾书:“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收复台湾仅四个多月,郑成功便于1662年6月23日与世长辞,年仅39岁,有如一颗闪烁的流星迸发出灼灼光华,转瞬即逝。导致郑成功英年早逝的原因错综复杂,稍加分析,可用悲愤、羞愧、痛心、忧愁四词予以概括。
      正当郑成功欢庆光复台湾之时,突然传来南明永历皇帝父子被吴三桂绞杀的消息。自隆武帝死后,郑成功一直以桂王永历帝为正朔,遵永历年号,并不时遣使朝拜。永历帝父子败亡,意味着南明朱姓王朝的彻底覆灭,郑成功的反清复明也就失却了最后的依托与支撑。   郑成功东征台湾时,命长子郑经留守金厦。没想到他与四弟乳母陈氏私通,生下一个儿子,还派人前往台湾报喜,说是侍妾所生。郑成功未满四十而获孙男,甚为高兴,当即赏赐金银布帛无数。而谎言一经戳穿,郑成功不禁又羞又愤,当即作出杀妻斩子、除灭淫妇的决定。兄长郑泰及部将等人接到令箭后,只将乳母陈氏及所生儿子杀掉了事。郑成功接报,一定要以治家不严之罪将妻子董氏斩首,长子郑经更是不能宽恕,并解下随身所佩宝剑交给使者,带往金厦,严令执行。可郑泰、黄廷、洪旭、郑经等人不仅没有照令行事,反而在金厦两地部署军队,派兵防御。郑成功闻讯悲愤难忍,忧郁成疾。
      正在这时,又从大陆传来确报,清廷将长期软禁在北京的父亲郑芝龙及其眷属等十一人斩杀,其余家属流放东北宁古塔;还采纳郑军叛将黄梧建议,挖掘郑成功祖坟以泄地脉,将郑氏先祖骨殖抛露于野。郑成功为自己的不能尽孝痛心疾首,而尽忠于明朝,也失去了着落。内讧外患交织,一连串的失意、打击与噩耗接踵而至,使得郑成功急火攻心、心肝受损,加上感染风寒,内疾外病相侵,病情一日重于一日。去世前几天,郑成功大声叹道:“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今日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于此极也!”
      郑成功因病而逝,似乎已成公论,但有一则“另类”的记叙却引起笔者的注意。据《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所载:“成功恚甚,得狂疾,索从人佩剑,自斫其面死。”郑成功虽染重疴,也不至于骤然病入膏肓、无法救治。究其死因真相,这段记载较合情理。南京败退,他便有过多次自杀行为;面对永历帝被杀、父亲遇害、儿子欺骗、部属抗命等内忧外困,郑成功陷入无法突围的精神困境之中,最终自杀而亡,这种结局并不出人意料。
      后人论及郑成功时,有将他与诸葛亮岳飞相提并论之说。这种比拟虽然有点牵强,但这三人之间确有许多共同之处,尤其是气节情操,简直如出一辙。论武德才略,郑成功以一介书生,能获数十万之众,仅凭两座孤岛,高举反清复明大旗十多年,且直捣清军腹地南京城下,与当时的文臣武将、抗节义士相比,不知胜过多少倍。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郑成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缺憾与不足。比如《海上闻见录》就说他:“用法峻严,果于诛杀,于是人心惶惧,诸将解体。”郑成功的最大失误,就是性格暴躁,遇事冲动,感情用事,诛杀过宽、过严、过滥,“英迈果断有余,而豁达恢宏不足”。郑成功终其一生,历经大小战役百余次,诛怯斩败的次数自然很多,有的是非杀不可,但动辄诛杀全家,特别是对那些不服征输抗拒的城寨屡施屠戮,当属擅杀之过。
      他犯下的第一件诛杀大错,便是杀死镇将施琅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等人。由于郑成功的招揽,施琅曾为其部下最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后因与郑战略“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假人员返回厦门,时遇清军偷袭厦门,守厦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时施琅亲率身边六十余人主动抵抗,勇不可挡,杀死清军得功之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擒,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
      时在南澳的郑成功正要班师回厦门,他召集抵抗将领一概重赏,唯独对“假回闲员”施琅奋勇抗敌只字未提,只赏纹银二百了事,先前施琅的左先锋兵权也未恢复其职,个中诸多缘由引起施对郑的不满。恰在此时,施琅手下的一位亲兵曾德犯了死罪而逃匿于郑成功处,并被提拔为亲随。施琅抓回曾德,准备治罪。郑闻讯急派人传达命令不得杀曾德。施琅曰:“法令,琅是不敢违背的,犯法的人怎能逃脱责任?”接着他下令杀了曾德。施琅所为再次触怒了郑成功,由此施郑矛盾升级,郑遂下令逮捕施琅父子三人。
      施琅有过在先,但也不至于处死,更没有严重到累及家小的地步。施琅幸得副将吴芳藏匿帮助,才逃得一命。吴芳包庇施琅脱命,郑成功将他妻子等五人杀掉。施琅逃脱后投降清军,这不得不说是郑成功逼迫的结果。郑成功追缉施琅未果,当即顿足叹道:“吾不幸结此祸胎,贻将来一大患。”事实也是如此,施琅给郑成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麻烦。而郑成功卒后21年,正是施琅酿出郑氏三世灭国之祸——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亲率水师东征台湾,在澎湖海战中歼灭郑军主力,迫使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投降。
      就以郑成功因长子与四弟乳母私通生子受骗,遣使诛杀妻子董夫人及郑经等人而言,也有不分轻重、意气用事之嫌,结果造成部属借故抗命,不与台湾往来,使得郑氏集团内部不和,出现前所未有的裂痕与危机。
      受郑成功人格魅力吸引及反清复明旗帜感召,不少清军将领(自然也是汉人)归附来降,郑成功对他们总是“投之以重赏,羁之以厚爵”。同时,也有十多员镇将以上将领因郑成功御将失当、情事所激而投奔清廷,这些叛将对郑成功的进取造成了极大损害。
      正是这种种与生俱来的性格缺陷,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郑成功反清复明事业的发展。他也不过是一介凡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这些弱点与缺憾,反而让他的形象显得更加立体、真实而丰满。
      收复台湾意义深远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影响,不仅超越了当年反清复明的目的,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自崇祯十三年(1640年)开始,郑芝龙就控制了东南沿海一带。郑成功在接管父亲的军事大权,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之后,实际影响更为扩大。他以国际航路上重要的中转口岸——厦门作为大本营,向北反清复明,影响深入内陆,威震中国中部和南部;面向海洋则辐射东海、南海的大部分辽阔水域,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障碍。
      就当时情形而言,国内几大军事势力正忙于争权夺利,根本无暇顾及海洋权属;日本迫于无奈撤出海洋,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于是,以荷兰人为首的欧洲殖民者基本窃据了东南海商的传统航路,能够与之对抗的,唯有郑成功领导的武装势力。如果1662年郑成功没有将台湾从荷兰人手中收回,那么今日之台湾,早离中国而去,成为欧洲人的一块永久地盘了。台湾于华夏而言,不仅是一个岛屿,而且是中国走向太平洋,走向世界的一处落脚点、一块重要基地。失去台湾,也就意味着中国大陆被封闭在由日本列岛、冲绳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等一长串东亚岛链组成的狭窄水域内,将永远局限于东亚地区,与全球大国无缘。
      郑成功以一介儒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不得不面临多种痛苦而艰难的抉择,虽然勉为其难,但竭尽心智,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于既倾,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他虽然没有完成反清复明大业,但尊其为开山始祖的反清组织——天地会长期致力于他的未竟之业,终于帮助孙中山“驱逐鞑虏”,推翻了清政府……
      (作者系文史学者、一级作家)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