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的故事:《天工开物》的问世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4 属于:宋应星

  •    作为科学家的宋应星,他的主要著作当然是1637年四月由涂绍奎资助在南昌府出版的《天工开物》。在朋友处于困境时,涂绍奎帮助出版这部书,也为科学 事业作了件功德无量的事。此书是宋应星前半生多年付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分为上中下三册,共十八章,8.4万字,有插图123幅。每章都从古书中找出切合 讨论对象内容的词来命名,如《乃粒》(谷物)取自《书经·益稷》中的"录民乃粒",意思是"民众有饭吃";《陶埏》(陶瓷)取自《荀子·性恶》中"夫陶人 埏埴而生瓦……辟亦陶埏而生之也",意思是"糅合黏土烧成陶器"等等。作者将有关国计民生的《乃粒》章放在全书之首,而以《珠玉》章殿后,是有意安排的, 专为体现"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后魏农学家贾思勰(473—545)《齐民要术》(约538)中也有这一思想,都来自西汉政论家晃错(前230—前 153)向汉文帝上《论贵粟疏》中之说:"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 谷而贱金玉。"宋应星继承了古代这一优秀思想。

      《天工开物》序还有以下内容:恳请那些以科举为大事业的文人,干脆将本书从书桌上扔在一边。因为这部书与考取功名、追求高官厚禄毫不相关。

       这正体现宋应星决心与科举和儒学决裂,而转向研究实用技术科学的思想境界,他把这部书献给识字的农民、工人和工商业者,帮助他们获得技术知识和经济效 益。序尾题曰:"崇祯丁丑孟夏月(1637年四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家食"来自《易经·大畜》:"不家食,吉,养贤也",意思是:"养贤 人,让他们外出做官,不使其在家自食,乃吉也。"宋应星反其意而用之,唯家食是问。"家食之问"是研究在家自食的学问,不靠官禄为生,转意为研究靠工农业 技术谋生的学问。古时读书人喜欢为自己的书斋取个堂名,如"十竹斋"、"玉茗堂"、"方玉堂"等,宋应星堂名为"家食之问堂",意即研究实用技术的房间, 也表明他以研究科学技术为己任。当明代很多士大夫和读书人一生埋头于"四书五经"、宋明理学和八股制艺的时候,他及早从这里自我解脱出来,积极研究被当时 视为末技之学,从事这方面的著述,是难能可贵的先觉之士。据统计,《天工开物》中与食衣有关的章叙述得较为详细,篇幅约占全书40%;其余60%为工业各 章,也多与国计民生有关,如金属工艺、陶瓷、非金属原材料、纸墨、车船、兵器等,酒曲和珠玉放在最后。按理说还应谈到漆器生产,大概因作者认为漆器不切民 用,故予略去。唯一的遗漏是没有谈到建筑和印刷技术,但与此有关的原材料如砖瓦、石灰、纸墨的生产已经谈到了。因此可以说,书中研究的内容涉及国民经济中 工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和国防工业等几乎全部生产领域,有史以来像这样内容广泛的技术书还是空前的第一部。

      除少数地方引用现成的文 献记载外,书中所述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宋应星在全国各地的现场调查资料,插图是据现场实态素描而成,因此书中所述多是第一手原始资料,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 而且所述内容都事先经作者筛选,谈到某一产品的制造时,以生产该产品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为讨论对象,如江西景德镇陶瓷、闽广的蔗糖、浙江嘉兴湖州的养蚕、 江西的水稻、苏州杭州的丝织、福建和江西的纸、遵化与佛山的冶铁、云南的炼铜、德州的制墨、淮场盐场的海盐、松江的棉布等等,因而所述的生产技术多是当 时中国先进的技术。讨论的地区之广,使人对作者有足迹遍天下之感,因为很多技术不到现场考察是写不出来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如前所述,宋应星在全国从事科 学考察的路线基本上与同时代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宏祖相同,但这两位同年出生的科学家考察重点有所不同。宋应星视野更广,他还对国内各民族地区的技术事物 给予注意,如东北女真族(满族)地区的弓箭、捕貂、树叶盐,新疆维族地区的采玉、养、毛纺,西藏藏族地区的毛织和岭南瑶族地区的采金等,都有所触及。他 放眼祖国各地,广阔神州一幅幅壮观的工农业生产景象尽观于他的书中。有些章的安排因成书出版匆忙,来不及理顺,如谷物章应与谷物加工章紧密相连,但中间被 其他章隔开,造纸与制墨两章宜前后呼应,但中间出现冶金及兵器二章,等等。为使全书结构更为严密,在尊重作者"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前提下,我们对原有 各章顺序作了调整,今将调整后的各章内容简介如下。

      上卷:共七章。第一章《乃粒》主要叙述水稻、小麦的种植、栽培技术和各种农垦、水 利机械,旁及其他杂粮作物如小米、大豆等。第二章《粹精》(米面)论谷物收获及加工,主要是水稻和小麦的收割、脱粒、去秕和碾米、磨面等工序。第三章《作 咸》(食盐)论述海盐、池盐、井盐、上盐及岩盐,而以淮盐和长芦盐场的海盐技术为重点,井盐叙述四川井盐制法和工具,包括天然气煮盐及钻井技术。第四章 《甘嗜》(制糖)讨论甘蔗种植、栽培及榨糖、熬糖技术,以福建、广东地区为代表,并旁及养蜂、酿蜜等。第五章《膏腋》(油脂)叙述各种食用、日用植物油的 制造和所用工具,列举芝麻、大豆等16种原料,附带讲用乌桕仁油制蜡烛的方法。第六章《乃服》论丝、麻、棉、毛荨衣料,重点谈浙江嘉兴湖州先进的养蚕及杭 嘉湖地区的丝织技术包括织花机、提花机构造,还谈到棉纺、麻纺和毛织。第七章《彰施》论染料植物种植及提制染料技术,着重靛蓝、红花,介绍各种染色方法及 配料。以上与食衣有关,多属农业和农副业,故列入上卷,只有纺织属于工业。

      中卷:共五章。第八章《五金》叙述金银铜铁锡铅锌等金属和 合金的性质、产地、用途和冶炼,对采矿、选矿及井下作业亦有所涉及,还叙述金属分离技术。钢铁冶炼是本章重点。本章是有关于传统采矿冶金技术的重要文献。 第九章《冶铸》重点论钟、釜(锅)和铜钱的铸造技术和工具,涉及不同铸造方式。第十章《铸锻》(锻造)介绍从万斤铁锚到轻小绣花针各种铁器的锻造技术,包 括工农业生产工具斧、锄、锯等的制造和热处理(淬火)技术,还有铜制钲锣的锻造。第十一章《陶埏》(陶瓷)论烧造砖瓦、陶瓷的全套工艺,砖瓦是建筑材料, 陶瓷以景德镇白瓷技术为重点。第十二章《燔石》讲采煤和非金属矿石的烧炼,包括石灰、各种矾石、硫黄和砒石,产品用于工农业生产中。从本卷起进入工业领 域,各章多属火工工艺。

    分享到: