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辉《郑成功复台史画系列》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近年来,为了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让世人永远缅怀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杨炳辉一直用心考察史实,致力于巨幅《郑成功复台史画系列》创作,并先后获Di scovery及日本NHK制作组青睐。在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之际,我们特编发杨炳辉(《郑成功赴台史画系列》前部,以示纪念,并飨读者。
      传说妈祖助郑成功军飞渡鹿耳门
      1661年4月30日清晨,郑成功率大军2.5万人,战舰600艘,抵达台湾之鹿耳门。按先前军事探勘,鹿耳门有一狭窄迂浅的水道,可以进入台湾攻占全岛,可惜因多年淤积,大军无法前行,遂于外海等待涨潮,以利行船。
      按潮汐计算,郑军之战船应于涨潮后勉强行进。于是,郑成功与众将士设香案起祭文对天祭拜,祈求苍天护佑大军登台。祭毕,大潮涌现,水涨较平日多有丈余,民间传说有来此护驾,使得郑成功之大军轻易飞渡鹿耳门水道,荷兰守军惊愕不已,以为天神降临!
      尺寸:210cm×350cm
      郑成功望台湾朝阳
      1661年,郑成功依荷兰通事何斌所献的鹿耳门海图,展开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并以之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在这民族存亡之秋,北有满清,外海有荷兰,郑成功内心压力实在难以想象。1661年4月29日,郑成功率大小战船600余艘。战士2.5万人,由澎湖启航,顺风于4月30日清晨抵达台南的鹿耳门。望见台湾第一道曙光!这画,就是描写这一刻!
      经一夜的漂摇,于朝阳里,郑成功望着台湾。睥睨的眼神,传达矢志收复台湾的雄心壮志,却也掩饰不了其国仇家恨的哀愁,以及疲惫的神态。于后,护军妈祖看着这一幕,也见证这一幕!
      尺寸:910cm×150cm
      郑成功重炮夜袭热兰遮城
      1661年5月25日凌晨3点,夜色昏暗,郑成功兵分两路,由热兰遮城东面与南面发动炮击!郑成功亲率炮兵重炮轰击热兰遮城,而荷兰守军依着热兰遮城巧妙的炮火支持网反击(这种设计,是依意大利天才达文西设计的棱堡式炮城所建),郑成功不敌,阵亡2500人,伤亡惨重。荷军只阵亡4人!
      经此战役,郑成功无法知道热兰遮城的虚实,决定改采长期围困战略,将荷军困于热兰遮城内。与外界隔绝,逼其弹尽援绝而投降。
      尺寸210cm×450cm
      郑成功与荷兰军北线尾海陆血战图
      1661年5月1日,荷军因郑成功部队由鹿耳门登陆台湾后,急由热兰遮城派海陆军出城应战,与郑成功的海陆军于北线尾爆发血战!
      此役,总计荷军陆战阵亡118-160人,海战阵亡约180人(海战死亡人数系估计,无详细记录)。郑军方面伤亡更惨重,粗估约1000人以上。双方死伤人大多于北线尾沙洲就地掩埋(即现今四草大众庙址)。
      尺寸:910cm×450cm
      热兰遮荷兰守军遭郑军炮击后拼死抵抗图
      1661年5月25日清晨3时30分,月亮从东方升起,郑成功集结重炮38门,小炮数百门。分从东与南两个方向向热兰遮城之荷兰守军发炮猛轰!
      荷军依序做好分配,各司所职,老弱妇孺躲于城角,炮兵测好郑成功炮座方位,填好火药。静静挨郑军炮击两小时后,俟郑军战士集结方阵前进登城时刻,以先进的榴弹炮轰击郑军,几乎弹无虚发。郑军伤亡惨重,兵员损失达2500人,荷军只阵亡4人。
      左图依现存之热兰遮古墙,以及近10年考古队所挖掘之热城遗墙数据,测其方位,推其内部建筑结构,并参照古籍所绘之古城图,将现场回复所绘。由图,可清楚看到荷兰军守备状况。于各棱堡,依指挥官命令,同步发炮,拼死抵抗。左下方与右方隐约看到荷军之战船停泊,与现今所见之台南地型出入甚多。各位不妨以此图为参考,下次造访安平古堡时,按图索骥,遥想350年前当时之战况,以为台湾历史做一实地凭吊也!
      尺寸:210cm×450cm
      郑成功采取“以多击少”水面狼群击败荷兰图
      1661年5月1日,荷兰海军派战船“赫克特”号、战船“斯·格拉弗兰”号、战船“白鹭”号、侦测船“玛利亚”号,在热兰遮城北的海面,欲以火力支持登陆北线尾的荷兰陆军。这项海陆协调战术被郑成功识破,郑军速派60艘大小战船钳制,双方因而爆发激烈海战。
      战况方面,荷军“赫克特”号是艘大战船,火炮精准威猛,却敌不过郑军的蚂蚁雄兵战术,被击中火药库爆炸,战船粉碎沉没:“斯·格拉弗兰”号与“白鹭”号亦与郑军血战后,受创逃出外海避风头。“玛利亚”号是艘侦测船,无战斗力,趁乱逃到巴达维亚,向荷兰东印度亚洲总部求救兵。
      此役,荷军原本要以海面战舰的火力,支持登陆北线尾的240名陆上士兵。没想到,郑军前仆后继,严重削弱了荷兰的海面战力,使得荷军海陆战皆失利。经此战役,荷兰军改变战略,决定坚守热兰遮城以待援军,不再出城扫荡郑。
      尺寸:210m×425c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