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揽贤才,立志收拾旧河山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郑成功勇举义旗,各路豪杰志士仰慕国姓爷的威名,纷纷前来投靠。这种形势让郑成功感到非常高兴。然而,郑成功知道要想增强自己的战斗力,积极扩充人数 是远远不够的。在多次与清廷的较量中,郑成功感觉到军中并不缺乏猛将,但是论计谋论战法,军中实在没有这样的能人。郑成功读过三国,知道刘备在得到诸葛亮 这样的谋士之后,才使得自己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能够有所作为。于是,郑成功竖起了招揽贤才的大旗。

      于是郑成功在训练自己的部队之余还不断地招兵买,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壮大,以便以后和清兵决一死战。在泉州西门外潘山村的北面,有一座长约十丈的石桥。相传郑成功当年揭竿而起抗清时,曾经在这座桥上树旗设案,招纳各方贤士,所以附近群众就将这座桥称为"招贤桥。"

       后来,郑成功率领的义军打了几次败仗,这更让郑成功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郑成功为了招集贤士,就在古州孔庙前面的潘山一带,竖起"招贤"的旗帜, 并命人在行人经常往来的一座石桥上,摆了一张方桌,桌上放着一只盛着清水的碗,碗的旁边放一把宝剑,一支蜡烛,一副火刀炻。郑成功亲自吩咐守候在那里的两 个亲兵,只要看见有人过来动方桌上的东西,就立即前来禀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郑成功一腔热血,誓言反清复明,但是很多人还是 心有疑虑。刚开始的时候后,很少有人前来问津。即便经过这座石桥的行人很多,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这方桌上的宝剑、清水等物有何妙用,所以,看了一眼之后就又 走了,并没有人敢动香案上的东西。又过了几日还是没有动静。一天,正当晌午时分,只见有一位挑柴的壮汉,大步流星地朝石桥走过来。这个大汉生得体格魁梧, 气宇轩昂,不慌不忙地走近方桌前,把肩上的柴担子放在一边,对着桌上摆着的清水、蜡烛、宝剑等物观看沉吟了片刻,两道剑眉一立,便伸手抓起那把宝剑,把那 只盛满清水的碗一剑击碎,接着又拣起火石,"咔嚓"一声,点燃了蜡烛。看到这个情形,守候的亲兵急忙去向郑成功报告。郑成功闻讯大喜,立即亲自前来桥头迎 接大汉,含笑问道:"请问壮士尊姓大名?"

      壮汉回答说:"在下陈永华,祖籍同安,仰慕国姓爷威名,特地前来投奔。"

      郑成功又问:"不知壮士以剑击水、引火燃烛,有什么深意?"

      陈永华从容不迫地回答道:"宝剑击碎清水,以喻‘反清’;火石点燃蜡烛,以喻‘复明’。国姓爷所寓深意,令人钦佩!"

      郑成功一听,更加喜出望外,眼前这个挑柴大汉,果然是个才智不凡,志同道合的义士。郑成功不禁连声赞叹说:"壮士有此胆识,何愁不能收拾破碎河山!"于是便将这位大汉招为军中谋士。

       这件事有了一个开头,以后就越来越顺利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郑成功设案招贤的故事,便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东南沿海,很多爱国志士纷纷前来投奔。有一 天,张进来营房向郑成功报告好消息,称投军者中身怀一技之长者不乏其人,其中有个名叫杨大文的汉子擅长制兵器。郑成功正在为兵器不足而愁苦呢,一听有此人 就兴奋起来说:"发现人才需要智慧,使用人才需要勇气。你两者俱有,足见你是当今伯乐也。"停了停,又补充说:"你要为我军多收罗人才,并把它作为一项迫 切的任务去完成。人才济济,才能事业兴旺,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埋没人才,是最大的损失!在义军中要坚决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一技之长者,不管是什么 人,要为我所用,决不排挤;妒才者,将被视为我军的头号敌人,发现一个要严惩一个,决不轻饶!"

      "是!末将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张进 意犹未尽,又说,"此杨大文不光会打造兵器,还很有民族气节。鞑子曾以高薪收买他,不成,又用强制手段逼迫他,他仍一件兵器都不给他们打。无奈,鞑子把他 扔进大牢关了三载,他仍然一技不献。敌人气急败坏,一脚将他踢出牢门。正是此事激起了杨大文的义愤,他才来投了义军,并说愿为消灭鞑子打造天下最好的兵 器。"郑成功听后非常高兴,指示部下说:务必顺其心,尽其技。没过多久,杨大文果然造出了精良兵器,并且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军营。他不但自己制造,还教出了 一大批优秀的兵器制造家,为义军的成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杨大文受到了郑成功的重用和嘉奖。

      郑成功的这些招贤纳士的举动, 引起了很多仁人志士的重视,于是,前来投靠的人越来越多。郑成功举义旗之所以顺利,发展迅速,推其缘由,是因他注重用人,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同时,他的 行为顺应了民心,义旗才能迎风招展。因他顺应了历史潮流,田园隐士、社会贤达、深山高人、江湖秀才,莫不纷纷归附,为能投其麾下而感到荣耀。很快,义军队 伍壮大了起来,看到这样喜人的形势,郑成功喜出望外,对前来投靠者来者不拒,盈盈笑迎,娓娓交谈,彬彬交往。他唯才是举,不论门第、出身、资历皆收罗重 用,委以要职。

      在招贤纳士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值得一提的事情。当时有个隐士,姓江名山,号泰山真人,14岁中秀才,15岁与其父同 中举人,只是生不逢时,遇天下大乱,科举中止,进士美梦难圆。但他满怀壮志,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因满腹经纶无人用,遂隐居泰山, 远离尘寰,做了泰山真人已有十年有余。有一天,江山闻其父江河满罹难的噩耗,赶下山来,欲为父报仇雪恨。这江河满,早年投了义军,郑成功委其教谕之职,俩 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颇为信任。清军犯同安城时,江河满勇斗顽敌不幸殉职,江山为报父仇来投义军。郑成功将其父之职授予他。江山却受而不任。这让郑成功 有些不解。原来他一心想寻找到父亲尸体好安葬,故而化装成云游的和尚,打入清营。清兵见是僧人,都不在意,任凭他四处寻找。一天,他寻至城墙根,见父仰 卧,浑身刀伤,双目不闭。他掮起就走,走不多远却遇着清军将领佟鼐。此人怒目龇牙,如凶神恶煞,劈头便问:"何人斗胆,竟敢在此佯装僧人?敢是以掮尸掩人 耳目,实是探我军情?来人!给我拿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