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天工开物》:世界科学经典著作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4 属于:宋应星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民国初年,著名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在翻阅《云南通志》时,发现里面在谈到冶铜矿时,涉及一本叫《天工开物》的书。出于专业的敏感,丁文江想一睹全书的原 貌。于是辗转北京及各地图书馆和藏书家,搜寻有关此书的资料。让人失望的是,各地均无发现。后来,他偶然从友人处借到了其从日本辗转购回的《天工开物》的 日本刻本。原来在17世纪末,它传到了日本大阪,很快就被翻刻流传,1771年又出现了和刻本,成为江户时代日本各界广为重视和征引的读物,并兴起了"开 物之学"的风潮。随后,它又被传到朝鲜,成为李朝后期实学派学者参引的重要著作之一。

      二十世纪,《天工开物》更是作为世界科学经典著 作被广泛流传,先后被转译成法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俄文,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69年,《天工开物》有关工业各章的法文摘译,又被集中 收入"中华帝国工业之今昔",刊于巴黎。它被认为是了解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全貌的重要著作。法国学者S.儒莲(Julien)称此书为"技术百科全 书",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其为"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而在中国,直到民国初年,等到丁文江发现了这本《天工开物》的日本刻本,中国人才知道,原来 300多年前,就有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诞生于中国。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曾产生了如此轰动性的世界影响。

      这一小段插曲不能不让我 们今天这些对《天工开物》耳熟能详的现代中国人为之耳赤,让我们记住丁文江这位"发现者",也让我们再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命运多舛、著作不被承认的古代科学 家宋应星。在整个明清时代,可以说宋应星是一个无名英雄,明清史册没能给他相应的位置,甚至没能在厚重的《明史》中找到一个相应的"传"。而当我们了解了 明清时期的历史状况,了解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风气,我们不会去埋怨历史的不公,反而应该感谢。正是这样,反倒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宋应星的伟大。

       关于宋应星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仅有极个别的史料记载了他的生平。我们只知道宋应星生于1587年,连哪一年巨星陨落我们都无从知道。让我们再次向这位 不受时人所重视的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年间举人,曾任过地方小官,最高只做过亳州知州。众所周知,《天工开物》是一部 对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而系统总结的科技巨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操作性、实用性极强;尤其是有关手工业的记录,甚为详尽。而作者所处 的时代,是一个把天文、地理、农业、医药学等之类的科学技术视为"小技"的时代,得不到政府应有的支持。另外,《天工开物》面临的人群,主要是下层劳动人 民;其所解决的问题,也是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下层人民文化修养有限,不能读懂并了解其中的意思。这在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 本书将被长期埋没的命运。另一方面,作者宋应星一生淡薄功名,地位不显赫,在明朝不可能引起统治阶级的重视;而当清军入关后,感于明朝的灭亡,他对满族政 权一直抱有仇视心理。1646年,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更是服毒殉国。此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及悲愤中度过晚年。而等到清朝实施"文字狱" 时,宋书自然在禁毁之列了。

      上述几点,一面让我们看清了此书遭埋没的原因,同时从另一侧面也让我们看清了宋应星在著《天工开物》时所 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没有得到官方应有的倡导和扶持;另一方面,因为国内大多把此类技术作为"祖传秘方"在家族内部传承。宋应星在没有优秀老师的指导、没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商讨的情况下,纯粹只能靠自己的辛勤探索,深入实地去请教田间地头的老百姓。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不懈,最终完成了巨著《天工开 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壮举。尽管如此,这还不足以让我们对宋应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只有当我们深入到他的人生历程,和他的较多著作中, 我们才不难发现,他是一位身在朝野,心系国家而不求回报的爱国科学家。

      万历时的明朝,是一个国势衰微的朝代。此时东北的满族崛起,企 图南侵,明朝统治岌岌可危。振兴国家,成为每个明朝士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宋应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以其特有的方式——著书立说——力图救国。对于一个无心 仕途的人来说,他失去了官场显赫的身份和地位,而得到的却是大量的、充裕的时间去读书与实践。自小,宋应星就聪明好学,"数岁能韵语",有过目不忘的本 领,深得老师和长辈的喜爱。后来,他和哥哥一起考入当地县学当庠生,熟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课外,他却认真地钻研每一个被时人认为是"旁门左道"的物体 制作技术。1615年,他跟随哥哥前往京师去应试。哥哥一心要中举,而宋应星却利用会试中能行程万里的机会,作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 业,作了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考察,收集了丰富的资料。此后,他更是坚持实践,到具体的生产环节去请教"专业"人员。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得到了一 个较好的机会,他被派到分宜县去任县学教师(教谕)。在分宜任教的几年中,是他一生最重要的阶段。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著书立说。他的主要著作,均在此期 间撰写完成。

      宋应星一生博学多才,勤于著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著作,主要可分三大类:一是属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天工 开物》、《观象》、《乐律》等;二是属人文科学的《野议》、《画音归正》、《原耗》等;三是属文学创作的《思怜》、《美利笺》等。但大部分已散失,至今 留下的只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五部。

      留下的五部著作中,颇为值得一提的是《野议》,全书万言, 包括催科、军饷、练兵、学政等十二议。它集中反映了作者要在清官的统治下,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然后全面发展农工商业,养兵、练武则国家或可救的理想。作 者写此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挽救明末社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提出系列的改革措施,期望国家由乱而治,转危为安,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 切关怀。

      而《天工开物》更能体现宋应星的救世思想。他并不像同时代的其他士人那样,只是空谈救国,他还要关注农业、手工业这些与国家 命运休戚相关的立国之本。《天工开物》也成于崇祯九年(1636),共18卷,涉及农业、手工业的各个方面。其中提到的甘蔗增产术至今仍被我们沿用。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工开物》里,他用大量篇幅讨论了火器的制造。他在下卷中,以一整篇《佳兵》来讨论军事,希图被明朝统治者采纳。《佳兵》涉及弓箭、 弩、干等冷兵器及有关火药、火器的制作技术,包括火炮、地雷、鸟铳和万人敌(一种旋转型火箭弹)等武器。这反映了一个科学家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宋应星一生投身科学,著书立说,殚精竭虑。他曾在《天工开物》序言中意味深长地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无相关也!"他默默无闻地以自己的方式,心甘情 愿地报效祖国。虽然在他生前、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忽视了他;可是在以后和将来的历史中,必将有更多的人记住他。而放眼整个历史,如宋应星一样投入事 业,心系国家,为国贡献,不求回报的仁人志士,倒也不乏其人。

      嘉靖时的赵士桢,即是类似之人。赵士桢的家乡在浙江。当时正值倭寇横行 东南沿海之际,赵士桢的家乡也深受其害。从小他就关心国家前途,注意研究军事及火器技术方面的专著。他一生辛劳,刻意研究火器,钻研理论,以至"竟成锻 癖,似醉若痴","千金坐散而不顾","备极劳苦而不辞"。他历尽千辛万苦,多方筹集钱财,先后制成了十多种火绳枪及其他火器、战车。更为重要的是,他以 多种文体撰写成《神器谱》、《神器杂说》等研制火器的论著。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火器研制家。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神器谱》, 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把明代后期火绳枪研制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明末清初的火器制造,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火器专家的赵士桢,虽身无疆场之寄、肩无三军之任,但却时时以国家兴亡为责,万历年间频频上奏朝廷,请求大力发展火器制造;并言行并重,投入到火器的研制当中去,取得了累累硕果,向世人表明他不愧是我国明代杰出的爱国火器研制家。

       然而,他如此大的贡献,当时亦如宋应星一般受到冷遇,直到明末也鲜为人知。清人修《明史》时,亦未列赵士桢传。赵士桢仿佛成了一个 "名不见经传"的 "小"人物,甚至连《四库全书》也不曾著录。直到1942年,博学多闻的王重民为其撰写了一千多字的小传,赵士桢及其作品才得到人们的重视。

       时至今日,当我们以冷静的眼光来回顾历史时,不难发现,明朝晚期,整个科技领域不乏惊世之才,出现了像宋应星、赵士桢这样忧国忧民的饱学之士。他们不计 得失,不求回报,默默无闻,以自己的方式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虽然他们的初衷最终无法实现,但是他们的功绩却为中华民族刻下了浓重的一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